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大同律和付梓法】(1 / 2)

王梓鈞 1566 字 2023-06-01

《儒林拾趣》雜志社。

這幾天的氣氛不是很好,有兩個股東鬧著要撤資。也不能說撤資,純粹只是撤股,當初投的銀子不要了,想跟雜志社徹底撇清關系。

翟文賁、張天植和李巽三人,坐在一起愁眉不展。

哭門叩闕的,可不止有落榜生,還有少數前朝士子。

落榜生被帶去刑部,互相檢舉之下,很快供出幾個帶頭者。

朝廷也說話算話,只把鬧得最凶的三個,收回大學畢業證,剝奪功名,永不敘用。另外還有兩個帶頭的,收回大學畢業證,但功名還在,能以中學畢業生的身份去考吏員。

至於參與進來的前朝士子,就沒有那么容易被釋放了,一直關在刑部反復提審。

「今天上午,最後一個落第生已經釋放,」李巽憂心忡忡說,「但被抓的前朝士子,目前全都關押著。也不准家人去探視,給銀子都不行,不知朝廷會如何處置。」

張天植還抱有僥幸:「落榜士子都放了,前朝士子應該不會出事。」

翟文賁說:「我這兩天,右眼皮子直跳,總感覺要有大禍臨頭。」

「去飾兄,你莫要嚇我。」李巽愈發緊張。

翟文賁搖頭道:「當今天子,頗類明朝太祖。我曾讀過一半雜記,明太祖曾有文字之獄。兗州知府盧熊,『兗』字寫成『袞』字,大不敬,被處斬。中書詹希原給太學寫匾,『門』字少了一勾,被視為阻礙納賢,斬之。杭州教授徐一夔進賀表,有『為世作則』四字。『則』音似『賊』,明太祖認為是影射,下令處斬!」

「有這種事?」張天植也是脖子一緊。

「千真萬確!」

翟文賁擔憂道:「當天陛下,做事多學明太祖,萬一……唉!」

明代文人,經常寫文章編排皇帝,包括朱元璋也被編排過。滿清編修的那本《明史》,很多離譜的內容,都出自明代文人的筆記。

就拿明初的文字獄來說,或許可能有過,但絕對沒有那么過分。

只說翟文賁剛才舉例的三人,徐一夔在正史中活了80多歲,怎么可能因為「則」與「賊」同音而論死?還有那個中書舍人詹希原,太學建成於洪武十五年,給匾額題字論死也是那時候。但又有史書記載,直到洪武二十五年,詹希原還活得好好的,而且奉朱元璋的命令,去給周癲仙碑寫文章並題篆額。

估計是朱元璋得罪的文人太多,死後被文人寫書瘋狂抹黑。

不管如何,眼前這三人,越想越多把自己給嚇到了。

「嘭!」

樓下大門被猛地撞開,隨即傳來一陣嘈雜聲,又有腳步聲在樓梯口響起。

「死定了!」李巽嚇得渾身癱軟,窩在太師椅上瑟瑟發抖。

翟文賁似乎也泄氣了,喃喃自語道:「當今天子,xiōng懷大度,竟真要因言殺人?」

「哐!」

房門大開。

幾個前朝士子,被刑部官員押著進來,身後還有許多警察跟隨。

一個前朝士子指著張天植說:「就是他,去年在畫舫醉酒,當眾謾罵聖明天子,還非議朝廷的分田之政。不僅我們可以作證,畫舫里的名妓也能作證。」

「我沒有,我沒有!」張天植驚慌站起,忙不迭的辯解。

另一個前朝士子指著翟文賁:「這廝也非議聖天子,說皇帝糊塗透頂,不該給前朝士子考科舉定下年限。」

「還有,這次哭門叩闕,也是他們從中串聯。否則我們這些前朝士子,又沒有科舉落榜,為何要跟著一起去哭門?他們說,要趁機向陛下請命,說不定前朝舉人都能考會試!」

「李巽也誹謗官府,說新朝的官吏,都是不學無術之輩!」

那為首的刑部官員,臉sèyīn沉道:「把這幾人帶走,查封報館,看是否還有什么誹謗朝廷的文章!」

三人被警察架住,仿佛渾身抽去骨頭,似煮熟的面條般被拖走。

關於罵人,《大明律》非常嚴苛。

無緣無故罵人,笞十杖。

罵長輩,一年徒刑,笞六十杖。罵平輩長者,笞一百杖。

罵直系長輩,比如祖父母、父母、公婆,視情節嚴重與否,最高可判絞刑。就算皇帝大赦天下,此類犯人也不在寬赦之列。

罵朝廷,視具體情況而定,最高可判凌遲、誅族!

如今《大同律》早已頒布天下,而且在實行過程中,還修改過部分條例。

相對而言,要比《大明律》寬松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