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章 言事(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533 字 10个月前

蔣之奇面圓口闊,有一對秀眉,讓人望之即生好感。

蔣之奇與章越對視一刻,章越看得出對方內心竟然是坦盪,居然沒有絲毫愧疚之意,仿佛他這么作是理當所當。

蔣之奇與蘇軾是好友,他聽蘇軾說過,當初瓊林宴上蔣之奇與他介紹家鄉陽羨景sè。

蘇軾就是在那一刻動了此生定居在陽羨的心思。以蘇軾的眼光,自不會選一個人品低下的人來作為朋友。

但蔣之奇為何敢如此彈劾歐陽修,甚至不惜置對方於死地,對方還是對他有大恩的人。

金殿之上蔣之奇慷慨激昂地言道:「陛下,歐陽修之罪違逆人倫,此罪大惡極,懇請陛下處死歐陽修,陳屍於市,以為明正刑法,肅天下風氣!」

官家聽了蔣之奇之語,不由將信將疑道:「朕豈能聽憑此一面之詞而定宰執之罪?」

一旁彭思永亦道:「陛下,蔣御史之言雖是yīn訟之言,要治大臣難也,但歐陽修之首罪其實在於倡濮議而犯了眾怒!百官皆視他為敵,此人斷不可留在朝堂上,臣請陛下從御史之言,遠貶歐陽修!」

章越在旁聽了彭思永這話心想真他媽無恥。

明明是歐陽修因濮議的事犯了眾怒,你們在這上面明刀明槍把歐陽修搞倒也就算了,偏偏拿這樣的事來潑wū水,非要將人搞倒身敗名裂為止。

官家聽彭思永之詞,自也是感到不快,但他想起前幾日王陶與他說得話,故而道:「請相公來議事。」

曾公亮與吳奎方才議事後在退至便殿喝茶歇息,本來大臣起居奏事時,宰相可以旁聽並給官家意見。

但如今昭文相韓琦不在,曾公亮此舉有取而代之之嫌,故而托詞喝茶歇息到了一旁。

如今官家重新相召這才回到了正殿里。

曾公亮,吳奎聽彭,蔣二人言語後沒有說話。一旁內宦言道:「今日歐陽修上疏自辯,陛下何不看他言語呢?」

當即宦官找到歐陽修的奏疏,傳給官家與幾名大臣看了。

曾公亮道:「歐陽修疏中有言,此事為禽獸不容之丑行,天地不容之大惡,若真,臣犯天下之大惡,若無,則臣負天下之至冤。若犯大惡不誅,蒙大冤不雪,僅僅遠貶,都不足以了結此事。」

彭思永聞此不由起身看曾公亮一眼。

章越暗道jīng彩,曾公亮果真是厲害,這一手著實很漂亮,用歐陽修的奏疏來說出自己的話,而且一口否定了彭思永的主張,對方還挑不出道理來。

官家對曾公亮此言也很欣賞言道:「那么依曾卿之見當如何處置?」

曾公亮道:「歐陽修之長媳是鹽鐵副使吳充的長女,此涉及兩位大臣的清譽,更不用說歐陽修還是當朝執政,此事必須窮追詰問,這說辭自何而得來?」

章越心知歐陽修在奏疏里還是用了他的建議。

既然你們把事挑起來,那么就要將事情鬧大。

官家雖是剛當皇帝,但沒有因為曾公亮說得動聽而草率決定,反而看向吳奎問道:「吳卿如何主張?」

吳奎則道:「陛下,御史既言歐陽修首惡在於濮議之事,那么依臣見之,仁宗皇帝的本意只在先帝,後雖有人異議,但臣察其微可知仁宗皇帝之意早堅,不可動搖。傳國此為天地之恩不可忘也。故而濮議之事確實過在歐陽修,此不容質疑也!」

官家聞言道:「確實如吳卿所言。」

吳奎又言道:「韓琦,歐陽修因此事而失了眾心,臣雖為韓琦所薦,與歐陽修同拜翰林,私交極好,但此事為天下之公論,在陛下面前臣不敢有所隱瞞。」

章越心道吳奎這話著實令人耐人尋味,果真廟堂之上的水實在太深了,自己還需用心體會體會,但不得不說這君前奏對,著實能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道。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是如此。

而且身為皇帝,整日在大臣奏事之中,只要能力不是平庸的,也可以得到快速的成長。

官家詳細思慮了一二,沒有當場決斷而是道:「此事容朕思量。」

章越知道韓維曾建議皇帝,若遇到大事急事不要倉促在大殿上倉促決定,而是要將此事緩一緩等熟思商量後再作定奪。

官家剛親政經驗不足,倉促作出決定若是不當,容易為大臣所輕,影響皇帝的權威。

隨後官家退至便殿之中更衣。

韓維,章越也不是干等著,立即有宦官給二人端來一碗飲子,還有一些酥點。

站了許久,當了半天人肉背景牆,也是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章越腦中飛速地思索著歐陽修的事,這邊仍一口氣將飲子和酥點全部吃完。

韓維則簡單地吃了幾口,見章越這般風卷殘雲的吃相,不由笑了笑。

不久官家脫掉了龍袍,換了一身便裳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