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開拔!(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3005 字 2023-06-03

第257章開拔!

南方城牆較矮,但倭寇渡海而來,沒有大量攻城器械,第一lún攻擊在明軍的猛烈反擊下,摞下一地死屍暫時退卻了。

梁興化飯也顧不得吃,匆匆巡視四城,見倭寇集中於東城,便將城中主力皆tiáo到東城防守,其余三城嚴加戒備,一俟有警立即以鍾鼓傳訊,便可運兵過去。

天sè大明,梁興化發現倭寇躥入城牆附近的居宅,殘酷屠殺百姓,他在城上除了指揮士卒發箭射擊,盡量殺傷、阻礙倭寇,但倭寇勢qiáng,斷無出城救援的道理,梁興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姓受到殘殺、凌辱,隨即他發現倭寇有接靠近城牆的民居,搭設扶梯上城的意圖,立即喚過官兵發射火箭,主動焚燒民居,一時烈焰沖天。

倭人一向游擊奇襲,很少主動攻擊大城大隘,但是這支倭軍盡管攻城守挫,卻始終不肯退卻。到了午後,倭人用拆毀的民宅木料制作了大批攻城雲梯、還有幾輛呂公車,再次發動攻擊。

梁興化正在城頭指揮反擊,忽聽南城傳來警訊,梁興化急忙將東城防務交予副將賀文,自已領了五百軍兵匆匆趕往南城,登上南城城牆,只見城下護城河外有五六百名倭寇叫囂,一里地外是一片茂林,林中影影綽綽似有無數伏兵。

守城裨將毛文俊緊張地道:「守備大人,倭人似在林中伐木為具,我看他們人數不下兩千,恐守城官兵不足,是以急急通知大人」。

梁興化仔細觀察一陣,冷笑道:「這必是倭人疑兵之計,虛張聲勢使我分兵,減我東城防御。你不要驚慌,盡管安心守城,沒有大部敵軍攻城,不必鳴鍾示警,東城戰事危急,本官放心不下,還得馬上趕回去。」

毛文俊膽怯,遲疑道:「兵法有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倭人十分狡猾,遲遲不攻如果是有意怠我軍心怎么辦?」

毛文俊這一說梁興化也遲疑起來,他咬咬牙,恨道:「堅持下去,待蘇州援軍到了便好了,我再留三百人給你。時刻小心。」

梁興化給南城又留下三百官兵,趕回東城時倭寇新一lún的攻擊又結束了,城牆下留下一地死屍,城門被冒死搶攻的倭寇撞擊的已經裂了縫隙,搖搖欲倒。守城裨將正指揮民壯和臨時征來的青壯勞力向城門下堵塞石塊泥土。頂壓撐桿以加固。

梁興華攀上城牆,扶著雉牆碟口向外張望,這一看不由心中叫苦。城外倭寇暫時退卻,後隊倭寇繞道隱沒。已不知去向。倭寇使了減兵計,東城外看來已不足兩千倭寇,倭人主力到底移往何方實難預料,此時北城又傳來警訊,梁興化不敢大意,立即率軍馳援。

如此一來,四城但有警訊,城中守軍就得疲於奔命。至夜暮時分,守軍已人困馬乏,這般下去恐怕守軍根本支撐不到天亮,城中守軍和百姓都提心吊膽,翹首盼望蘇州援軍,心情愈來愈是焦急。

月亮漸漸升起,江南的月也如柔媚的女子,輕薄地雲恰如遮羞的紗。月華如水。清清照射在大地上。四城城牆下草叢中、溝渠里,蛙語蟲語一片恬靜。絲毫不受北城、東城火把亮如白晝、嘶殺震天動地的影響。

此時,倭人為了集中兵力攻打地勢較矮的東城,已將西城疑兵撤走,月光下幾個人影悄然奔到城下,城中守軍一刻不敢大意,立即拾起弓箭,高聲喝道:「站住!城下來人通名報姓!」

一個顫抖的聲音向上喊道:「他……他媽的,你喊什么,小心把倭鬼招來」。

守城裨將聞訊自城樓內匆匆奔上城牆,急問道:「城下是什么人?」

一個吳江縣本地口音喊道:「大人,我們已經把軍情傳到蘇州,總督大人已派大軍來援了」。

另一個人罵道:「閉嘴,讓劉把總和李大人說」。

守城裨將叫李彬,一聽城下的人喚出他的姓氏,又提及劉把總,不由喜道:「劉僉?你把信傳到了?」

城下有人答道:「是啊李大人,快快開城,我有總督大人地秘函面呈守備大人」。

李彬與劉僉相熟,一聽確是他的口音,他在城中盼望援軍又盼的望眼欲穿,哪里還會多加思考?何況城上有七百名守軍,城下不過八人,他急忙命令道:「快快打開城門放劉把總進來」。

聞知總督大軍即將趕到的守軍士卒興高采烈地奔下城牆,搬開粗大的撐門圓木,將城門緩緩拉開,探頭悄聲道:「快些進來」。

一個人影疾如猿猴,帶起颯然風聲一躍而至,雪亮的刀鋒閃電般劈下,一顆頭顱骨碌碌滾落在地,滿腔熱血噴了那人一頭一臉。

那人凶悍之極,伸手抹了把臉,擦去糊住雙眼的熱血,一擰身闖進城去,五尺長刀舞開,方圓丈內處處白芒,猝不及防的官兵慘叫連連,紛紛倒地,剩下地官兵發一聲喊,轉身便逃。

城門外,幾名倭寇持著丈二的朱桿長槍沖進城門,將城門大開,趁著夜sè已悄然掩至附近草叢中的倭寇一轟而起,吶喊著殺進城去。

劉僉站在路邊,看著沖進城去的倭寇,戰戰兢兢地對一旁的倭寇道:「方大哥,咱們鄉里鄉親地,你說過只要誆開城門就饒我性命,我……我可以走了么?」

那個持刀的倭寇jiān笑道:「當然,我說饒你性命,自然不會食言」。

劉僉聽了心中一寬,個人的性命得以保全,自私和貪生使他心中僅有的一絲慚愧也盪然無存了,他馬上感激涕零地對那個倭寇道:「多謝方大哥,那小弟就走了,他日相見。再請大哥吃酒以謝」。

話音未落,一截雪亮地劍鋒自他前xiōng透了出來,劉僉的雙眼凸了出來,驚愕地瞪著眼前模糊的那張笑臉。方姓倭寇笑道:「我說饒你,沒說旁人也會饒你,這頓酒,黃泉路上你自已喝吧」,說完他狂笑著持刀沖進城去。

劉僉臉上滿是痛苦和悔恨。城中已傳來哭喊聲和片片火光,而這一切對他來說,都已變得那么遙遠。屍體軟軟地癱倒在路旁,輕紗般皎潔的月光輕輕覆蓋在他丑陋、罪惡地屍體上,一片慘淡。

吳江城,失陷了……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沿著碎石鋪就的小路。花蔭下楊凌和成綺韻對面而坐,月光皎潔,輕曼的玉人素面青衣,輕啜淺嘗的姿態極是撩人,特別是酒後俏臉上地一抹嫣紅。雖在月下,也不減誘人美態。

楊凌輕吁了口氣,放下象牙箸撫膝說道:「很久沒有這般逸致和心情了。唉,試想西北軍之粗獷、東北軍之彪悍、縱是西南兵在那窮山惡水的地方也是個個舛傲凶猛。任是其中哪一支軍隊放到江南,都是虎狼之兵,哪lún得到小小倭寇作亂?我是想破了頭也想不到江南兵竟然如同一群綿羊,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莫過於此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成綺韻目泛異采,欣然道:「大人此言一針見血,jīng辟之極,這一語錘煉的太妙了!」

楊凌嚇了一跳。他一直以為……這是一句成語,原來博學如黛樓兒,竟也沒聽過這詞。

成綺韻道:「這確是那些敗兵的真實寫照,不過江南兵本來就在江南富裕之地,少了艱苦之地地磨煉,再加上屯田多受將領吞食,世襲官軍逃兵日增、士氣低迷、軍備廢馳,每遇戰事。人人想的都是如何逃命。這樣的兵縱然以萬敵百,哪里談得上戰力?

現下唯有先tiáo兵來。再在戰事中以嚴肅的軍紀、賞罰分明地戰功,將江南衛所官兵帶動起來,這群綿羊地軀體是虎狼,軟弱的只是他們地心,只要他們恢復了士氣和膽量,就是一支qiáng大地軍隊」。

楊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沉吟道:「臨陣磨槍,現在對軍隊改制是來不及了,眼下我是該先肅明軍紀,qiáng化軍隊戰力。等戰事平息,還要從根上找原因,軍戶兵不願當兵而qiáng迫當兵,僅靠軍紀鎮壓終非長久之計,邊軍募兵之法甚好,我該奏明皇上逐步取消軍戶,實行募兵制。

如今匠戶已經改為以銀代役,匠戶自謀生路,收入增加,個個心中歡喜。同時活躍了工商,朝廷增加了稅收,又少了養人的負擔,好處十分明顯。取消僵化的軍戶制,雖說在軍費上有所增加,不過一旦開海,人員流動勢在必行,那時朝廷稅賦也會大幅增加,應該沒有困難」。

他一邊說,一邊輕輕敲擊著膝頭盤算著。成綺韻見狀抿嘴笑道:「大人,好不容易清閑片刻,又在考慮公事,這些事總要待戰事平息才能逐步推行,如果急了反而欲速不達,現在想的太多也沒有用,大人且放寬心,待援兵到了,咱們先解決江南的匪患才是」。

楊凌笑道:「是是,本官也想地頭痛,好好,今晚咱們只談風月,不論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