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小溪西流(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828 字 2023-05-13

章越已看見縣令,苗員外,苗公子。

縣令蓄著三尺極為漂亮的美髯,三十許人看去十分高雅。這縣令的品性他聽聞不多,只知道他剛tiáo任至此三個月,曾以文章受知於歐陽修,而自己生性有些好潔。

而苗員外與苗三娘面貌有些相似,自己又是極jīng瘦的人,與之相反他的兒子倒是養得白白胖胖的。

見到三人走出,章越郭林一並上前。

縣令一眼看見兩人身邊的卷袋即知二人的來意,見此他不由撫須微微一笑。

他就很不喜歡京師里那一套,士子先投遞帖子,過了幾日再送卷子,若大員合意這才主客相見。

看卷子是一件何等花費功夫的事,他哪有這個功夫。先看人可以有個大概,即便不能一目了然也可有個大概。如此雖有以貌取人之弊,但對方何等人自己一望即知,最重要可節約不少功夫。

縣令看去至少這兩名讀書人相貌都是可以入眼的,知道自己下鄉聞風而來說明用心,否則就算才如禰衡或左思,他也懶得觀其文知其才。

而這兩名讀書人自己看得順眼。

不過縣令只是橫了一眼,故作不知地走過,一旁隨從兵丁自是見多識廣,當即上前道:「令君在此,閑雜人等一概回避。」

說著兵丁作勢要趕,郭林,章越一並上前長揖道:「學子聞相公納賢於邑,特來投獻心水之作!」

縣令一聽,這話倒是很合體,撫須自言自語道:「不曾想本官求賢之名,連此偏僻小地也有人知,讓他們過來吧!」

苗員外聞此大急,自己好不容易費了心思,怎能便宜別人。

但隨從已讓路,由二人近前。

縣令命人收下卷子,微微笑道:「昔韓退之為官時多喜提攜後進,為求科甲,投文請益者不計其數。但韓退之為高官後,卻不復為之了,為何?多甚看不過來。」

「而今我到縣不過數月,但投文行卷的文章已滿半箱。浦城文萃之才,果真不假。」

一旁苗員外,以及幾位公人聞此都不知怎么接話,只好在旁尷笑。

苗員外則頻頻目視他的兒子,但見他只在那抓耳撓腮。

而這時章越則開口道:「昔白居易往長安投文前輩顧況,前輩睹其姓名,笑稱長安居大不易,後觀其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復雲『道得個語,居即易矣』。」

「行卷眾多,乃相公求賢之名遠播之故,但若一縣能得一俊才,於朝廷足矣。小子一時妄言還請相公見教。」

苗員外立即道:「小小村童,也敢在令君面前自稱俊才,真不知哪來的底氣。快叉出去!」

縣令徐徐道:「慢著。你叫什么名字?」

說著縣令從旁人手中取過章越的卷袋。

章越jīng神一震道:「回稟相公,小子賤名章越。」

縣令微微笑了笑道:「章越?章氏子弟么?」說完打量了章越一眼,見其穿著朴素,應該並非官家子弟,心道若官籍子弟此子口齒伶俐倒是可以栽培一二。

然後縣令取卷一看,當即頷首道:「好字!」

「不敢當,小子的字豈敢在相公面前獻丑。」章越想了想還是沒有將章友直的名字在這個場合道出。

縣令道:「本官從不虛誇,你的字說來可以一觀,在你這個年紀我倒沒見幾個寫得比你好。若我所料不錯,你的楷書是師法魏晉?不,還有些篆隸之意。」

章越衷心道:「相公真是慧眼,小子學篆,再以篆意寫楷。」

章越自辭別章友直後,確已初臨篆書。

縣令笑了笑又仔看章越文章,文章是『大義』,對於縣令自不敢興趣,但是草草一看這字實在令人舒服,而且卷面沒有半點點墨,塗抹,心道此子似有名師教導,但此子既沒有主動吐露,自己也不會主動去問。

縣令不知章越篆法學自章友直,但這習慣正是郭學究培養的。

後世經驗也是如此,讀書很好的人,首先肯定有一個很好讀書習慣。就如學霸學神,他書寫的稿子比很多人的卷面還整潔工整。

若明清科舉狀元卷子看一遍,那字好不好另說,那卷子之工整看了就令考官舒服極了。

而郭學究正是從這一點一滴培養章越,每次讀書之後紙張規整,筆墨疏洗,一下子改掉了章越上一世書看完就隨便亂丟,文具撒在一桌子上的臭毛病。

心有恆,學有規,落到了卷面上也是如此。

隨即縣令又拿起郭林的卷子,又是點頭默道,這字又更勝一籌了。

縣令笑著對苗員外道:「沒料到你們不過百十戶的村子倒有些人才。」

苗員外聞言面sè鐵青,仿佛章越與郭林平白無故地從他們偷走了幾百貫的錢一般。但他此刻又不好否認,只能尷尬地陪笑著。

縣令一面看文章一面向郭林道:「你叫什么名字?」

郭林此刻嘴chún身子都在發顫,章越見此一幕心底暗暗偷笑。

郭林恭恭敬敬地道:「蒙相公親詢,小子賤名郭林。」

其實卷面上每一頁都寫著章越,郭林二人的名字,但縣令這么一問,倒是表個尊重了。

縣令道:「你們二人的文章都不錯,本官下月在本縣皇華館招邑子進學,你們可來一試。」

章越郭林二人大喜同時稱是。

一旁苗員外眼見二人搶先,自己今日花了不少的錢,費了多少功夫籌備,怎么能讓這二人搶了先。

苗員外當即向他兒子使了眼sè,苗公子正百無聊賴地用手往後背抓癢。聽他爹這么一催,立即取出卷袋道:「相公這是我寫的。」

縣令正看了郭林卷子一半,被人突然這么打斷,眉頭微微一皺。

不過他收了苗員外的錢,也得了這一番款待,倒是絲毫沒在面上表露出來。而且他當初至京師時,也四處往公卿門上投卷,求個有人賞識。

「也好。」縣令點點頭,感覺往事如煙塵般從眼前而過,不免感懷長嘆一聲。

郭林則攥緊了拳頭,自己的文章被縣令看至一半,竟被苗員外打斷。斷人功名,如同殺人放火。

「相公,我家孩兒平日練字最勤,請了好幾位名師指導,他們都誇我家孩兒有學字的天資悟性。」

說完苗員外一臉殷勤地將其子的卷子在縣令面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