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墾殖】(1 / 2)

王梓鈞 1722 字 2023-06-01

張兆庸辭別李及秀,便回家認真自學去了。

誰都不會知道,他們這一大家子,在另一個時空皆抗清犧牲。

當時廣東都被滿清占領了,天津的中年婦人張氏,自稱是天啟帝的皇後。刻印璽,制令旗,在天津散財募兵,又聯絡靜海縣旳農民軍,多次打退滿清地方部隊的圍剿。張氏不幸被俘犧牲,其部下繼續抗清。

天津巡撫恐懼不安,邀請農民軍首領宴飲,試圖進行招安。事情敗露,天津巡撫被革職,滿清tiáo來重兵,剿了一年多才把天津義軍滅掉。

同年犧牲的,還有寧波五君子。

華夏、王家勤、楊文琦、屠獻宸、董德欽,得知浙江的清軍被tiáo往福建。立即派人聯絡抗清將領王翊、黃斌卿,打算里應外合光復寧波。

但黃斌卿怯懦軟弱,猶豫不決,不敢出兵。給王翊的聯絡信,又被漢jiān地主截獲,並送去官府報信領賞。

五君子遲遲得不到回應,干脆自己發動起義。

起義失敗,不幸被俘,押送至杭州嚴刑拷打而死。

而沒有收到信件的王翊,一直堅持抗清斗爭,在被俘犧牲之後,他的部眾直到康熙年間還在起義。

與此同時,在西北方,甘肅回民爆發起義。一度攻克涼州,控制河西走廊,又串聯漢人士紳農民,義軍迅速增至十萬,堅持斗爭一年之後失敗。

而在西南,雖有土司投靠清軍,但各族人民大部分都在抗爭。彝族、壯族、苗族、土家族……前赴後繼,寧死不屈。

面對滿清的殘bào統治,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今年不出兵滅掉韃子?」龐春來問。

趙瀚說道:「錢糧不夠,明年再說。韃子是秋後的螞蚱,已經蹦躂不了幾天了。」

「唉!」龐春來一聲嘆息。

先是出兵琉球和薩摩藩,接著又出兵越南,接下來還要大量移民,大同朝廷的錢糧是真不夠打仗了。

趙瀚放下皇帝架子,耐心解釋道:「先生見諒,我知先生消滅韃子的急迫心情。但往台灣、廣南移民駐軍,從長遠來看,比速速消滅韃子更重要。三個師的將士,家屬全部移民台灣、廣南,若不給寬厚優渥待遇,他們會覺得自己被發配了。」

「臣明白。」龐春來表示理解。

移民台灣、廣南的大同將士及家人,不但每人可以多分五畝地,而且朝廷會贈送大量耕牛和糧食。另外,十年不用繳納田賦,二十年內田賦減半。

特別是移民定居台灣的將士家屬,三戶贈送一頭耕牛,二十年不用繳納田賦,五十年內田賦減半。

龐春來突然又問:「陛下什么時候對台灣島上的荷蘭人動手?」

趙瀚說道:「不是明年,就是後年。」

這真不是趙瀚窮兵黷武,而是荷蘭在台南的統治,到達了一個關鍵時期。其對漢人和原住民的壓迫,已至極限,未來兩三年,台南的漢人必反,荷蘭估計要搞屠殺了。

這個消息,是諸羅(嘉義)知縣湊報的,台南漢人首領郭懷一,正在聯絡諸羅知縣興兵起事。

歷史上,郭懷一起義失敗,赤嵌地區的漢人男丁,被捕4000余,被殺1800余。婦女被殺或被俘5000余,另有許多兒童被殺或淪為奴隸。這占到赤嵌地區漢族人口的五分之四。

趙瀚想方設法朝台灣移民,自然不能任由事態失控,此次把大同軍派去駐扎,就是要防止荷蘭搞大屠殺。

荷蘭人剛到台南的時候,態度非常謙恭,就連興建城堡,都要出錢向原住民購買土地。

漸漸的,隨著荷蘭增兵,就開始盤剝原住民。

荷蘭攻打大的部落失敗,就去欺負小部落,以此達到殺jī儆猴的目的。他們還給原住民帶來天花,導致當地瘟疫橫行,趁機出兵征服各個部落。

小琉球島(台南附近)有1200多居民,荷蘭人屠殺掉400多,又將100多青壯,賣到東南亞做奴隸。島上的全部年輕婦女,都被分配給荷蘭士兵為奴,等於是把這座島的部落給滅族了。

對付漢人,荷蘭先是挑撥分化,接著再殘酷鎮壓。

然後,通過經濟手段壓迫。先對漢人征收酒稅,繼而再征人頭稅,接著再是過路稅。如此還不滿足,又禁止漢人私售鹿皮,必須全部賣給荷蘭。漢人買房賣房,征稅十分之一。買鹽也要交稅。再禁止甘蔗私售,必須賣給荷蘭。

到如今,漢人買糖、蠟燭、煙草、魚……甚至殺過年豬,冬天買柴火取暖,都要被荷蘭人收稅。

另外,荷蘭還不斷向原住民宣傳,說漢人都是qiáng盜惡霸,挑撥原住民和漢人的關系。又禁止漢人開辦學校,qiáng迫漢人和原住民信教。固定時間做宗教宣講,該地區的百姓必須來聽,誰不來的就罰一張鹿皮。

還搞出什么「民主大會」,漢人和原住民首領,每年都必須來參加。

所謂的民主大會,就是宣傳荷蘭的善意,最後催促趕緊交稅,懲罰那些沒有足額交稅的部落。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荷蘭派去叫原住民開會的使者,直接被原住民砍了。荷蘭人在民主大會上宣講,原住民直接當場搞刺殺。

而今每年召開民主大會,荷蘭都要派兵維持秩序,免得民主大會變成起義大會。

正是這種高壓政策,導致原先投靠荷蘭的漢人,也一個個謀劃著造反。如今局勢已處於臨界點,趙瀚再不動兵,台南就要打起來了,後果肯定是針對漢人的大屠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