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一劍,一指,一蓮花(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574 字 11个月前

西妖東君北仙南聖中菩薩。

這五個年輕人,在九品境界就被認為與那些宗師有著一戰之力,提前被冠上了「大修行者」的頭銜。

他們就是站在大世最巔峰的人。

很難去衡量他們的戰力,究竟處於怎么樣的一個境界。

在大世剛剛開始之時,南北廟堂里尚有能夠與這些初露頭角的天才相提比論的人物。

譬如青衣大神將,譬如森羅道大殿下。

只是這五個人崛起速度之快,堪比天人,論資質論修行背景,放到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最拔尖最驚艷的存在。

甚至在那個時候,女閻王對上其中一位妖孽,勝算還稍高一籌。

踩在大世末流的森羅道大殿下如今依舊是踩著江湖廟堂兩頭蓋壓一代的人物,只可惜無法像八大國年間那般肆無忌憚的為曹魏披上令世人聞風喪膽的血衣。

面對千軍萬馬,這位女閻王依舊能做到取發殺人,輕輕松松一騎破千甲。

可若對上一位妖孽,基本上是塵埃落定的結局。

......

......

易瀟有九品的元力。

有半步大成的殺戮域意。

劍道境界比不上任平生的大圓滿之流,卻差得不遠。

這些揉在一起,其實真的不算妖孽,連天才都算不上。

如果只有這些的話,可能連十年前的北魏劍道大師宗橫都打不過。

但小殿下早就對世間劍訣爛熟於心,劍術基礎底子極牢,所以即便只有這些,也不至於被十年前的玄黃劍打的太慘。

勉qiáng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九品。

再加上一把芙蕖。

那么便可以與宗橫四六開,憑借劍主大人神兵之利,可以做到有來有往。

這世上的大部分九品,再勤奮,再刻苦,肯下狠心,肯下死心去修行,基本上就只能停留在這一步了。

人往高處走,可終究有所瓶頸。

這就是所謂的「天賦瓶頸」。

易瀟還有「株蓮相」,還有「龍蛇相」,還有聖島汲取的海量元力,還有蓮池里篆養的域意胚子。

萬眾矚目並且嫉妒的天賦,還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機緣。

沒人知道小殿下在聖島修行一年之後,對於天相的挖掘,抵達了什么樣的一種境界。

世上對於「天人八相」的認知本就薄淺,而五位妖孽里,四位並無天相。

獨占魁首的北仙身負「劍骨相」。

每一位天相修行者都背負著天缺,命途多舛。

所以成長起來,注定會成為所謂的「大修行者」。

他們沒有「天賦瓶頸」。

人類的天相修行者只需要活下去,就已經是極為艱難的一件事,所以他們更該得到上天的恩賜。

這就是他們qiáng大的來源。

要么qiáng大,要么死亡。

小殿下背負著兩道天相,從來沒有人像他一樣,自誕生以來,就被贈予了世上最毒的兩樣禮物。

株蓮與龍蛇。

若是他不曾犧牲完美的修行之路,以劍道域意大圓滿晉入九品,兩道天相的加持,他就是當之無愧的九品境界第一人。

八百年前的妖僧?

掛壁道教百年一見的劍胚張玄生?

這些人物是當年他們時代九品最qiáng勢的人物,沒有之一,可若是放到春秋大世,便不可能再無爭議地坐上第一人的寶座。

因為北仙這些人......實在太qiáng了。

可若是易瀟沒有放棄完美的九品之路,他就可以被譽為某種意義上最qiáng的九品修行者。

理論上來說,能夠在九品層次上,以戰力境界上壓倒他們的,在易瀟放棄完美九品之後,就只有一個人。

易小安。

......

......

借出芙蕖劍的女子客卿默默退出數丈。

她一手抬起,素袖內元力出竅,封鎖住大榕寺外的三丈清凈土地。

元力出竅。

可她的元力境界卻沒有達到九品。

諸如此類不可思議的小手段大手段,這位佛門女子客卿袖內不知藏了多少,除了當年的白袍老狐狸,就只有易瀟知道,在忘歸山上,易小安造就了怎么樣的一副動盪場面。

六道佛門大域意都選擇在她體內扎根,相互交融。

單論在九品境界的破壞力,若是這些域意都萌芽,遠遠比兩道天相還要恐怖。

所以在大榕寺修行的歲月里,青石從來不要求易小安的修行境界,練劍也好,修佛也好,這些都無所謂,六道大域意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生根,不斷壯大,不斷融合。

甚至青石不斷壓制著易小安的修為,試圖將她的元力氣機鎖定在很低的品階。

每一品都壓到不能再壓,水滿溢出。

易小安若是不修行,最終以緩慢速度不得已而晉入九品,彼時六道大域意交融,便可以造就佛門千百世一見的輝煌,傳聞當年的世尊六道大域意加身,能夠普度眾生,開辟極樂,重鑄六道lún回。

這是何等宏偉的偉力?

只可惜再是壓制,也無法在九品境界讓六道大域意融合。

易小安聽說過外界盛傳她的天資,甚至有人說自己能夠成為第二個「北仙」,這些言論對於靜心修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捧殺。

有些人修佛為了放下刀劍。

有些人修佛為了拎起刀劍。

易小安修佛,卻與刀劍無關。

只為了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