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章 小別勝新婚(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20 字 2023-05-15

見過蔡襄,再去交引所後,章越方返回家中。

漢唐時便有過臘日的習慣,而到了宋朝相傳臘八乃釋祖得道之日,汴京寺廟遍施七寶五味粥給信眾,故而與唐時的臘日不同,宋時的臘八更似於佛家之節日。

不過臘八粥的習俗倒真起源自寺廟的布施。

除了佛家外,汴京城內的善人們也會自家用米豆棗粟雜煮,以施舍路邊的窮人。

這也算是我宋的慈善事業。

章越騎馬在汴京街頭,不少乞兒看他衣著光鮮都爭上捧著碗討一碗臘八粥喝,給了幾人後,其他的乞兒也聞訊而來,爭相討要。

唐九要打發走,但章越卻讓唐九與傔從們將身上的錢財都拿出,全部撒了接濟他們。。

回到家中,章越讓唐九與傔從明日去自己那取錢。

而自己走回了西院尋十七娘。

章越先問詢了陳媽媽,陳媽媽見章越驚喜地道:「是老爺回來了,夫人在暖閣呢。」

章越聞言走向自己的屋子,西院正屋當初建時屋頂架得甚高,所以冬日便很冷。故而他與十七娘婚後又在正屋旁建個小暖閣。

十七娘手腳寒,冬日里的時候甚是懼冷,故而每到了用炭取暖的時候,便早早地搬入暖閣里歇息。章越知道十七娘如今有孕,但每日還要去東院給章實於氏請安,每日昏定晨省將原先孝敬公婆的禮數都用在章實與於氏身上。

當初於氏還擔心官宦人家來的女子,會仗勢欺人,輕慢兄嫂,但如今得了十七娘這般知書達理,逢人便說她的好。

府上楊氏與章惇之妻張氏也時常來走動。十七娘也是依著禮數招待他們。

到了正屋前,兩名相熟的女使正要見禮,章越笑著示意二人不必多禮,徑直到了暖閣門前。

卻聽到十七娘熟悉的聲音從門後傳來。

「如今不必往日,府里添的人多了,原先官人身邊傔從不過兩人,如今升了官添為四人,還有。我如今有了身子,需從外再雇十來個人來。」

「添了人, 一大家子的丁口, 進進出出, 里里外外,切不可有什么閃失。你去雇了人來,要是家世清白的, 他們什么來歷經過,各個需問個明白寫城文書。問完一遍再問一遍, 對對文書上有什么不合之處。多問幾次, 有前言不和後語的自會露出馬腳, 這樣的人便不要用。」

「還要那等誇誇其談,能言善道的也切記不能要, 官宦人家最怕有下人管不住嘴,將府里的事傳出去。要治事需以用人為先,你們去張牙子那先看看好好挑得人後領到這來, 我再看一遍。」

聽到這里章越已是推開了門, 但聽暖閣里正升著兩個炭盆, 幾名女使立在一旁, 而十七娘捧著肚子正在說話。

她們見了章越回來立即行禮然後告退,並帶上了門。

數月不見, 章越自是思念上前道:「娘子」

章越正要握住自家娘子的手好好說些別來之情,卻見她神sè淡淡地看著自己,仿佛這一別去生出了許多隔閡來。

章越一看十七娘這神情心道壞了, 自己哪得罪了自家這娘子。

章越想了一圈,也沒覺得自己哪里作得不對啊。

十七娘道:「你離家數月, 家中的賬冊你也當看看,府里柴米油鹽的開支也當清楚清楚。」

說完十七娘起身去捧賬冊, 章越哪敢讓大著肚子的十七娘捧重物,連忙道:「娘子我來。」

十七娘橫了章越一眼, 任著他捧著帳本。

章越還在努力地想著自己到底是哪里做錯了。為什么女人都不自己說,反而要讓我們猜?這是什么馭夫之道?

十七娘對章越道:「府中的管事女使要添至三十人」

這么多?

章越可從沒想過要用三十人服侍自己一家的飲食起居。

「其中一半的人要服侍東院,侄兒如今讀書還需另添一個磨墨寫字的書童服侍,另一半人服侍西院,以往都是我管賬的,但如今是沒這jīng神了,還要添一個管賬的的先生。」

「我算了下家中下人僅吃一項一月需三十貫, 還有月錢要近五十貫,過了年我打算將幾個jīng明干練的管事女使提至一等,每人三貫一個月,算上去以後差不多每月要支六十貫, 還有我們兩家人的吃穿用度,不算人情往來,每月最少需支兩百貫!」

章越心道,這么多錢,自己的官俸哪里夠,而且他還是花錢大手大腳的主,全憑著娘子拿錢補貼了。難怪低級京官各個都是哭窮,俸祿是不低,但官員要有官員的體面,要養著這么一大家子人,哪個不舉債過日子。

難怪如名相李沆,王旦,章得象等等,年輕為官時都曾四處借錢過日子。

章越道:「一切聽娘子吩咐便是。」

十七娘又道:「前幾日嫂子與我道,你那交引監似辦得紅紅火火,故而想給哥哥也在交引所里討份差事。」

章越想到這些年吳安詩,歐陽發都有安排差事給章實辦。章實曾管過事,收過帳,或抵當質物干得都不長久。

章越心想與其如此,倒不如安排至自己交引所來,反正聚賢不避親,也是我宋的光榮傳統,這完全不是問題,不用擔心在官場上被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