食全食美 第85節(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643 字 2023-05-04

「這是啥?」

「那是什么?」

「好吃嗎?」

「多少錢?」

寫價格牌吧,有人不識字, 有人明擺著不看, 就是問。

客人問, 你就得答,哪怕同樣的問題已經回答過無數遍。

江茴第一次面對這么多客人, 最初還有些怯場,可當同樣的流程重復幾十遍之後, 人就麻了。

怯場?

那是什么?不存在的!

人多且亂,魚陣被按在二樓沒下來。

小姑娘本就不是跳脫的孩子, 一個人乖乖在上面練字、玩毽子、抽陀螺也挺高興。

知道娘和姐姐在樓下,偶爾趴在樓梯口探出腦袋看一眼, 看見了, 叫一聲,有個回應就安心了。

剩下的江茴負責鹵味和蜜汁系列的成品稱斤打包、裝盤,郭苗守著兩口鍋, 煮水晶粉和零星的酸菜水餃。

有人愛吃煎餃, 自然也有人愛吃煮的水餃, 如今開了店,就得照著客人的喜好來。

師雁行在後面負責水煎包和酸菜蛋餃。

水煎包一鍋幾十個,酸菜蛋餃現吃現做。餡兒都是事先調好了的,她動作麻利,中間就能留出空檔來招呼客人。

今天跑出去街頭宣傳的小孩兒都是附近商戶的孩子,短工,額外還有兩個在店里收盤子、抹桌子的。

也就是頭幾天開張忙亂些,後面大家冷靜下來,新鮮勁兒去了,師雁行她們三個就綽綽有余。

當初之所以選中這個鋪面還有另一個原因:

左右幾戶有賣烤餅的,有開茶館的,唯獨沒有餐館。

能算得上餐館的,最近的也是十多米開外了。

沒有直接競爭關系,商戶們彼此間氣氛就融洽。聽說她想找人幫忙,不少商戶都願意。

熊孩子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推出去,賺一文錢也是賺吶。

開業頭天效果不錯,主要是新奇的宣傳模式讓人難忘,加上又可以免費試吃,進店消費還有額外菜品贈送,不少本來沒想登門的路人也被氣氛感染,稀里糊塗貢獻了消費額。

但這種熱鬧並不可靠,無數店鋪都是開業頭幾天有優惠時曇花一現,後續能否保持住才是關鍵。

戌時的梆子響起,也就是晚上七點的時候,店里的客人已經很少了。

這個年代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怕是五公縣,夜間娛樂也不多。

夏半年還好些,夜里熱得睡不著,大家都愛趁日落後出門消暑遛彎。只如今乍暖還寒,天又黑得早,誰也不會頂著冷冷的晚風在大街上摸黑閑逛,路邊各大店鋪基本晚間八九點左右就閉門歇業,只花街柳巷仍有動靜。

店里還有兩桌客人,一桌要了水煎包,另一桌要了蛋餃和水晶粉。

估計這就是今晚最後一波進店的了。

牆角有個大桶,里面是蔬菜蛋花湯,用收上來的菜干子切碎了做的,但凡進店用餐的客人都免費送一碗。

師雁行打蛋花的技術已經出神入化,一大桶湯里分明看著那么不老少漂浮的蛋花,實際上也才用了三個雞蛋。

師雁行揉揉酸痛的手腕,去前頭查看菜品剩余情況,一邊看,一邊在腦子里計算收支情況。

開店頭幾天不用指望賺錢,全是開銷。

別賠得太狠就行。

正算著,就聽外頭有人笑道:「呦,大侄女兒,忙著吶?」

這么喊的也沒別人了。

師雁行抬頭一瞧,果然是鄭平安,身邊還有三個同樣穿著差役服的漢子,瞧著都在二三十歲的樣子。

平時私底下喊「大侄女」,那是玩笑促狹,可這會兒當眾喊,就是給師雁行撐腰了。

師雁行領情,笑吟吟喊了二叔,又請他們里面坐。

里頭兩桌客人正吃著,突然間呼啦啦涌進來一伙衙役,都有點懵。

怎么回事?

開業頭天就惹了官司?

我們是跑啊還是留下看熱鬧?

「這是我二叔,」師雁行笑著安撫道,「沒事兒,諸位好吃好喝啊。」

二叔?

好家伙,這是衙門里有人吶!

怪道年紀輕輕的就敢出來開店。

鄭平安帶著三個同伴在最里頭坐下,壓根兒不用開口,師雁行就去樓上提了風干雞鴨和一掛香腸、一條臘肉出來,親自去洗了手、挽了袖子下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