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五章 政事堂(1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088 字 10个月前

從中書回府中後,呂惠卿心想,章越回朝後,我呂惠卿在兩府中孤立無援。

這時呂升卿,呂溫卿二人一並出迎,他們見呂惠卿臉sè不好,同問何事?

呂惠卿便把這幾日兩府議論道出,呂升卿想到朝廷要回購交引,以後市面上的交引豈非不是要bào漲。二人不約而同都動了取利的心事。

呂升卿道:「兄長,眼下之患是馮京,曾布,鄭俠,而非章端明!」

呂惠卿知道自己弟弟與章越在熙河相處得不錯,不願二人翻臉問道:「那你有什么辦法?」

呂升卿想了想道:「兄長可先引章子厚,鄧文約二人入學士院。」

呂惠卿道:「二人資歷不足。」

呂升卿道:「入學士院不一定為翰林學士,可以直學士院。」

直學士院和直舍人院一樣,都是為了提攜黨羽,讓資歷不足的人入值要沖。章惇和鄧綰二人都資歷太淺,呂惠卿要想讓他們入學士院,只有用直學士院的辦法。

反正呂惠卿有二個月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的輝煌經歷,那么用這等辦法提拔章惇,鄧綰入學士院又有何不可。

無非被朝野非議幾句『幸進』而已。

一旁呂溫卿道:「眾所周知章度之與章子厚不和,有他牽制,兄長便有人對付章度之了。」

呂惠卿點點頭道:「子厚與他弟弟的恩怨,我略有所聞。」

呂升卿道:「二人眼下政見不合,日後章子厚是兄長對付章度之的最好幫手。不過章度之畢竟與馮京,曾布不同,兄長留他在朝堂上也未必不可啊。」

呂惠卿點點頭道:「章度之乃大才,當年他改青苗法,前日他制定的交引之法,無一不是典章詳備,謀慮深遠。」

「那日他私下與我,眼下富室高官之輩,食利為之盡也,朝野之負擔一日重似一日,無論如何革之,亦難去其利。而下層之百姓,役重窮困,一旦走投無路,便會落草甚至官bī民反。所以朝廷變法,也唯有小康溫飽之家能收斂些錢財,這樣又於心何忍?」

「實話言之他所謀所慮比我深遠,見事透徹,故這也是官家看重他的地方。但是……」

呂惠卿話說到這里突然一轉道:「不僅如此,其實我與度之是同鄉,多年來相處還是可以,他日我晉宰相未必不能給他一席之地,可他既開口保了曾子宣,那我便容不得他了。」

呂升卿,呂溫卿知道這就是政治之殘酷。

呂升卿立即落井下石道:「曾子宣有意去三司使之職,若是他走了怕是由章度之兼之,那便大事不妙了。」

呂惠卿道:「對,不可讓章度之入三司。」

中書位於文德殿以西。

在宋朝中書為中書門下簡稱,並非原先唐朝的中書省之意。

政事堂便在中書之內。

章越抵至政事堂,以往宰相可以騎馬直入政事堂,但王安石去年乘馬入宮被毆後,再也無宰相或官員乘馬入宮了。

政事堂便是兩府商量辦公的場所,在政事堂後則是各相公們視事的本廳。

仁宗皇帝當年不許官員在非會議時,隨便入中書找宰相們議事,不過這個規矩根本執行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