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用技術征服德國佬(2/3)(1 / 2)

</br>距離金陵市大學城不遠,市政府新規劃的高新技術園區中,坐落著寶盛集團的工廠。

在寬敞的廠房中央,擺放著一台體積龐大的生產設備。

從外觀上看,這台設備的模樣多少還是有些古怪,或者說簡陋,甚至有點像是東拼西湊出來的產物。

若非是有人介紹的話,恐怕不會有人想到,這看上去毫無科幻感的玩意兒,竟然便是那幾千納米寬度的石墨烯導線生產工序中的核心設備。更不會有人想到,在那緩慢開合著的金屬板之間連接著的一道道銀色的細線,便是價格堪比等重量黃金的sg1導線。

當然了,這只是針對現在而言。

等改進了生產工藝和設備,等生產規模上去了,成本自然就下來了。

就在這時候,廠房外面傳來了腳步聲。

注意到了外面的聲音,廠房內的幾名工程師向門口的方向看去,只見一行人在孫經理和曹工的帶領下,正向廠房內走來。

擦了把臉上的汗水,看著那個令孫經理滿臉堆笑的年輕人,一名工程師架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旁邊的同事問道。

「那人誰啊」

「哪個」

「孫經理旁邊那位。」

「陸舟啊,你都不看新聞的嗎」

「陸舟拿過諾貝爾獎的那個」

「不然呢」

「厲害了諾貝爾獎得主來咱們廠調研,這明天怕是得上新聞吧」

別說是上新聞了,說不准連股價都得跟著漲上一截。

雖然超導材料在a股不是什么熱門的題材,但和陸舟這個名字放在一起,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鋰電池的市場有多火爆,那可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

交頭接耳了幾句,看到孫經理一行人走了過來,幾名工程師便不再說話了。

與此同時,在曹工的帶領下走到了廠房中央的那台設備旁邊,幾名德國專家終於見到了那台傳說中能夠量產幾千個納米寬度的石墨烯納米帶。

帶著一絲來自心底深處的輕視與懷疑,西姆森尤金上下打量了這台毫無機械美感的設備幾眼。

就主觀上的看法而言,他實在是無法相信,這台簡陋的設備能夠做到納米級別的精加工。

然而很快,他的視線便越來越凝重,最後被死死地黏在了那台設備上,完全挪不開了。

一條條銀色的細線連接在兩面金屬板的中間,就如同被種在上面一樣。較薄的那一扇金屬板的一側,連接著一個篩子一樣的圓環,將生長出來的細線導向一邊,收束在拇指大的圓環中。

即便那兩扇金屬板開合的速度如同蝸牛爬一般的緩慢,但它確實在生產著

單看外觀,他根本想象不出來,他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站在尤金的旁邊,面容略顯老態的烏利奇嚴肅問道:「只有這些嗎」

陸舟笑了笑,語氣輕松地介紹道:「這是整個生產環節中最核心的部分,你可以將它理解為電纜生產線中的拉絲機雖然兩種東西在原理上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尤金忍不住開口問道:「你確定這家伙生產的是那種只有幾千個納米寬度的石墨烯導線」

陸舟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光是聽我一個人說,確實少了點說服力,既然如此的話,你從產品中截取一段下來,我們一起拿去做個檢測就好了。」

聽到陸舟這么說了,尤金沒有矯情,走到了機器旁邊,在另一名華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從設備上取樣了一小段sg1導線下來,放進了事先准備好的樣品袋中。

來到了產品質量檢測室,看著那台隧道掃描電鏡,那位紅頭發的德國工程師主動請纓道。

「可以讓我來嗎」

陸舟做了個請的手勢:「當然可以。」

走上前去,仔細地檢查了設備,尤金將樣品裝上了設備,通過計算機熟練地操作著極細的探針,對准了直徑只有幾千個納米寬度的sg1導線側面。

很快,探針將采集到的數據反饋在了電腦屏幕上。

當看到隧道掃描電鏡采集到的數據,以及經過圖形模擬技術處理後的三維原子結構圖,不只是尤金,包括帶隊的烏利奇教授,這六名德國專家臉上的神色都不禁微微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