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以小人之名(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3278 字 2023-06-03

第148章 以小人之名

天津碼頭,遠遠的已可看見玄黃天子龍旗。

北方的十一月,已十分寒冷。今天是yīn天,yīn雲密布,風把旗幡卷得獵獵作響。望著那面楊字大旗,張綉的嘴角露出一絲略帶苦澀的笑意。

這個人是自已一身扶植起來的,原以為可以在新帝面前,為錦衣衛和東廠搭上一層關系,孰料他的官運竟是出奇的順暢,短短時日就已反客為主,威脅到了自已的權益,自已可以附庸在東廠之下,可是自已能向舊日的下屬卑躬屈膝么?

他向左右看了看,停泊在碼頭上的兩艘大戰,厚厚的蓬布下遮掩著四尊火炮,那是准備楊凌一旦逃跑炮轟座船的。身後的垛牆後埋伏著四十名弩手,十名火銃手,只要楊凌一露面,立即攢射,任他再大的本事,也休想活命了。至於埋伏在港口外的兩千錦衣衛jīng銳,則是准備以反叛為名鏟除楊凌的二百名侍衛的。

剩下的,就是朝廷那些官員們的事了。他可以想象的出,當自已把兩百多具已看不出原形的潰爛屍體送進京去時,那些官員可以為楊凌這個已有口難辯的人安chā多少條該死的罪名。

張綉深深地吐了口氣,從心眼里,他對那些文官厭惡不已,這種觀感是彼此立場和利益的不同形成的,絕不會因為彼此的合作而改觀。

船靠岸了,張綉淡淡一笑,負手望著緩緩放下的踏板,送死的人終於來了。

他是楊凌的老上司,如今不相歸屬,從地位上也並不比他低,楊凌見他來迎接。必定主動迎下船來,只要他一踏上陸地,200枝鋼弩將射滿他的全身。

「砰」地一聲,踏板落地,張綉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好象看到楊凌渾身是血,驚愕地望著他摔倒在地。

船頭出現了一個人,然後「蹬蹬蹬」地跑下船來。老遠地就向他單膝點地,抱拳施禮道:「哎呀,張提督怎么來了,下官柳彪拜見大人」。

張綉本來就覺得這人面熟,一聽他自報姓名,才省起這是錦衣衛中一個小小的校尉,如今卻是內廠千戶了。張綉虛扶了一把,喚道:「原來是你?起來起來。楊大人呢,怎么不見他?」

柳彪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點頭哈腰地道:「楊大人急著進京見皇上,半道就下船走了旱路,呵呵呵。大人您不是外人,也不怕您知道,哪位大人辦差不順道帶點私貨呀?

這船上全是南方的貨物,前些日子運進京去一船了。這些要再往京里拉,可太顯眼了,所以就走了天津碼頭。小的回頭要知會本地的客商前來接貨,得停個兩三日再回京去」。

張綉暗道:「他果然聲東擊西,暗走陸路了」。眼光輕輕一瞥,船上稀稀落落也不見多少人,張綉淡淡一笑,擺手道:「既如此你去忙吧。本督與楊大人多日不見,本想置酒一敘,如今只好等進了京再說了」。

柳彪望著他的背影也在心底深深一嘆:「天作孽猶可活,張大人呀張大人,你這么急著回京送掉自已的前程性命,那是咎由自取,可莫怪卑職不厚道哇」。

張綉走出一陣,暗示左右埋伏的弓箭手撤掉。指揮僉事夏洛回低聲問道:「大人。不趁機吃掉他們?」

張綉瞪了他一眼道:「讓他們做他地買賣去吧,楊凌不在船上。吃了這些小魚小蝦有甚么用?反倒授人把柄!」

他想了一想,回頭看看船上悠閑的番子,低聲吩咐道:「人多了乍眼,我帶兩千人分四批回京匯合北鎮撫司人馬,只要楊凌一死,立即請旨盪平內廠,這里交給你了,注意船上動靜」。

王瓊與楊凌宴上口角、既而慘遭毒手的消息終於通過驛站遞入京師,督察院、翰林院、六部官員群情洶洶,齊聚大學士劉健府中。

李東陽的小轎在府門停下,剛剛踏進院子,各部官員就蜂擁而上,七嘴八舌嚷道:「李大學士,楊凌目無王法、肆無忌憚,此獠不除,朝廷不安吶。李大人,要為王老尚書主持公道啊」。

李東陽面沉似水,一路拱手前行,直到了劉健書房,見外書房坐了六部九卿,這些人倒還沉著,見了他只是微微頷首。李東陽點頭示意,步入內書房,劉健、謝遷大袖垂衣,對面而坐,彼此一言不發。

見他進來,劉健才緩緩道:「賓之,你聽說了?」

李東陽點了點頭,說道:「是,不過........楊凌便再跋扈,會為了口角之爭就行凶殺人謀害朝中重臣?」

謝遷苦笑一聲道:「誰來為他辯解?是你還是我?這人本就在我們剪除之列,如今群情洶洶,我們本是站在百官前頭的人,如果此時停下來,或者改變方向,那么連我們都要被他們踩在腳下了!形勢........已非我們所能控制的了」。

李東陽目中閃動著兩簇幽幽的火苗,沉聲道:「東廠殺楊凌之心,其切尤勝於你我,我只是懷疑........」。

劉健斷然道:「王老尚書被殺,已是不爭的事實,凶手不是楊凌便是東廠,但是如今地時、勢,還能同東廠開戰么?況且誰來說服百官?如果再壓制他們,群情激怒之下,恐怕你我........都要引火自焚了」。

李東陽默然,他也知道不管是誰殺了王瓊。一個成大事的人都該順應時勢先鏟除楊凌,至於東廠........楊凌一除,外廷權勢大熾,再慢慢收拾他們不遲,此時想要兩面開戰,實是不智。

謝遷扶案道:「方才,我與劉大人已同六部九卿議過,只要你也同意。我們便聯名上書,請求皇上殺楊凌、除八虎,你意如何?」

李東陽沉吟半晌,一聲苦笑,幽幽地道:「如今,我們還有得選擇么?」

「宦官、宦官,朝廷難道都是宦官為害么?歷來朝臣壞事的占了十分之六七,偏要把個閹人來說事!」正德坐在龍書案來。打開一份奏折瞧上兩眼就憤憤地擲出去,書房內到處都是攤開的奏折,他一邊扔,兩個小太監一邊趴在地上滿頭大汗地撿著。

這時,門口一共小黃門戰戰兢兢地細聲道:「皇........皇上。內閣大學士有急奏」。

「呈上來!」正德氣呼呼的臉sè通紅,聽說又有奏折不禁憤憤地一拍桌子。

滿地地奏折,那小黃門也不敢大意踩到了,當下如同跳舞一般踮著腳尖兒。搖搖晃晃走到正德身邊,呈上那份厚厚的奏折。

正德打開一看,不由一下子呆住了,華蓋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吏、戶、禮、兵、工、刑,都察院、通政使、大理寺六部九卿、六科十三道的御使........後邊一排排各種筆跡的名字,正德已看不下去了。

他地眼前仿佛有幾百個腦袋簇擁在那兒,向他大叫著:「殺楊凌、除八虎,清君側。否則我們就掛冠求去,把這偌大的江山交給你自已去管理!」

正德一pì股坐在椅子上,悵然望著前方,殿中幾個小太監察覺皇上神sè不對,手腳動作頓時更輕了,連大氣兒都不敢喘。

谷大用圓圓的笑臉在殿門口向內看了看,然後躡手躡腳地走過來,向幾個小太監揮了揮手。幾個小黃門如蒙大赦。連忙退了出去。

谷大用走到正德身邊,卑微地笑道:「皇上。又為朝中的事發愁了么?不是還有六部九卿那些老臣么?他們都是先皇留給您地臣子,忠心耿耿,皇上年紀還小,有什么事交給他們辦就是了,食著朝廷俸祿,哪有不為君分憂的道理?」

正德呆呆地看了他一眼,怔然道:「大用,你來了?」

谷大用哈腰道:「是,老奴著人在豹房又馴服了兩頭豹子,想著皇上國事煩悶的時候能去尋個開心........」。

他偷偷瞟了眼那些尚未撿起的奏折,眼角不易察覺地跳了跳,換了副語氣說道:「皇上從小,就是老奴侍候著地,那時瞧您一笑啊,老奴心里頭就樂開了花,現在眼看著您當上皇上了,是大明的天子,天下共主,可反倒不開心了,老奴心里頭........」。

他說著說著,竟然忍不住流下淚來,急忙的擦了擦眼淚,說道:「老奴本該哄您開心的,咋就自已哭上了,老奴該死,老奴該死!」說著他狠狠地抽了自已兩個嘴巴。

正德見了,忽地跳了起來,放聲大哭,谷大用見狀連忙跪在地上使勁兒磕頭道:「老奴該死,老奴惹皇上不開心了........」。

正德搶過去拉起他,哭泣道:「大用,給朕起來。朕還記得,朕小時候淘氣爬上樹去,你站在樹下求我下來,駭得滿頭是汗,朕滑了手摔下來,是你撲過去接住朕,朕地靴子在你頸上還劃了長長一道口子,鮮血直流,可你只顧抱著朕大叫『太子爺平安無事』,朕........朕........」。

他又痛哭起來,使勁拍著龍書案象困獸一般吼道:「陪朕做些游戲,哄朕開開心,怎么就成了十惡不赦的jiān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