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接戰(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19 字 10个月前

如今的於闐國早已不是李悠第一次來西域時那個僅僅占據幾座小城的弱國了,它的疆土「西南抵蔥嶺與婆羅門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余里」,是不折不扣的大國,高昌回鶻的領土則囊括了如今的准葛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大部,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他們的敵人喀喇汗國則占據著後世的哈薩克斯坦、坦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西域的西北部分,南部和於闐接壤,東側緊靠高昌回鶻,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他們的首府喀什噶爾就緊緊挨著於闐國的邊界,喀喇汗國的用意不問便知,他們就是要將喀什噶爾當做進攻東方的橋頭堡,打算依此為根據地逐漸征服於闐國,將這片信仰佛教的土地據為己有,把這里的百姓都變成真神的教徒。

所以無論是從一名國王的角度還是佛教徒的身份出發,尉遲僧伽羅摩都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他要竭力守護自己的國土和信仰,高昌回鶻的畢勒哥也是一般想法,要是於闐國陷落,那么高昌回鶻也無法獨善其身。

歸義軍之所以一直對於闐國提供援助,一方面是因為從李聖天和曹議金開始,雙方就結成了姻親,曹議金將女兒嫁給了李聖天,李聖天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曹延祿,雙方互為依靠共同抵御來自各個方向的敵人,另一方面歸義軍也對喀喇汗國充滿警惕,他們十分清楚喀喇汗國絕不會和他們和平相處,所以與其等於闐國被滅之後再和他們作戰,還不如聯合於闐國攔住他們進攻的步伐。

大軍在蔥嶺山腳下緩緩穿行,一路上尉遲僧伽羅摩不時指著某處地方給李悠、班超、畢勒哥和祿勝等人講述著李聖天、李從德、尉遲達磨等先輩在這些地方和喀喇汗國作戰的故事,聽得眾人嘆服不已,和喀喇汗國比起來於闐國要弱小的多,然而從李聖天到尉遲僧伽羅摩四代人能夠牢牢堅守這道防線,縱然這期間有喀喇汗國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往西方和薩曼王朝作戰削弱了實力的緣故,但他們的功績同樣不可小覷。

「西方的商人帶來了消息,阿里-阿爾斯蘭的兒子納賽爾已經和伽sè尼的君主馬哈茂德聯合到了一起兩面夾擊薩曼,薩曼的國王馬利克堅持不了多少時間了,很快河中一帶就要盡歸喀喇汗國所有。」尉遲僧伽羅摩同時也在給他們講述著如今喀喇汗國的局勢,「等薩曼被喀喇汗國所滅,他們肯定會再次轉向東方,所以我們必須在納賽爾回軍之前攻占喀什噶爾,鎖住他們前往東方的道路。」

從地圖上看,喀什噶爾就像一顆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了於闐國的家門口,讓喀喇汗國可以以此為橋頭堡囤積兵力和糧草,不斷向於闐國發起進攻,但要是這座城池被於闐聯軍所占據,那么喀喇汗國就只有從北方數百里外的八剌沙袞或者西方同樣數百里外的拔汗那發起進攻,長途行軍和運輸糧草會大大增加他們進攻的難度,這樣一來尉遲僧伽羅摩只需要緊守喀什噶爾城就可以以逸待勞,卻是要比現在輕松許多。

尉遲僧伽羅摩這是在解釋自己為什么這么急著用兵,四年多前他就想借著喀喇汗國和薩曼王朝鏖戰的時候拔掉喀什噶爾這顆眼中釘,但卻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失敗了,如今他聚集起更為qiáng大的兵力,聯合四個勢力的大軍再次向喀什噶爾發起進攻,務必要一戰攻破此城,殺死在城中指揮作戰的阿里-阿爾斯蘭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