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九章 不在曲中求(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65 字 2023-05-13

這一天陳襄觸動心思,喝了不少的酒與章越說了一些肺腑之言。

「漢時有古文經學,今文經學之爭,其中真味何哉?今文經學是董江都(董仲舒)所倡,尊孔子為素王,六經皆為孔子所作,其意就是托古改制。之後董江都以儒法合一,漢武帝依此改制,今文經學也就成了官學,在漢武帝時,不學今文經學就無法做官。」

「至於古文經學在於謹守法度,他們依據孔子所言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們重於訓詁而不章句,為何古文經學在西漢時沒落,到了東漢時漸而崛起,根本在於王莽改制之敗。但王莽改制說是復古,然根本在托古改制,至於東漢的古文經學興盛,其意在守先朝制度不妄加更改。」

陳襄的話,乍聽起來沒有來由,但章越卻從中聽出許多。

章越道:「學生明白了,先生所言,令學生想到本朝科舉文章先有西昆體,後有太學體,如今歐陽學士又崇復古,我等讀書人若不從於一流派,依從考官喜好,哪怕你才華再好,文章寫得再花團錦簇,也是不用。」

陳襄聞言露出贊賞笑道:「說得好。那你覺得復古如何?」

章越想了想道:「學生以為本朝三冗至今,乃執政太過於cào切,不守祖宗制度,以至於如此。故而歐陽學士提出復古之說,不僅提倡文章復古,在執政上也是復古。這也是當初范相公的主張,裁兵裁官裁費,以恢復本朝太祖太宗時政治之清明。」

陳襄一盞青紅酒下肚道:「正是如此。」

陳襄心道痛快,眾多學生之中,真無一人章越有這樣的見識。

漢朝時你不學今文經學,你當不了官,在嘉祐科舉,你不贊成歐陽修的復古觀念,也是不行。

「那你以為此法可行不可行?」

章越道:「不守祖宗制度,以至於三冗至此,固然其因,但當初范相公新政,不僅去三冗,jīng簡朝廷的法令架構,然已不可行之事。」

「為何不可行?」

「由奢入儉難。」

陳襄點了點頭道:「那要如何?」

「富國之道,既在節流,也要開源。在我看來,為宰相者二者,要么為曹參,要么為商鞅,為曹參者,不變其道,為商鞅者,大刀闊斧。」

「怕就怕在為了貪圖事功虛名,或就為了收恩取譽,如此往往就成了閣上添閣,屋上添屋。」

陳襄問道:「什么叫不變其道?什么叫大刀闊斧?」

章越道:「不變其道就是在於為而不為,譬如日月之運轉,運而不停就是為而不為……」

陳襄打斷章越的話問道:「聽聞你寫三字詩,被太學李直講奏給官家了,但卻為中書壓下來了可有?」

章越道:「回稟先生,確有其事。」

「要不要為師幫你這忙?」

章越一愣想了想道:「不敢勞煩先生……」

「與為師見外?」陳襄問道。

章越想了一番陳襄平日的為人,於是道:「學生豈敢和先生見外,但學生早想過了,為此小事不值得如此。學生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好!」陳襄大笑道。

陳襄這頓酒喝得很盡興,至於章越也陪了不少酒。

章越喝了一半發現有些不對,原來這青紅酒是陳釀。

莫非是傳說中82年陳釀?

反正喝了一半,陳襄已是醉了,章越也有些不勝酒力,向師娘告辭後出門回太學。

章越喝了些酒,被汴京的夜風吹得微微有些上頭。章越索性坐了馬車回到太學。這時候酒醒得差不多。

章越去太學旁書肆逛了逛,看了好幾本都是古文集。

自歐陽修提倡古文後,進士科里策論二場的分量也是愈重。

章越買了本唐人寫的古文,又再買了本《淮南雜說》,這是王安石中了進士後,出任揚州簽判時所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當時王安石不過二十一歲,到了揚州這等花花世界任官,哪里都不去,就是一個人貓在家里讀書寫書。

王安石當時每日讀書到天亮,這才伏案小睡片刻,等到日曬三竿了,王安石這才急忙赴府,往往多來不及梳洗。

當時韓琦任揚州知州,看王安石這個樣子,懷疑他每天晚上都從事『多人運動』,於是委婉地勸了幾句。

王安石出來對左右道:「韓公不知我也。」

後來王安石將在淮南時讀書時心得編撰成文名為《淮南雜說》,此書一面世即被天下的讀書人們推崇,甚至認為可與孟子並論。

韓琦也知道自己冤枉了王安石,曾打算將他收入門下,又推薦王安石試館職。這等於是一等示好,卻都被王安石拒絕了。

王安石在日記里這樣評價韓琦,說他別無長處,除了面目較好耳。

章越看買這兩本書要掏五貫錢,相當於普通百姓兩個月所得了,於是改買為租,如此可省去不少。

付了押金,章越在書肆門前等候之際,卻見得太學門前停了一sè騾車驢馬,車飾華貴,周圍都輸豪奴健仆。

左右有火燎簇擁,幾名新入太學的華貴子弟站在那。其中一人左右跟著兩名鷹奴,對方正好逗鷹玩弄,其余人則正高聲笑談,甚至吹噓起自己駕車之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