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明查暗訪(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5310 字 2023-06-03

第125章 明查暗訪

高文心見他亂動,不禁又氣又惱,一時忘形拍了一巴掌下去,「啪」地一聲脆響,連她自已也愣了。楊凌張大了嘴巴,扭著頭愕然瞧了她半晌,高文心才醒過神來,她慌忙跪在地上說道:「婢子舉止無禮,請老爺責罰!」

漫說她只是楊凌的侍婢,就算是他的妻妾,和丈夫再怎么親昵也沒有打他pì股的道理,那可是極大的不尊重。高文心幫人看病時,就曾聽說有位舉人老爺休妻,罪名是妻子行止無狀,其實就是和丈夫歡好之時有點忘形,被舉人老爺識為不敬,害得那位妻子羞憤自盡。

楊凌倒沒有這種大男人該有的覺悟,只是被她突然的舉動給弄愣了,這時一瞧她駭的嘴chún都白了,自已反過意不去,於是笑呵呵地道:「是我不好,突然起身讓你措手不及,唔......下次按摩時手法輕一些就是了」。

高文心見他根本不曾生氣,還替自已推說成正在按摩,這才放下心來,她忸忸怩怩地重新站起來接著給他施針,待拉開他內衣,現出臀部在尾椎處施針時,瞧見他臀丘上被拍處紅了一片,高文心不禁暗暗吐了吐舌頭,有意無意地便用掌背輕輕替他按揉幾下,那玉手肌膚光滑,觸之極覺舒服,倒令楊凌飄飄然有些得意。

楊凌一做完針灸,立即整衣而起,說道:「府中的丫環仆役都是莫公公的人,於我平素處理公務多有不宜。有你在我身邊就夠了,不需要另著人服侍,這幢小樓必須完全在我們的人掌控之下,你叫鄭百戶帶著番子們接手,讓谷府的人統統離開,然後再叫柳彪來見我」。

高文心見他神sè鄭重。確有公事要辦,不敢再加阻攔,忙應了一聲。高文心出去一盞茶的功夫,番子們開始在樓內樓外布崗,將所有的丫環仆役趕出了這幢獨立地小樓,里里外外布滿了內廠帶來的侍衛,隨後房門一開,一個普通番子打扮的人悄悄閃了進來。

楊凌在桌邊坐著。剛剛斟滿兩杯茶,經過這一番折騰,他的酒意已醒了幾分,眼神也恢復了清明。看見柳彪進來,他擺擺手說:「不用客氣,來,坐下回話!」

柳彪拱手道:「是,卑職見過廠督大人」。他走近了輕輕在對面坐下。近月不見,驟然見了楊凌,他的神sè間也有些欣喜。

楊凌推過一杯茶,說道:「柳千戶這些日子辛苦了,我讓你打聽的消息怎么樣了?」

柳彪道:「大人。卑職一下江南,立即撒下偵緝網,將帶來的人扮成行商、游客四處打探消息,三位鎮守太監把持江南稅賦多年。勢力雖無所不在,可也因此,他們的所作所為根本無從掩飾。」

他說到這里,顯然對自已地成績十分自豪,所以神sè間有些自矜。他拿起杯來喝了一口潤了潤喉嚨,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個小本子,雙手遞過來道:「大人,卑職所查的東西都記在這上邊。

我先說說關稅鎮守兼龍山衛所監軍袁雄。袁雄職司專門在重要城鎮、關隘和水陸運輸線上設卡征稅,比如運河線上,他每隔四十里就設稅使攔江截稅,一船揚帆三四百里,至少要交五六次稅,本地一些規模較小的店鋪不堪重負,綢緞店、布店、雜貨店多有倒閉的。」

楊凌聽的蹙起了眉頭:「賦稅過重,短期看收利頗豐。但是這屬於涸澤而漁。壓制了工商業的發展,從長期來說對國家和百姓大大不利。袁雄每隔四十里就沒稅卡,顯然超出了朝廷規定的條件。

不過這些措施必定也得到了司禮監的同意,不能做為制裁他地手段,況且內廠發展之所以這么迅速,就是因為有這些不法又合法的苛稅,所以內廠的行為才大有市場,要完成自已更遠大的目標,暫時的犧牲是必須地」。

他沉吟良久,暗暗盤算了一陣才道:「嗯,這事本督已記下了,他可有其他不法行為可供彈劾的?」

柳彪微微一笑,似乎早知這一條不足以治袁雄的罪,他xiōng有成竹地道:「有。我派人裝扮成賣酒食的小販,同龍山衛所地官兵打過交道,聽他們酒後發牢sāo,戶部發的軍餉,只有四成能落到他們手中,其余的都被袁監軍和衛所指揮等官員貪墨了。

而且,衛所官兵本來人人都有自已的土地,這么些年來,也早被當地豪qiáng和將校使用qiáng買qiáng賣等手段掠走,以致許多官兵為了家人生活只得逃走當了亡命。

龍山衛所本該有駐軍6500人,目前實有官兵只有2800人,而且大多是老弱病殘,其余的都被吃了空餉,至於軍械,那更是少得可憐,許多戰船早已不能用,有上官臨檢時就臨時征漁船充數。倭寇來襲時只能望風而逃,幾千里的海防線,幾乎形同虛設。」

楊凌聽的怒不可遏,啪地一拍桌子道:「想不到內陸軍務如此廢馳,難怪我在京師時聽說哪怕區區數百人的倭寇上岸,也能如入無人之境,四處襲擾......」。

他說到這兒忽地想起一事,奇怪地道:「不過......我在jī鳴縣時,韃寇來襲,征tiáo地南兵兵員充足,裝備也不錯,似乎......柳彪,你確定打探的消息無誤嗎?」

柳彪奇怪地道:「卑職查的十分仔細,不會有誤。由於南方沒有韃子那樣的qiáng敵威脅,倭寇上岸劫掠一番也就走了,根本不敢久峙,所以兵備一向廢馳,大人所說的北tiáo南軍是何人統率?」

楊凌說道:「呃......我也不知他們屬於誰的軍隊,不過我記的領兵的都司名叫畢春。」

柳彪聽了失聲笑道:「大人,龍山衛所地指揮使正是畢春,其實南兵北tiáo,為防朝廷看出破綻,所征tiáo地軍隊通常都是從各地衛所中抽tiáojīng銳充數。由於此事對江南各地衛所均有好處,所以各位將領都很支持,大人所見地畢春軍隊必定也是幾支衛所拼湊起來地最qiáng戰力了」。

楊凌聽了發了半天愣,才恨恨地道:「好手段,別的事我尚可隱忍一時,他們自毀長城,這卻忍讓不得了,我就先拿他來刀。殺jī儆猴,讓沿海的衛所都收斂一下,你繼續搜集他們的情報,注意不要打草驚蛇」。

柳彪興致勃勃地道:「卑職遵命,這第二位,再說說織造稅監鎮守李大祥,蘇杭絲織業分工極為嚴密,現有車工、紗工、緞工、織工等專門的工匠。開設織造坊的大富商還聘用了大批專門負責打線、染sè、改機、挑花的女工。

李大祥為人倒是不太囂張,不過蘇杭織造天下聞名,其利甚大。他暗中以親信冒充商人,利用職權壓價收購,從中牟取bào利。蘇杭一帶地富豪敢怒而不敢言。

比如松江府百姓大多以織布為副業,日成一匹,萬千百姓每日產出的布匹就是日以萬計,嘉善地區小民以紡紗糊口。產量也是極大,此地有句話叫『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這些布匹紗紡全被他壟斷壓價收購,再集中轉賣四方,從中可以獲得bào利,所以他自然不必象袁雄一般搞得天怒人怨。

況且湖州一帶種桑養蠶,山東河南百姓大多種植棉花。蘇杭織造需要從這些地方大量運入原料,由於袁雄掌著關稅,阻礙這些東西的運送,對他發財大是不利,所以他和李大祥矛盾很深」。

楊凌暗暗點了點頭,其實集中采購、轉運、出售自有它的好處,如果李大祥盤剝的不是太過厲害,能給百姓留個活路。這件事此時大可不必與他計較。

畢竟自已雖掌著稅監司。卻不能親自坐鎮天下各地,最後還是要依靠這些人來為他辦事。如果朝廷從法制上、制度上不能盡善盡美,換上一批人不見得就比他們廉政。想要吏制清明,不是一躕而就的事,就算沒有這些權監,有這等bào利可圖,換上一批官兒來難道就沒有貪官?」

楊凌想到這里點頭道:「嗯,此人雖然貪墨,心倒不算太黑,是個可以攏絡的人,對了,這位莫清河莫公公又如何?」

柳彪笑道:「三位鎮守太監中,名聲最好的便是這位莫公公,江南田賦是折征銀兩不收實物地,本朝開國之初,就規定米麥四石折銀一兩,後來折銀率大變,米糧一石就要征銀一兩。此地農民賦稅等於加了三倍。

百姓們說一畝官田七斗收,先將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來好白頭,可見稅賦之重,要不是江南富庶,魚米豐收,百姓早活不下去了。

由於百姓要將糧食運出來賣出去折成銀兩才能上交賦稅,中間本來就有損耗,又有個袁雄不斷抽稅,他們運出來五斗,能拿回三斗的錢就算相當不錯了。

莫公公鎮守江南以後,每年秋收時分,就派人使了官船主動上門收購,雖說比市價略低了一些,可是算上關稅和損耗,百姓的得利還是大於自已運送出售,因此都樂於賣給他,故此莫公公的名聲是非常好的,江南百姓都稱之為善人」。

楊凌那日在船上見莫公公膽大包天,連呈給皇上地貢茶都敢掉包,只當他是個掉在錢眼里不怕死的閹貨,想不到卻有這般善行,不禁奇道:「這么說,他倒是個清官了?」

柳彪呵呵笑道:「清官倒算不上,畢竟這么做他也要從中牟利,江南是魚米之鄉,那么多的糧食他如果每石糧食都稍稍賺上一點兒,匯集起來也是座金山了。不過不管怎么說畢竟百姓也得了好處。這些百姓才不管你貪不貪,只要貪墨時能對百姓照顧一些,他們就感激不盡了。」

「何況......莫公公對於茶葉、香料、葯品、鹽巴等價高量少的物品看管極嚴,至於役民用工地事也不可少,這一來折算銀兩也極豐厚。只是三人之中,莫公公算是最寬厚的,若逢災年。他還常常設棚施粥,活了不少人命,所以名聲極好」。

楊凌站起身來,在室中慢慢踱了幾步,沉思半晌才斷然道:「好,你明日一早便離開,將你的人手抽tiáo到袁雄那里,重點給我查辦他。至於我自已么......呵呵。本大人江南之行,只負責游山玩水,其他的可就不負責了,明日我就到獅子村品茶去」。

柳彪做為楊凌心腹,早知他的計劃,聞言站起道:「大人這是要打袁,拉李、莫了?」

楊凌笑了笑道:「呵呵,總不成一bàng子統統打殺了。到那時天下間所有地鎮守太監都給我摞了攤子,朝廷無銀可用,豈不是把稅監司又推回司禮監去了?」

他雖是這么說,莫清河置換貢茶的事仍亘在他心中難解,所以想明日去龍井村獅子山上親自視察一番。這個時節自然沒有什么好茶,他此去查看一是想讓三大鎮守太監寬心,以為他也只是虛應聲勢,並無心辦人。二來也是想旁敲側擊,探探莫清河的口風。

柳彪笑應了一聲,正要轉身退出去,楊凌忽地想起方才瞧見地那樁怪事來,忙又喚住他,問道:「柳彪,有件事我要問你,咱們大明的太監......也可以娶妻么?」

柳彪怔了怔。他暗查三位鎮守太監,對他們的家事自然了如指掌,所以稍一愣怔就恍然笑道:「大人可是見過莫公公的夫人了?」

楊凌訝然道:「你也知道?難道......莫公公是半道出家......啊!成家後才半道進的宮?」

柳彪失笑道:「大人誤會了,其實宮中地太監與宮女結為夫妻也不在少數,不過他們不叫夫妻,而被稱為『對食』、『菜戶』,有異性之間,還有同性之間的。此事古已有之。本朝洪武皇帝時曾經禁過一陣子。後來也就聽之任之了,現在即使是皇上、皇後聽說了。也不會干預。

那些地方上的公公有權有勢,不但會娶妻收養子,而且娶地妻子還常常是官宦人家好女孩兒呢,莫公公這位夫人倒是出身風塵,聽說以前是江南『春雨樓』地第一名妓」。

楊凌想起那位美女的絕世風情,不禁失笑道:「我說著呢,今日見了她嚇了我一跳,還道那莫公公是入宮前娶地妻子,不然怎么這么大膽竟敢公然以太監身份娶妻過門」。

他說著想起那個江南女子的萬種風情,卻嫁給了一個太監,不禁搖頭一嘆,深為惋惜。

柳彪道:「大人,你別看他們是假鳳虛凰,這些太監夫妻比起常人更加地恩愛異常呢。宮里的菜戶,常常一旦兩情相許,便互敬互愛一生不渝,若是偶爾有太監或宮女移情別戀,對方常常痛不欲生,甚至因此自盡上吊,這等秘辛宮中屢見不鮮。

他們大多一方若是死去,對方也終身不再選配,在自已房中供著對方的靈位,每至忌日常常悲傷號慟,哭得死去活來,他們的感情......實非我們常人可以理解。不過在宮外娶妻,是否也能恩愛如一,卑職就不知道了。」

楊凌對太監娶妻確實有些心存鄙視,聽了柳彪的話,這才省起那些人雖然生理上已不能稱做男人,但是心理上卻比普通男人更加迫切地想過正常人地生活,說起來也著實讓人同情。

楊凌赧然笑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本官受教了,只要人家你情我願,我們的確不該因為他是太監就說三道四的。」

第二日,當地官員士紳一一前來正式拜訪欽差大人,尤其是那些昨日沒有資格為楊欽差接風洗塵的官吏和士紳。

所有來拜訪地人自然不會空著手來,或銀票、或珠寶字畫、或土特產品、珍貴葯材等等不一而足,楊凌有意把自已打扮成一個無所作為貪財好利的形象,所以是來者不拒。

高文心不知就里,她不喜歡自家老爺變的這么市儈。心中有氣又不好發懈,所以雖奉了楊凌差使坐在那兒充當賬房先生,卻對送禮的人帶搭不理的。

好在那些人早打聽到楊凌此來只帶了這么一個美貌婢女,而且聽說她常常在每日晚間偷偷溜進欽差房去,誰還敢當她是侍女對待?倒也沒人敢得罪她。

江南是天下最富遮地地方,那些富豪家資億萬,登門拜訪權傾朝野的內廠廠督,豈敢送些尋常禮物?雖不敢說是奇珍異寶。所送的東西也都價值昂貴之極。

高文心正在一項項記著,忽地番子領進個大鹽商,這人居然送來四個美女,兩個高麗人兩個東瀛人,四個女子模樣雖不及高文心漂亮,可往那兒一站,那種異國風情倒地確新鮮。

高文心真的火了,她提著毛筆就沖進了客廳。楊凌剛剛送走一個茶商,瞧她拎著只毛筆,氣鼓鼓的嬌俏模樣,不禁笑道:「怎么了?誰又惹了你生氣?」

高文心酸溜溜地道:「人家送的禮物,婢子都著人收到倉房中了。現如今有人送來四個活物。婢子不知是不是該放到老爺的床上,特來請示老爺」。

楊凌眼珠轉了轉,笑道:「送到我床上?呵呵,可是有人送來了美女么?走走走。出去瞧瞧」。

他還道有人送了江南美女給他,出去一看竟是四個異國女子,那腰間背著小包袱地自然認的是東洋人,不覺怔了一怔。

那個大鹽商正恭候欽差大人傳喚,瞧見四個番子簇擁著一位錦袍玉帶的少年公子出來,那位記賬地美人兒提著只毛筆跟在後邊,嘴chún兒撅地都能掛只油嘴了,曉得前邊這位就是欽差楊大人。不禁受寵若驚地陪笑下跪道:「草民杜策拜見欽差大人」。

楊凌笑道:「本官下江南,只是巡查本地稅賦情形,不想勞動地方士紳名流,杜先生百忙之中還來探望,本官愧不敢當啊」。

那大鹽商杜策陪笑道:「哪里哪里,草民有幸見到大人,那是草民的福氣,呃......草民聽說大人風塵仆仆。身邊連個使喚丫頭都沒有。所以特意買了四個侍婢送與大人侍候起居,請大人笑納」。

高文心在旁邊咳嗽兩聲。楊凌聽了心中暗笑,他可不想下次江南弄一堆美女回去,把自已地家變成大觀院。楊凌正要出言婉拒,只聽一個粗大嗓門笑道:「原來杜老板也來了?跑的倒比我快,哈哈哈,你送美人兒也該送些極品才是,想當初有位我見猶憐地人間絕sè對楊大人芳心暗許,楊大人還婉拒再三呢,怎么會看上這幾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