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四章 讀漢書(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35 字 2023-05-13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

汴京懷遠驛是接待龜茲、交州使臣之處。如今蘇軾蘇轍兩兄弟正寓居於驛內。

兄弟二人去年隨父返回至汴京,通過流內銓三道判試,蘇軾分為福昌縣主簿,蘇轍則為澠池縣主簿。

兄弟二人本欲上任,卻為歐陽修、楊畋舉赴七月時的大科。

故而兄弟二人就一直在懷遠驛讀書。

在懷遠驛的寓舍中,兄弟二人聯案而坐,桌案上擺著一部部厚籍。

兄弟二人時而並坐讀書,時而一人在外踱步,一人伏案。

換了旁人定以如此每日苦讀為苦差,但兄弟二人卻樂在其中,越讀越是有滋味。

不久懷遠驛的驛吏捧著食案而來。

蘇軾放下書笑著招呼道:「九三郎,吃飯了。」

蘇轍臉上有些悶悶之sè,聽兄長招呼也放下書來。

蘇軾熟練地清理桌案,將書籍擺至一旁,向驛吏打聽起驛中的外國使臣。

蘇轍打開食盒,等到兄長送走驛吏回案後方才坐下。

蘇軾見二人桌案上各擺著一撮鹽,一根白蘿卜,一碗白飯當即笑道:「甚好,甚好。」

蘇轍奉筷給兄長問道:「每日都是食此有何甚好?」

蘇軾一本正經地道:「九三郎你不知此飯食是有出處的,這鹽為白,蘿卜為白,盂飯為白,此稱為皛飯,古人日享此食而不知八珍為何味。」

蘇轍聞言笑了,當即捧飯就著白蘿卜食之笑道:「哥哥,這蘿卜甚是爽脆。」

蘇軾笑道:「九三郎,我就說好吧。」

二人吃了大半,蘇轍道:「哥哥,這漢書我讀了一直不得其法,總覺得千頭萬緒不得其門而入。」

蘇軾聞言沒有回答,繼續扒飯。

「哥哥?」

蘇軾將飯碗放下笑道:「我方才不答你是想起了,當年父親帶你我見張公(張方平)時。」

「父親見張公,張公問我讀什么書。父親不無得意地道,犬子在重讀漢書。張公聞言訝異地問道,書讀一遍即可,何必再讀第二遍。」

蘇轍笑道:「記得記得,張公聰穎絕倫,讀書過目不忘,故而讀書從不讀第二遍。我記得兄長當時道,張公恐怕不知道,我還要再讀第三遍呢。」

談起往事,兄弟二人同聲笑起。

蘇軾緬懷道:「若非居士賞識提拔,我們父子三人如今還困居蜀中呢。」

蘇轍道:「哥哥,不出蜀中,不知天地之大,不知物產豐茂。那么哥哥,到底這漢書要多讀,還是讀一遍就好。」

蘇軾笑道:「我每讀一遍多一遍新意,但如今想來張公讀一遍也有道理,此為但觀大略也。」

蘇轍點頭道:「張公確實是孔明一般的人物。」

蘇轍還記得那時張方平出題考較二人,蘇轍一題不知出處,蘇軾將筆管一豎,往其中吹氣,蘇轍方知是出自管子。

蘇軾拿起漢書對蘇轍言道:「吾嘗讀漢書時也與你一般,蓋讀了數遍方才明了。如漢書這一百二十卷,其中有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讀一遍專求一事。不待數年,而書中事事jīng竅矣。」

蘇轍熟思了一番道:「兄長此法,似未聞所未聞。」

蘇軾笑道:「九三郎,這是我自創的讀書方法。先是漢書,之後推廣至其他書目。」

「你看書之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以一人之jīng力不能盡讀,故而讀書時你先問問自己讀書所求者到底為何?」

「故我每次讀書時,便做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就只以此意於書中求之,勿生余念。」

「又讀一次,求事跡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每本書都仿此。此辦法雖愚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用之不盡,與每本書即淺嘗即止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蘇轍再三思量兄長的話,覺得似乎可行於是道:「我還是喜歡但觀大略,不過哥哥所言於制科上似有用處,姑且試一試。」

蘇軾笑了笑沒有再言。

兄弟二人吃完飯,蘇轍收拾了桌案後。二人又捧書讀起,沉浸於書海中。

驛外的天空白雲舒展,庭間樹葉輕搖,正是一個讀書的好天氣。

而此刻汴京南熏門外,當章越看著高大的城門樓子展在眼前,差些道了一句,我章越又回來了。

不過歐陽修何事讓自己回京,章越不免在心底猜測。

章越車駕入南門時,正好與人有了沖撞。對方看這邊人多勢眾,也准備息事寧人。

章越擔心是否有以大欺小之嫌,故而讓唐九好生去勸解。那知對方一臉的客氣。

章越見對方如此懂事,於是就掀開了車簾道:「這位兄台得罪之處還請包涵。」

對方正要答話不由奇道:「這不是狀元公么?尊駕怎么在此?」

章越知道是遇見了熟人,一看對方有幾分眼熟,但也沒多作解釋。

當即章越的車駕遠遠離去,對方一臉訝異地道:「前日還在汴京郊外看見咱狀元公,怎么今日莫非是眼花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