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興大獄】(1 / 2)

王梓鈞 1903 字 2023-06-01

勤政殿。

趙瀚隨手翻閱著小說稿件,問道:「這小說作者『海庸散人』是誰?」

黃遵度詳細回答:「此人本名沈璐,是商丘八大家的沈家子弟。早年加入海金社,海金社曾經一度並入復社。沈家在明初還是軍戶,其中一支遷到商丘,出了幾個進士,出了幾十個舉人。」

趙瀚敲打著書稿:「沈家真如書中所寫這么忠勇?」

黃遵度回答:「似是而非,東拼西湊。流寇路過商丘時,沈家確曾募兵抵抗過,還死了幾十個沈氏族人。因為打不過流寇,沈氏主宗便舉家逃亡了,等流寇離開又回到鄉里。後來河南匪寇橫行,沈家結寨自保,還跟匪寇有所勾結。韃子殺到河南,沈家望風而降,因被漢jiān官員qiáng占土地,沈家開始暗中聯絡我大同軍。河南大戰,沈家確曾出力,但只是傳遞一些情報。收復河南之後,我朝也沒薄待沈家,立功之人都有賞賜,為官做吏的當時就有十多個。」

「那書中的忠勇都是編的?」趙瀚問道。

黃遵度說:「都是真的,卻不是沈家的。沈璐這廝,把河南其他大族的忠勇事跡,這家抄一點,那家借一點,全都編在自己家。而且,沈璐不是沈氏主宗,他只是沈家的支系。他這一支,根本無人殉國,面對流寇和韃子,要么逃跑,要么投降。而且他家被分走的田產,因為當地人口銳減,分田時一大半都荒著。」

趙瀚再問:「這是他自己招的?」

黃遵度說:「是他朋友供述的。他那朋友姓葉,也出自商丘八大家,目前在南京游盪戲耍,經常參加文會,也經常寫一些怨氣文章。」

「這本小說還未刊印,稿件有多少人看過?」趙瀚問道。

黃遵度說:「至少有二三十人看過,都覺得這小說寫得好,慫恿他找書商印出來。找了幾家書商,都不敢印售此書,最後找到《儒林拾趣》連載。《儒林拾趣》已經收稿,還沒來得及連載,幾個股東就被抓了。」

「你下去吧。」趙瀚說道。

黃遵度躬身退下,趙瀚臉sèyīn沉,身邊的女官和宮女都不敢說話。

良久,趙瀚嘆息:「這是在bī我大興文字獄?」

趙瀚突然問丁世經:「此等無恥之徒,你覺得該怎樣處置?」

丁世經就一個寫起居注的,他可不願摻和,圓滑回答:「陛下聖明,自有定奪。」

趙瀚提筆寫道:「著令刑部,嚴查此案。著令各地官員,清查已出版之小說、話本,清查勾欄瓦舍戲院上演之戲曲。但有顛倒黑白,但有歪曲詆毀大同軍、宣教團、農會、分田官吏者,一律嚴辦!所涉及之文人、戲子、商賈,一律嚴辦!影響極壞者,絞刑。次之,流放!全部流放黑龍江,那里正好缺人,妻兒一並流放!」

這次趙瀚是真的發怒了,小說寫得太惡心,極盡顛倒黑白之能事。

一個兼並土地、盤剝佃戶的大族支脈,在小說里變成了地方望族主宗。見了流寇和韃子望風而降,在小說里變成英勇殺敵殉國,就連族中婦人都紛紛殉節自盡。把別人家的忠勇事跡,全套在自己身上。還說是什么積善之家,還說什么修橋鋪路,賑濟了無數災民。全他媽放pì!

還各種影射抹黑分田官吏,把民心所向,顛倒為民怨沸騰。

就算這次被擴大化,被地方官吏用來報私仇,趙瀚都要在全國范圍內清查。如果不剎住這股風氣,長此以往,國家根基就徹底敗壞了!

……

皇帝動怒,天下沸騰。

首先沸騰的便是南京,刑部、禮部、國安院、金陵府,帶著所屬官吏,借tiáo警察部隊,對南京城內外進行全方面排查。

重點排查目標,是書店、戲院、青樓和畫舫。

「冤枉啊,那書真不是我寫的,我就是請人抄了一份!」

「那話本是我所寫,但被戲院東家請人改了。wū蔑朝廷的那兩折戲,都是東家的主意,真不是我寫的!」

「饒命,官爺,我再也不寫小說了!」

「……」

每天都有文人被抓,戲曲演員、青樓名妓、戲院老板,同樣被抓了不少。

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很無辜,比如戲曲演員,只是演了幾出有問題的戲劇,卻同樣被官府給抓走。他們的罪名很簡單,傳播違禁作品,而且知情不報。一些青樓名妓,同樣是知情不報,她們接待的客人,經常聚眾非議田政。甚至,有名妓還演奏非議田政的小曲兒。

錢謙益掀開轎簾,看著迎面而來的一隊官差,押解著十多個被捆起來的男女。他忍不住一聲嘆息:「何苦呢,田都被分了,非要寫文章發牢sāo。發牢sāo有什么用?難道還能把田產拿回來?陛下忍得夠久的,居然等到今年才動手。」

半個月時間,僅南京城內外,就被抓捕七百多人。

肯定有冤枉的,但也不是完全冤枉,多少都跟非議田政有牽連。

突然,一個中年男子,沖到錢謙益的轎子前跪下:「牧翁,求你救救我家主人!」

錢謙益有些驚訝:「吳梅村也被抓了?」

「今早剛被帶走,求求牧翁,進宮為我家主人美言幾句。」那男子趴在地上瘋狂磕頭。

錢謙益說:「我會尋機幫忙的,但此事頗大,不一定幫得上忙。」

「多謝牧翁,多謝牧翁!」男子繼續磕頭。

錢謙益讓轎夫繼續前進,那男子卻一直跟著,明顯是催著他進宮面聖。

錢謙益有些不耐煩,便對轎夫說:「去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