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一章 道賀(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063 字 10个月前

汴京城。

章府。

此章府非章越的章府,而是章俞,章惇的章府。

章俞年已俞七十歲,平日在家中打打拳,倒也是日子過得可以。

章俞之前賦閑在家,之後托了章惇的福,被三司使薛向推舉出任漣水軍知軍之職。

章俞干了一些日子,卻因不稱職而被罷。

這令章俞丟了大臉,一時在抬不起頭,不過章惇卻得到王安石重用為兩湖察訪使,這令他頗為長臉。

其妻楊氏皺著眉頭來了,章俞問道:「怎么了?」

楊氏道:「還不是為惇哥兒的差事擔心。」

章俞笑道:「這有什么可擔心,似之前提舉惇哥兒的李承之,察訪兩浙,淮南不是很風光嗎?」

楊氏道:「便是太風光了,你不知道嗎?李承之察訪兩浙的事,可謂震動東南,連我在越州的干娘都聽說了,但這般是好事嗎?」

「惇哥兒在兩湖察訪也就察訪,但他與李承之一脈相承,我聽說湖南洞蠻本就與朝廷相安無事,但惇哥兒卻要去撩撥……」

章俞笑著道:「我聽說了,此事王相公也是支持的。再說了都許越哥兒在陝西用兵建功立業,打黨項人,便不許咱們惇哥兒在湖南平定洞蠻。」

楊氏道:「可這不一樣,出兵西北是官家,王相公授意越哥兒去辦的,但湖南的事卻是惇哥兒自己攪的,然後才奏到朝堂上,聽說當地的官員都不喜生事,妄動刀兵,惇哥兒倒好非要將事情鬧大。」

章俞笑道:「這有什么,這也是建功立業,你知道惇哥兒的性子,便是一定要將事鬧大,作出青史留名的事來,到哪里都要做出名堂。我看此兒命貴,日後我們家的門楣都要他撐起來了。」

楊氏道:「不僅僅是建功立業吧,你不懂惇哥兒的性子了,他與越哥兒畢竟是親兄弟,見了越哥兒如今在西北立了大功,自己自也不甘於其後。」

「畢竟是認為當初沒出息的弟弟,如今讓弟弟勝過自己,此如何能受得。當初我也很喜歡見得越哥兒成功,但感覺這般下去日後兄弟二人不肯相讓,遲早還是要有一斗的。」

章俞聽了便不高興道:「越哥兒……哼,我承認當初看越哥兒是看走了眼,不過話說回來讀書和作官是不同的。」

「越哥兒這人性子平和,或者說有些軟弱,沒有惇哥兒身上那股勁兒,沒有那等殺伐之氣,如何能濟得事。惇哥兒你看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正合了官家和王相公的意,他日出息不會在越哥兒之下。」

楊氏冷笑道:「怎么你說越哥兒性子弱?要是我是越哥兒如今,看你當初那么看不起他,還不得如何報復你。」

章俞哼了一聲。

「但越哥兒如何,對我依舊是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哪怕作了知制誥,見了我也是叫一聲二姨,一點都沒忘了親情。見了你又如何,可有哪里去故意為難你?面子上還過去吧。」

「越哥兒是明白人,他心底如明鏡般,他不是性子軟弱,而是不計較。將軍趕路,不追小兔,將軍拔劍,不斬蒼蠅。」

「他的眼光從來便是盯在自己前程上,是那等一心一意上進的孩子,當年讀書時是那樣,如今做官了也是這樣,若有閑工夫與那些得罪他的人計較,哪會有今日的地位。你倒好,人家對你客氣,你倒當他性子弱,你這么大歲數都活到哪里去了。」

章俞的臉上被楊氏說得清一陣白一陣,當即惱羞成怒道:「無論怎么說,在我眼底惇哥兒就是比越哥兒有出息,你放著去瞧。」

「我與你道,我聽說越哥兒大軍深入河州,後路斷絕,如今京中風傳征西大軍全軍覆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