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熟人(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51 字 2023-05-13

無限風光在險峰!

章越郭林登至山頂時,但覺所謂仙人洞也不過是個小小的溶洞而已。

章越與郭林道:「這仙人洞不過如此,但所幸山頂之上,景物甚佳。」

「其實我輩讀書也恰似登山,每登一層山,風物即別有不同,如此眼界也不一樣了。

郭林道:「師弟的話,別有一番深意,仙人洞恰似我們所取的功名,但讀書登山又豈為了看仙人洞,只不過是與山下不同的景sè罷了。」

「正是如此。師兄我們都登上來了。」

「還言之過早了。」

「那也不妨看看眼下景sè。」

章越與郭林並肩眺望。

山峰上四面八方都是寒風,吹得二人襴衫飄飛,不過二人卻絲毫不覺得寒冷,盡情談笑。

看過景sè之後,二人一路走下山。

這時候隆隆的鍾聲已是響起。

之前的眾學生們已是聚集至一處。

當中一人,數名學子向他道賀。

章越在旁聽了幾句,知道此人是此番被推舉至汴京國子監的進士科第一人。

但見那人言道:「幾位不要誇我了。我年少時自負橫才一時,覺得科甲及第不過是唾手可得之事。哪知一次解試不第,一次會試不第,竟成是兩度不成器不成材了,如今才知自己不過是魚蝦般沒指望的人罷了。蹉跎至而立之年竟淪落至被舉往太學,辜負了眾位師長同窗們的期望,此生也就如此罷了。」

此人這一番如凡爾賽文學般寡淡的話,將章越噎得半死。

「那你可以不要去啊!」章越默默在心底吐槽道。

哪知對方似聽到了章越的心聲道:「諸位以為我不想一步一步解試,會試,殿試地考上去,連中三元,狀元及第,而非去太學不可么?」

「但我福建路解試難如登天,會試還有一番苦戰,我不過是膽怯無勇之輩罷了,這才走此捷徑。還請諸位千萬莫要笑話我。」

一旁人則道:「黃兄放心,國子監也有監試,也可一路連中三元。」

「此中難易豈是一般並論。」

章越聽此人說完心道,牛bī,老子記住你了。

章越不動聲sè走至一旁,但見何七已是恢復如常了。

他對左右相熟的人道:「昨日在場上,我分明已出言打動李學正了,但不知為何仍被取入州學。實在不應如此的。」

左右紛紛寬慰。

一人道:「無妨,太學需聽讀百日方可解試,今科無論如何也是趕不上了,何兄下一科再被薦至州里也是不遲。」

章越走到人群中,但見一名學子正好上前探問道:「敢問兄台就是浦城縣學的經生章越么?」

章越回過頭,但見此人的左右數人不是昨天連名字都不肯告訴自己的學霸么?

章越嘴角微微一翹笑道:「確是。」

左右都是笑道:「真是章三郎。」

「昨日失禮了。」

章越環顧一圈,踱步片刻,方才攏起袖子拱手道:「好說,好說,正要與諸位親近。」

眾人皆道:「正當如此。」

正說話間,李學正,孫助教等人已是到了。

眾學子們一並拱手。

李學正笑道:「諸位不要拘禮,今晚州學設宴款待諸位,有什么話不妨暢言。」

李學正來至,不少學子即加入了談論。

lún到章越,郭林時,二人都是上前道:「學生謝學正舉薦!」

李學正向章越笑道:「三郎的諸科為本州第一,毋庸置疑,薦你是意料之中的事。汝將來是打算以九經赴舉么?」

章越道:「正是如此。」

李學正道:「自藝祖開國以來,北方屢遭戰亂,故南方一時文治鼎盛,而北士多明經。南方第一流人才都習文,次則明經,至於北方則第一流人才明經進士皆有。」

章越聽了道:「學正,助教,教誨學生記住了。」

李學正道:「你之明經在本州雖佳,那是因為本州的人才多去習文之故,但入了國子監要稱得上明經就不易了。但吾反觀你三篇策問,倒是可圈可點,不似一個經生寫出的。你實話與我一句,可有請人代筆?」

一旁孫助教笑道:「策問不過是觀汝之文論罷了,如今你早已薦往國子監了,不妨如實告知學正。」

章越道:「回稟學正,助教,學生策問是自己寫的,但完稿之後請了伯益先生斧正數處。」

李學正,孫助教笑道:「難怪如此。」

李學正道:「若為如此,可知汝文論甚佳,將來入國子監後,從經生轉至進士,也未嘗不可。」

章越聽了心道,難道這國子監還能轉專業的?

孫助教道:「文章詩賦之道,文也,經義訓詁之道,質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此為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