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卡脖子(二)(1 / 2)

「現在國內手機廠商很多,不過上層的優秀供應商卻少得可憐,主處理器芯片供應商這邊,徹底沒什么選擇的余地,也就是高通、三星、聯發科。

而且智能機銷量猛增,產能一直跟不上,主流、熱門的芯片產品長期供不應求,蘋果占掉一部分、三星占掉一部分,剩下的就只能讓我搶,價高者得。

我們一定程度上受限於上游供應鏈限制,出貨周期無法保障,倒不是真的想要捂貨,玩什么飢餓營銷,有人想買我們不賣,那豈不是成傻子了么。」

雷老板親自泡茶,跟范連城坐在辦公室沙發上閑聊。

剛剛范連城說了些大概的想法,打算集中科研力量以及現有的專利技術,想辦法在半導體領域干出一件大事。

對此雷老板表示支持,這會兒接著對范連城說道:「其他廠商先不提,你要是真想搞,我也願意以大米科技的名義投點錢,說實話每次要貨都是求爹爹告奶奶,哪有半點當顧客的樣子,這種窩囊氣我是受夠了。

你是蘋果公司排得上號的小股東,應該清楚蘋果手機的利潤吧?它們掙到一美金,里面就有六十五美分的利潤,百分之六十五的利潤率,這多可怕,我們大米手機才百分之一點八,說出去我自己都覺得丟人,全被上游零部件供應商掙去了,挨個排著隊,一層層扒皮。

所以吧,有專利、有技術,那日子是真好過,就拿一樣造手機的華為公司來說,靠著各種通信專利,去年營收兩千三百多億人民幣,利潤就有二百多億人民幣,這還是投入了三百多億用於研發的情況下,據我所知十年來估計投了有一千五百億人民幣進去,效果就是不一樣,被人卡脖子又怎么樣,該是他的還是他的,跟思科、高通、lg這些公司平起平坐。」

語氣那叫一個羨慕。

范連城也羨慕,畢竟早年想過投資華為,最終卻被婉拒在門外,隨著4g的大規模普及,估計接下來幾年還能賺翻了。

人家壓根不缺錢,因此談不上錯過不錯過,范連城見雷老板如此感慨,愈發覺得半導體生意有前途。

按道理來說什么都有了,其實沒必要在這種生意上折騰。

但正是由於什么都有了,因此范連城才更想折騰,旁人很難理解他的想法,實際上錢不錢的早就已經無所謂,就是具有挑戰性本身,才更讓他覺得有意思。

和粗獷式的房地產企業不同,半導體制造領域門檻太高,不是隨便拿地找來建築團隊,就能按照圖紙折騰起來,以至於煤老板、搞食品的、搞金融的,都一股腦往里面沖,只要運氣夠好,還真就有可能大發財。

跟生產研發汽車也不一樣,新能源汽車領域才剛起步沒幾年,龍城集團已經往特斯拉總共投了六億多美金,有人搞個ppt就敢說要造車,只要資金到位,絕大多數技術都能買到手,門檻說低不低,說高其實也不高,比亞蒂原先從事電池生意,說入場便入場了。

半導體這一塊,門檻高到有點嚇人,不是說給點政策扶持、找一批研究人員就能做出來,尤其還是在許多專利技術已經被壟斷的情況下,簡直難上加難,因此范連城只敢瞄准內存、電池、中低端芯片等領域。

要知道,大米剛發布的四代機,采用了高通二十八納米的曉龍801處理器,子品牌的新一代產品也用二十八納米,盡管英特爾、台積電、高通這些已經陸續在十四納米領域有所斬獲,即將推向市場。

如果可以搶奪中低端手機芯片市場,在范連城想來已經是種成功,適合用來走量,市場規模相當龐大。

按照雷老板的說法,國內有家公司正著手生產二十八納米級的手機芯片,叫做中芯國際......

婉拒飯局,前腳剛出寫字樓,坐進車里就給助理打電話,讓對方統計一份國內半導體企業名單,要有真技術的那種,專利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