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73節(1 / 2)

食全食美 少地瓜 1584 字 2023-05-04

師雁行抬頭一看,這可真是冤家路窄,斜對過走過來的,可不就是王家那兩位掌櫃的嗎?

年前臘月,她第一次參加了商會的例會,鄭義、庄掌櫃和劉翠蘭主動表示了歡迎,老會長態度也不錯,其他人則還在觀望。

唯獨這兄弟二人是直接撕破臉,全程白眼。

師雁行沒有熱臉貼冷屁股的習慣,也就由他們去。

聽說最近他們又攬下縣試期間考官們的伙食,難怪往這邊來。

縣試前後一共十天,每場之間考生們可以離開,考官卻不能。

數名考官連同下面的一干吏員並打雜的,所需要的飯食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那兄弟倆也看見了她,一時三人都未開口。

雙方距離越拉越近,擦肩而過的瞬間,性情火爆的王河終於忍不住開腔,「別得意的太早。」

哼,吉利糕餅賣得好又如何?

不過是短時買賣罷了!

師雁行偷偷打發人去買王氏兄弟家的糕餅摸底,而對方顯然跟她想到一塊兒去了,也是頭一天就悄悄派了心腹來買。

師雁行:「……」

哎不是,我得意什么了?

她有些無奈,「兩位年長我許多,論理兒有些話不該由我說,可難道咱們就不能共贏嗎?」

不說這話還好,一說王河直接漲紅了臉。

你前頭才搶了我們的衙門供奉,後面又說共贏,聽聽這叫人話嗎?

師雁行也覺得說服力不大,感覺有點茶里茶氣,於是換了個角度切入。

「我能明白兩位的心思,無非是覺得原來你們是商會中唯一的餐飲代表,蠍子粑粑獨一份,我進來之後你們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難免排斥。

可咱們換個處境想,你我都是做這行的,我的加入,不就等於變相擴大了餐飲業的影響嗎?若大家能摒棄前嫌攜手共進,好處絕不是眼前這一星半點兒。」

王河此人頭腦簡單,只想著有仇就報,聽這話就覺得她在狡辯。

倒是王江的眼波動了動,似乎若有所思。

有門兒!

其實這些話都是師雁行臨陣發揮,所以有些倉促,可也是肺腑之言。

因為據她觀察,這個五公縣商會徒有其名,內里根本就是一盤散沙。

幾個商會代表各立門戶,各干各的,恨不得出門就沒了往來。

迄今為止,這個商會的作用也僅限於快外界一步接收朝廷政策變動,再就是逢年過節做點慈善公益,幫地方衙門減輕一點負擔,然後再轉過來,請當地縣令上書朝廷幫忙減稅。

可減稅能減多少啊?

之前師雁行問過鄭義,就鄭氏布庄那么大的體量,一年減個八百兩就封頂了,其他的三幾百兩不等,還有更少的。

這些銀子對普通百姓而言可能是天文數字,但對大商戶,還真不算特別雪中送炭。

就拿師家好味來說吧,現在兩家鋪面外加一個作坊如火如荼,每天的純利潤差不多都能維持在十五兩上下,一月四百五十兩,一年就是將近五千五百兩。

如果減稅的話,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個月利潤。

的確是好事兒,但一個商會的作用不該局限於此。

商會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是為了本地商人走出去之後相互扶持,抵御外敵,可現在呢?

只做到了節流,卻未曾真正幫大家伙開源。

有決策權的九戶之中僅有兩戶在瀝州城站穩腳跟,可你看看他們立足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試圖擺脫五公縣商會!

別說對外擰成一股繩了,人家嫌棄呀!

為啥嫌棄?因為沒用啊!

別說這些人,就連師雁行本人對商會也有點怒其不爭。

話趕話說到這兒,師雁行趁熱打鐵道:「錢是賺不完的,兩位在此地立足多年,看的比我清楚。

在我之前,難道除了兩位就沒有別的食肆了嗎?百姓們就不去別處吃喝了嗎?

是,我明白,我一個年紀輕輕的外來戶得了縣衙的供奉,你們心里不痛快,可這才哪兒跟哪兒?

不怕說句不中聽的,若兩位安於現狀,即便今天沒有我,來日也會有別人。

甚至哪天換了一位父母官,這買賣也就給旁人了。」

「我觀二位絕非泛泛之輩,」她看著神態各異的兄弟倆,終於來了句狠的,「天地是很大的,州城,府城,乃至都城,二位就不想出去看看嗎?」

走出去老遠了,師雁行還能隱約感覺到背後的注視。

天下無沒有野心的商人。

她就不信那兩人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