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回程(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4280 字 2023-06-03

第402章回程

張公公果然從袖中又摸出一封信來,畢恭畢敬雙手呈上,說道:「國公,這是聖上的中旨,要您親自拆閱的」。

楊凌點點頭,接過了密信,問清張公公所住驛署,著人准備了幾項禮物和兩錠赤金,送了張公公出去,然後他才回到書房。

馬憐兒帶著一股清香輕輕偎在他身旁,楊凌展開皇上的密信,只見正德皇帝寫道:「愛卿啊,這兩年戰事不斷,有愛卿之助,朕是接連報捷,戰無不勝,奈何,府庫現在也全打空了,焦芳、楊廷和、梁儲等一眾臣子費盡心機,如今方能勉qiáng度日,國無存銀,朕甚不安啊。

另,朕去歲便欲與一仙完婚,奈何先是太皇太後殯天,隨即又起白衣之亂,好事一拖再拖,國事紛雜,朕也無心大辦,朕想等你回京,便依民間之禮簡單cào辦罷了。漕運方通,不過江南解交的稅銀已經海路運至天津,此銀大半依賴開海通商,剿倭開海之利,如今方覺滋味啊。

江南大捷,白衣余孽雖不可不除,卻非首要之務,盼卿早日回京,國事、經濟,朕甚依賴,而塞外局勢之詭譎,更需與卿詳談,切切!」

楊凌看完了信,長長嘆了口氣,仰在椅背上閉上了雙眼。憐兒乖巧地替他輕輕捶打著肩榜,柔聲道:「怎么了,皇上的密信上沒說什么嘛,而且對你依賴日重,夫君怎么不開心了?」

楊凌搖了搖頭,輕輕攬住她的腰,讓她香馥馥、軟綿綿的身子坐在自已懷里,貼在她肩上輕輕搖晃著道:「憐兒,你不懂。皇上性情純稚隨和,與我私下如兄弟手足,他寫給我的私函向來輕松隨意,這一次他雖故作輕松,其實語氣多有沉重,看來朝中政局真的是十分艱難。

唉,但凡改革之初,舊制方去。新制不分健全,而舊有反抗勢力尚且存在的時候,本來就該兢兢業業、如履薄冰,需要付出地人力物力也是最大的,渡過這段時期,才能見到新政的優越和成果,可是我促成的改制,卻一直伴隨著不斷的戰爭。朝爭、內爭、外爭,戰事不斷,原有的一點點積蓄都給耗光了,我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急進了,反而會弄巧成拙。」

「傻夫君」。憐兒的翦翦雙眸帶著溫柔和憐惜,她輕輕擁住楊凌,在他額頭輕吻了一下,柔聲道:「事情到了今天。你只能咬著牙挺下去,不管用什么辦法、付出多大的犧牲,也要熬過這最難地一段時間,否則不但前功盡棄,甚而還會倒退。

你呀,就是太把當今皇帝當成你寵溺、呵護的小兄弟了,看到他也為國事擔憂,就疑心是不是局勢過於嚴重了。以致這整天無憂無慮的頑童也不開心了。輔佐他,讓他成為一代明君,讓他關心國事不正是你的期盼么?他能有這樣的表風,何嘗不是皇上也長大,他懂事了?」

楊凌溫柔地親了親她,輕聲道:「好憐兒,知心解語,你真是我的紅顏知已」。

憐兒輕笑一聲。說道:「夫君。常言說破而後立。繭化成蝶欲展翅的時候,正是翅膀最脆弱的時候。你要讓大明有所改變。脫胎換骨,這個時候,也正是它地翅膀最軟弱的時候,你這個始作俑者要是都懷疑自已,喪失勇氣,那么怎么指望別人堅定地支持你、追隨你呢?

夫君呀,你別忘了,咱們的小皇帝,也正是繭欲化蝶的時候,也正是他惶惑疑慮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最信任地你,應該怎么做?是替他鼓勁兒,讓他變成一只知難而進、搏擊風浪的雄鷹,還是一只膽怯畏高的麻雀?」

楊凌默然不語,眼中卻帶起一種饒有興致的意味,他輕輕捏捏憐兒地鼻尖,笑道:「鬼靈jīng,原來不只是『唱』的銷魂,說的也這么讓人動心」。

馬憐兒不依地搖了搖pì股,嬌哼一聲道:「有沒有正經呀,三句話就不離那種事,男人呀,真差勁」。

「嘿嘿,男人本『sè』嘛,要不然美女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呢?」

憐兒乜斜了他一眼,坐在他大腿上的翹臀又搖了搖,謔笑道:「怎么了,腿麻了吧?」

「嗯!」雖說佳人輕盈、俏臀柔美,可坐久了這艷福也成了不可承受之重了,楊凌連忙點頭。

馬憐兒「呵呵」笑了兩聲,雙手環著他的脖子不放,只把嬌軀一扭,說道:「那我換這邊兒」。

兩個人仍然連體嬰兒似的粘在一體,憐兒輕輕柔柔地道:「夫君,你的皇帝兄弟來信要你回京呢,你打算,什么時候離開?

「明天!」楊凌當機立斷。

據說有個作家為了盡量讓語言簡練,他創作地時候都是站著碼字的,因為累,想快點結束,他就沒jīng神頭兒guàn水說廢話。楊凌覺得如果官員們開會研究政務的時候,每人旁邊坐一個美女,那么無論她是象憐兒這樣把全部體重壓在男人的大腿上,還是象憐兒這樣,膝蓋老是觸到不該接觸的地方,便大有異曲同工之妙,扯皮推諉的官僚作風必定一掃而空。

「小伍的婚事是參加不了啦,你回頭備份厚禮叫人送過去說明緣由。南直隸交給錢寧、許泰、江彬、小伍、彭鯊魚,還有你大哥,我也放心了。明日一早,咱們就啟程回京」。

決策下完了,楊凌一把抄起憐兒的雙腿,把這媚眼如絲,蛇一般纏繞在身上地絕妙尤物抱起來,干實事去了。

楊凌回京了,而且是堂而皇之把老婆孩子帶走地。現在朝中沒有qiáng有力的政敵,而且他有爵位,在朝中卻沒有常職,也不怕那些老夫子彈劾,威國公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地嘴臉,還真沒人敢當那開水。

這一來最高興的就是馬昂了。自已的嫡親妹子苦守近三年,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他當哥哥的自然替妹妹高興。再說這妹夫是何許人也?自打楊凌公然住進馬府,自已走在街上,就是南京六部地老爺們見了,都得停下轎子打聲招呼,若有公干往皇親國戚們府上去,也不用在二門以外候著了。起碼堂上坐坐,有杯熱茶,稱呼也從小馬變成馬大人了。

可是那時畢竟楊凌還未公開宣布憐兒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順的他還有點臊的慌。這一回楊凌毫不避嫌地把妹子接走,誰還不知道他的背景?莫看這次聖旨下來,他只升了個參將,可是妹妹進了國公府,他跟煙花火箭似的。身份蹭地一下變成了威國公的大舅子,那份威風。

由於楊凌攜家眷返京,這出城相送的人就得把夫人也攜來了,錢寧地夫人相貌一般,不過因為她的父親是原錦衣衛中資格很老的一位官員。錢寧攀升如此之快,未嘗不是借了老岳父的光,所以她在家中的地位,倒不是那些如花似玉的妾室們可以動搖的。

江彬常年守邊。這才剛剛遷升內地不久,老早以前想女人了,也就攢點錢逛逛下等的窯子,還沒娶老婆,他就把王滿堂帶了來。

錢寧那日把王滿堂送回去,就在府中密布了弓弩手和火銃手,江彬不來則已,他要敢提刀闖進門來。立即就借口宰了他。王滿堂再不知廉恥,也沒臉把這些事對他人提起地,何況江彬已死,她豈敢指摘自已,大可收買她,編排些理由把責任推給江彬。

江彬若不來,打落牙齒和血吞,忍下這口氣。那這當眾丟人的一箭之仇也就報了。家仆和那些親信侍衛們慢慢把這消息傳出去,也就替自已挽回了面子。江彬這鄉巴佬就是回了北方,都得被金陵城的人笑話半年。

這種事,對男人來說,實是臉面攸關,沒有哪個漢子會不嫌臊的扯著女人上公堂,就算是鬧到威國公那兒,自已的妾自已地財產,願意怎么用就怎么用,還沒出錢家的門兒,國公頂多不太高興,也不能把自已怎么著,可江彬自已的臉就丟大了,他以後都沒臉帶兵。

錢寧反復琢磨,料定江彬的反應也就是要么登門血拼,要么忍氣吞聲,而不致象個娘們似地招呼鄉里鄉親的來評理,因此才狠狠地yīn了他一把。江彬提刀出門時,消息就送到了他那里,錢寧都等著江彬上門要他性命了,想不到江彬走到半道兒傻愣愣的站了半晌,居然又轉身走回去了。

江彬聽到探子送來消息還十分奇怪,那日在夫子廟已經說出自已身份了,這莽夫還敢與我叫板,今日受此大辱他怎么忍下來了?

錢寧初時還有點不安,秘密派遣了錦衣衛跟蹤江彬,見他常喝悶酒也喝了,有次特意著人扮成小二過去,還看見院角丟著價值不菲的胭脂水粉,錢寧聽了回報冷笑兩聲,還道江彬變成了一個只敢拿女人出氣的軟骨頭。

直到錦衣衛諜報系統在此前三天就送來了通過內閣公開下發的聖旨,知道江彬被委任南京中衛指揮使,錢寧才恍然大悟,忍不住猖狂大笑:原來他再驕橫,到時候拍pì股走人,回到天子腳下我也奈何他不得,敢情是已經知道要到我的眼皮子底下做官,這才有了顧忌。

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現在的官兒也不小了,升了副將了,為了前程、為了臉面他不能不有所顧忌,人說無欲則剛,有所求了,做什么事那就得先去分析利害了,為了一個小妾,他當然不舍得大好前程。

今日來送楊凌,他見江彬鐵青著臉看也不看自已。那王滿堂與前時花枝招展、風sāo無比地模樣也大不相同,淺淡梳妝、清水掛面,乖巧的象個小媳婦兒,料來沒少受那一肚子窩囊氣的江彬毒打,才被整治成這副模樣,錢寧不禁心中暗笑,得意洋洋。

楊凌還不知道這兩位之間的潛流暗斗,瞧著這幾員虎將站在前來送行的一眾南京官員之中。威武剽悍、鶴立jī群,心中還甚是喜悅。

離開南京若要平穩,那得走水路,不過這運河並非直直的一條開鑿出地河道,而是將不同的河道串連起來,以船通行,無論載貨載人,利用水力風力而行。成本遠勝於車拉馬馱,而且動載地多。

不過由於河道縱橫,船只行走忽而拐左、忽而向右,速度比陸路還要慢些,而且楊凌地人馬要回京更是大船小船前後呼應。怎么也得數十艘,所以楊凌選擇走陸路回京,自南直隸直接chā入山東,達於京師。

這一路上。最開心的就是楊盼兒了,忽而見山、忽而見水,風景秀麗,鳥語花鳴,喜得小丫頭一醒過來就跪在車墊上,扒在窗口翹著小pì股向外瞧,看見什么罕物兒都要向娘親問問。

這個女兒長這么大,楊凌這個當爹地只在她剛剛誕生時見過一面。就此山水相隔,直到如今才能相見,楊凌對她既愧又疼,所以這一路上實比憐兒還要疼她,楊凌時常把她抱在膝上,指著山山水水、嶙峋怪石,講些她喜歡聽的神怪故事,什么《西游記》、《哪吒鬧海》、《封神演義》。聽得盼兒如痴如醉。現在和爹爹親的就連憐兒見了都有些嫉妒了。

這一日經過山東梁山縣,楊凌剛剛講完林沖上山。王倫刁難,讓他遞投名狀地故事,盼兒聽的津津有味,憐兒卻嬌嗔道:「瞧你,盼兒是個女孩子家,什么砍頭呀、打劫的,打打殺殺的故事也講給她聽,你這當爹的呀」。

楊凌握著女兒的小手,正sè道:「當然要講,我楊某人的女兒可不做象牙塔里的嬌小姐,人生百態、世間萬象,多知道點好,讓她知道,這世上不全是象她一樣錦衣玉食、生活優渥地人上人。楊家的孩子,不管男女一視同仁,不但能文、還要能武」。

馬憐兒哼了一聲沒再理他,楊凌拿起茶喝了一口,又對女兒講起宋江的故事:「李逵一聽,『啊呀』一聲,當下丟下兩把斧頭,納頭便拜。

「怎么他們都是納頭便拜啊」。

「呃……..因為他是宋公明啊,經常給人送點飯費、給點盤纏,接濟窮哥們,對他來說雖是小恩小惠,可對那些血性漢子來說卻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寶貝兒,你可記住了,一是一二是二,咱可永遠也不能拿涌泉換滴水啊,女孩子一涌泉就只剩下以身相許了」。

盼兒聽的霧煞煞的,只是很認真地點頭,馬憐兒笑的喘不上氣來,捂著小肚子狠狠捶了他一拳。

楊凌笑嘻嘻地繼續說道:「那黑旋風李逵大叫:『原來是公明哥哥當面,小弟李逵這廂有禮了』。嗬,這斧頭嗵地一聲落地,差點兒沒砸著腳面」。

楊盼兒『格格格』的笑,笑得前仰後合,楊凌看著也心中歡喜,正添油加醋繼續胡說八道,陡聽車外有人高呼:「車馬停下,車馬停下,國公爺,威國公,且請停下!」

三千儀仗聞聲回頭,侍衛們警戒地護住楊凌的車轎,只見一行快馬絕塵,自側路上飛奔而來,那一行人約有二十多個,奔到儀仗側方停下,匆匆下馬略一張望,便朝著楊字大旗地車轎下跑過來。

楊凌已走出車子,立在車轅上向喊聲處張望,盼兒也tiáo皮地爬出來,抓著他的大手站在他腿邊踮著腳尖兒往外瞧。楊凌瞧見那隊人馬頭前一人竟是苗逵,連忙擺手道:「快快,放他們過來,是苗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