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為官之道(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20 字 10个月前

「小侄拜見世伯!」王機走進屋子,向上首那名相貌儒雅的老者拱手行禮,「家父與世伯多年不見,近來倒是愈發的想念了,小侄帶來了家父的書信。」說罷王機從懷中取出王遜寫給吏部侍郎崔太沖的信函雙手遞了過去。

「老夫也日常回想起昔日和王賢弟把酒狂歌的時候,只是一轉眼就二十年過去了,不知王賢弟如今身子可還康建?」崔太沖接過信函並未直接打開,雙目之中滿是懷念,「那時候我二人都是青蔥年少,而如今卻都早已老朽不堪,等老夫告老辭官之後,定當前往琅琊拜訪王賢弟,到時候不醉不罷休。」

「有勞世伯過問,家父身子還算硬朗,每日在青箱樓上讀書寫字,倒也悠閑自在。」崔太沖和王遜年輕時候多有來往,王機此前也曾上門拜訪;吏部掌管百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tiáo動等事務,王機想要出任雲州同知,離不開這位世伯的幫助。

雙方都不是外人,客套兩句崔太沖就打開王遜的書信瀏覽起來,崔太沖畢竟年紀有些大了,區區兩頁信看了半刻鍾方才放下,「原來王賢弟是想讓賢侄去州縣之上歷練一番,此乃應有之義,吾理當出手相助。」

依照大魏祖制,不歷州縣不得擔任宰輔重臣,如今朝堂上的楊介夫、袁汝夔等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崔太沖思量著這大抵是王遜為他們琅琊王氏的千里駒將來進入中樞鋪路了;雙方向來關系融洽,再說琅琊王氏在朝野上下頗有勢力,再加上王機自從考取狀元之後,政績頗佳,cào作起來完全不費什么力氣,崔太沖自然樂得賣個好處。

崔太沖的反應和昨日王遜所言並無不同,當然這也要多虧了王機的出身和兩家的交情,若是換成其他人可就完全不一樣了,王機可是多次聽聞這位崔侍郎是如何對待那些毫無根基的寒門官員的,「家父曾多次來信叮囑小侄不可留戀京城的繁華,要像世伯一般心懷天下萬民,早日去為百姓做些實事才行。世伯昔日在南陽知府任上興修水利、建橋鋪路,至今仍為南陽百姓銘記於心,小侄至今還記得昔日游學南陽之時在橋頭所見贊頌世伯的詩文......」說罷王機搖頭晃腦的吟誦起這首詩來。

此乃崔太沖的得意之作,眼見許多年過去仍然有人記的如此清楚,他不僅老懷大慰,「哈哈,王賢弟真是生了個好兒子啊,賢侄不愧為琅琊王氏的千里駒。」

心情大好的崔太沖看王機越發的順眼起來,難得地開口給他講解起外放的經驗來,「料想賢侄不會像那些庸人一般,只想挑個繁華的好去處,當上幾年同知、知府,狠狠撈上一筆銀子吧?像這樣的職位或許可以撈到銀子,卻也不容易立下功績。」

「當然那些偏遠軍州雖說容易立下戰功,但也凶險異常,稍不留神就有性命之憂,亦非好去處。」崔太沖興致勃勃地給王機說起官場上的門道來,雖說王機的出身完全可以讓他不用擔心立功回京的問題,但選個好地方總會生下許多麻煩,這也是崔太沖為官多年的經驗,若非今天高興,他是斷斷不會說的,「故而最好的去處卻是那些眼下看來情況或許不佳,但未來一兩年中將有大變化的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