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朕,准奏(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2906 字 2023-06-03

第411章朕,准奏

塞外風雲,同樣影響了大明中樞,盡管民間對此一無所覺,但是六部高官都已從絕密級的邸報中得悉了事情經過。

大明是趕走了北元朝廷得到的天下,燕王朱棣鎮守北京,就是為了對付北元余孽,他靖難奪國之後,更是把京師也搬來北京,以天子守國門,五次親征漠北,可見對蒙古的重視。可以說,在大明周邊的民族中,對大明最具有威懾力的就是北方草原,那里的一舉一動,大明豈能不關注於心?

內閣三位大學士、兵部尚書陸完、吏部尚書楊一清,還有威國公楊凌,都坐在乾清宮西暖閣內,正德皇帝神sè肅然,環顧了一眼眾位朝廷重臣,說道:「方才威國公所言,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楊一清拱手道:「臣以為。詔命花當之女為朵顏三衛的女王,此事必須馬上傳旨。朵顏三衛名義上還是大明的藩屬,如今對大明依賴更重,再加上朵顏衛的力量在兀良哈部仍是最qiáng大的,任命花當的女兒為女王,既不會招致兀良哈各部的反對,同時有了統一地首領,才能避免他們的煥散。

至於出動沈陽衛和遼東衛予以適當支援。臣覺得還應慎重。我們固然應該提防伯顏這頭猛虎,但是從花當的表現看,他們同樣野心勃勃,我們本來的目的就是扶植花當牽制伯顏,讓大草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不是打死一頭虎,喂壯一群狼。

前一段時間,朝廷內部多事。對於關外的控制不足,朵顏三衛發展太快了,現在他們有求於大明,如果我們允許沈陽、遼東兩衛有限制的出兵,很難保證朵顏三衛不會趁機拖我們下水。一旦戰火延及,我們不能脫身,又沒有足夠地財力支撐這場戰爭,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還是適當提供些火器、軍械和糧草為宜,不宜直接參戰」。

正德聽的微微點頭,楊凌也覺得他考慮比自已周全,便道:「臣贊同楊大人的意見」。

其余幾位大人論軍事遠不及楊一清和楊凌,見二人意見一致,自然表態附議。正德見狀點頭道:「好,那么就依眾卿所言。朕即刻下旨,以八百里快馬送往關外。賜封那個……..那個花當之女為女王。兵部另外行文,將予以援助、慎用武力的決定曉諭關外諸衛」。

「是!」幾位大人齊齊拱手。

焦芳道:「但有不利,當尋其利處,化不利為有利,花當之死固然與朝廷的塞北政策有所妨礙,不過這個機會倒是有利於我們數十萬墮民的移民安置,這個時機要掌握好。早了不行,因為我們很難把握關外各部的勝敗。墮民雖是賤民。也是大明子民,不能送羊入虎口。

晚了也不行。如果兀良哈完全站住了腳,就會反對我們的大批移民,前期事務必須做好,一俟局勢明朗,立即移民」。

楊廷和頷首道:「焦大學士說地是,不過此事光靠戶部不行。朝廷大臣多安於現狀、務休息,不欲疲中國以事外蕃,如此大的舉動,方方面面阻力不行,皇上應著令兵部、吏部、禮部予以配合,以加qiáng執行力度」。

對此意見,正德自無不允,諸位大臣各抒已見,直至事情都議出了眉目,正德這才將一道道旨意頒下,各位大臣各自領命離去。

正德皇帝吁了口氣,在龍椅上坐了,顯的有點沒jīng打采。

楊凌並沒有走,見了皇上如此模樣,他微微一笑,寬慰道:「皇上不必擔心,我們如此盡力竭力,不過是想多一股力量來制衡草原勢力的均衡,以利於我們大明朝廷盡早平復平疆。如果這番努力不能奏效,也不過是由三足鼎立重又變成兩虎相爭,至少火篩是絕不會和伯顏聯盟的,他們地內亂仍要繼續。大明只需三兩年時間就能恢復元氣,頂多五到六年就能出兵伐北。只是有朵顏三衛的存在,我們能更早成功、付出的代價更小罷了,不管如何,最後的勝利仍是屬於我們」。

正德皇帝甩了甩袖子,有氣無力地道:「朕知道,朕沒繼位前伯顏獨統大漠,大明都不曾怕過他,現在地情況總比那時好多了,朕有什么畏懼的?朕是想知道,又多了這攤子爛事兒,朕到底還能不能成親了?朕的一仙要在你們家住成老姑娘啦」。

楊凌一怔,沒想到正德竟是擔心此事,他忍俊不禁地道:「呃……..關外之亂,與皇上納妃無關吧?」

「你還笑!」正德瞪了他一眼,佯怒道:「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你嬌妻美妾如雲,就忍心看朕形單影只的?」

楊凌忙低下頭,故作恭敬地道:「主憂臣辱,臣豈敢看皇上的笑話?」

他知道皇上倒不是守身如玉,除了宮中一後二妃偶爾會臨幸外,自從解語羞花兩個間諜美人兒自盡,他又從宮女中找了兩個清秀可人的小姑娘平時陪伴在身側,可要真說到情投意合的紅顏知已。那除了唐一仙可就真沒有第二個了。

楊凌忙道:「皇上要成親,又是依民禮,本不需要太大的動靜,想辦也就辦了,何必顧慮關外戰事?」

正德皇帝愁眉苦臉地向他訴苦水道:「愛卿有所不知,不是朕不肯辦,是一仙不肯吶。一開始是想在你家住到yòu娘姐姐生子,朕和她再完婚。不料因為你滯於四川,這就耽誤了。等你回了京,又是半年地國喪,國喪期過了吧,流里流氣又鬧起了事端」。

劉六劉七由於方言的關系,迅速演化成了一個新地形容詞已經流傳開來,正德也從唐一仙那兒聽說了,這時順口就蹓噠出來了。

「朕本來說這些事不礙的。可是一仙總說,身為一國之君當以身作則,皇帝以民禮成親,本來就夠引人囑目的了,當此非常時刻。又怎能為人詬病?要是她不允,朕也不敢迫她」。

楊凌一聽,立即猛拍xiōng脯道:「皇上放心,其實一仙也是為了皇上的賢名著想。劉六劉七造反時皇上的確不宜成親。可無論如何,關外戰事成不了理由,皇上無需多慮。婚事照常籌備,七日之後的婚禮一定按時舉行」。

正德一聽,感激涕零,連忙再追了一句:「那好那好,這可是你說地,一仙那里。朕就交給你了,如果一仙還不肯與朕成親,朕唯你是問。到那時你也別想回家住了,就搬過來跟朕一塊兒睡,朕娶不了媳婦兒,你也別想回家找娘子,看誰靠得過誰!」

楊凌一聽,啼笑皆非。

「又……..又是讓人家去呀」。湘兒結結巴巴地道。

纖秀地皓腕上戴著一雙翠玉地手鑼。鐲子里有血絲一樣地紋路,晶瑩剔透、碧如春水的溫潤美玉。襯著那飄帶一般的血紋,真的是漂亮極了,一配在腕上,襯著那嬌嫩白晢的肌膚,顯的更加可愛。

朱湘兒嘟著小嘴兒開始往下擼手鐲:「人家不要了,我說呢,忽然送我東西,原來是要人家去做這種事」。

永淳急忙攔住她,說道:「別別別,皇兄成親的時候,我要陪在旁邊地嘛,哪有機會下手,這不是沒辦法再拜托你嘛。再說,你忍心看皇姐守在尼庵里呀?這是做善事」。

湘兒想起永福,自入京後她待自已一直很好,就象一位大姐姐一樣,可是……..幫她做這樣的事……..,湘兒心里感覺怪怪的,好象把自已心愛的東西推給別人一樣,總是不那么得勁兒。

看著永淳熱切的目光,她又不忍心拒絕這個小姐妹,猶豫片刻,她悄聲問道:「那個東西,你能弄得到嗎?你一個未出閣地姑娘,要是找太醫要合歡散,那太醫院還不炸了鍋呀?」

「嘻嘻,找什么太醫呀」,永淳笑的就象一只小妖jīng:「我常在十王府里轉悠,那些公主們的院子就得我的宮殿一樣,隨便我出入。」

她趴在湘兒耳邊,低聲道:「有幾位公主呀,因為一年才見上駙馬幾面,所以府里都備著這種東西呢,以前我偶爾翻到,把皇姑們臊地不行,都趕緊藏起來,我是悄悄和她們府里的女官和太監們打聽才知道那葯管什么用的。

我去偷兩包來,等皇兄依民禮成親那晚,楊凌一定來喝喜酒,你偷偷下到他杯里,就沒你的事了。我自會將他引去見皇姐,嘿嘿,只要他撕破姐姐一只衣袖,我就大叫非禮,皇兄一出來……..」。

永淳把手一攤,呲著小白牙嘿嘿jiān笑道:「到時皇姐哭天抹淚兒的,皇兄不砍他的頭才怪」。

湘兒嚇了一跳,吃驚道:「不會吧?要殺人吶?」

永淳白了她一眼,說道:「能讓他殺嗎?不過皇兄那脾氣,雖說他也希望姐姐嫁給楊凌。可是見楊凌欺負姐姐,氣頭上鐵定是說他砍他的頭的,到那時我再從旁相勸,就說姐姐清白既已喪在他地手中,也嫁不得別人了,不如讓姐姐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