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韓信畫兵(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29 字 10个月前

在創作的過程中,本相的參與程度越深越緊越細致,對雕件的溫養效果也就越好越qiáng。

而在玉雕過程中最適合本相參與的一道工序就是拋光,這需要徐景行以及他的本相將雕件表面的每個角落都照顧到,而且要照顧好幾遍,不過徐景行和他手里的拋光粉照顧的是雕件的外表,而他的本相照顧的則是雕件的內在。

所以,徐景行在雕刻的時候,采取了全手工的雕刻方式。

當然,純手工的雕刻方式並不等於不適用器械,讓他用手硬扣玉石,他真沒那個本事,還是要適用電動磨刀的,雖然電動磨刀是非常先進的機械,但卻只是一件單純的工具,依然需要徐景行這個創作者用手和心以及本相來控制,跟流行的數控車床類自動機械不是一個概念。

雖然使用電動磨刀對他這種實驗性的雕刻也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不如木雕刀那樣的手工刀具更契合實驗目的,但手工刀具做玉雕的效率真的太低了,如果他用手工刀具做玉雕,耗時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延時三到五倍之多,這遠遠超出了他的本相的承受能力。

所以,徐景行在對比過後還是選擇了更靠譜一些的電動磨刀,只是這樣一來需要他在隨後的工序中多出點力來彌補電動磨刀帶來的那么一點微弱不利因素。

另外,徐景行也在嘗試著將本相與電動磨刀融合在一塊,如果這能融合,那么電動磨刀所帶來的那種不利因素也將煙消雲散,反而成為大大的助力。

只是暫時還沒太多的眉目,還需要更多的實驗。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這種事情是著急不得的。

徐景行這么安慰著自己,繼續勾勒心目中理想的草圖,嗯,手鐲的草圖。

別覺得手鐲的款式簡單就不需要畫草圖了,相反,越是這種造型極簡的物件就越考驗設計師的藝術功底,因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還能做一件合格的標准件,但如果功力不夠胡亂設計,只會毀掉大好的料子。

而且簡單的款式也意味著幾乎沒有多少施展技藝的空間,越是簡單就越難以添加別的元素,所以,很多造型簡朴的款式時至今日依然在使用,不是人們不想做出改變,而是因為發現不管怎么改,似乎還不如簡簡單單的呢。

這一特性在手鐲上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為什么手鐲的款式從古至今幾乎都沒變過,除了圓條形、扁條形、橢圓條形之外幾乎沒有別的變化,而且甭管什么形狀什么尺寸,這些手鐲還大多數都是素面的。

不信去商場看看,玉石類手鐲產品幾乎就沒什么花樣兒,除了玉石本身的材質所帶來的變化外,尺寸、造型、款式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存在。

而徐景行要做的就是將這種已經數千年沒有變化過的手鐲玩出個新花樣兒了。

當然,玩花樣兒不是目的,讓手鐲也誕生「神靈」才是重中之重,而「神靈」的誕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塑形。或者說是,塑形是神靈誕生的第一步,就像薩滿們在召喚「牛靈」的時候必須使用牛頭形象的圖騰柱做載體一樣,在徐景行這里,想創造什么樣的「神靈」就得先雕出什么樣的載體。

徐景行現在就在琢磨著在手鐲上創造一個什么樣的「神靈」最合適。

這個合適可不是那么好匹配的,最根本的難點還在於手鐲的款式限制了題材的發揮,造型就那么個簡單的造型,是不能改變的,無論怎么變也必須是個圈,不是圈的話那就不叫手鐲了對不對。

所以,只能在手鐲的表面想辦法。

手鐲表面能玩出什么花樣兒來?

徐景行想來想去,似乎只有線條性的平面畫最合適,而且因為手鐲的尺寸和材質問題,還不能使用太深或者太密集的線條,因為那樣會破壞手鐲的結構從而降低手鐲的使用壽命。

說的再直白點,那就是他只能在手鐲的表面勾勒一些細而淺的線條性圖案。

用簡單的線性圖案給即將誕生的「神靈」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