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精打細算的理財(1 / 2)

宋福祥。

這位當初在范連城老媽手底下工作多年的老員工,身材樣貌高大帥氣,嘴邊留著些絡腮胡,高鼻梁大眼睛,帶有明顯的混血特征。

由於歷史原因,1999年才回歸的賭城里,不少人都是混血兒,就跟歐洲那邊差不多,沒什么稀奇的。

之前通過幾次電話,也通過發送過來的電子版簡歷,查看過新公司連城國際里那些員工們的具體資料,范連城對這位英文名為戴維·宋的職業經理人印象比較深刻,小時候也曾見到過。

七月份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七月二十九號。

范連城和大老遠趕來的宋福祥主管,面對面坐在公司樓下的咖啡館里。

上班時間,顧客不多,店員正擦拭著碎冰壺,兩人面前都擺著杯用咖啡、焦糖、冰塊混合而成的飲料,名為「星冰樂」,這天氣喝著剛好舒服。

認真翻看著房產交易文件,一份是英文版,一份是繁體字,位於淺水灣的那棟豪宅確實打算轉手出售掉,賣給港城某位小有名氣的影視娛樂公司老板,對方同意了范連城開出的底價,已經支付完定金。

范連城在那邊沒有多少業務,更不覺得自己會在那邊久居,所以對於這場交易半點都不心疼,只想著趕緊套現完把錢拿到手。

他老媽當初之所以買下那套房子,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是出於避稅考慮,也是想著未來哪天留給他這位當兒子的,壓根沒住過幾天,大部分時間都通過一家公司租給了別人。

再好的房子那也只是房子,不是家。

即使將淺水灣那套豪宅出售掉,范家名下依然還有許多房子,范連城孩童時期的記憶,主要是在靜安寺附近的那套普通別墅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早些時候,老范還開玩笑說,近兩年隨著房價上漲,加上那套房子地段優越,不知不覺已經值不少錢,最開始買下它只花了十多萬而已,原先的房東著急出國,低價大甩賣,也不知現在混得怎么樣。

算算那片區域的房價,老別墅現在怎么著也該值個五六百萬人民幣,對外出售容易,再想買回來可就難了,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看完房屋交易合同,范連城拿起被擺在小桌子上的鋼筆,往幾處寫有甲方的地方簽字按手印,順便簽了份房產代售協議,全權交給連城國際公司代為打理,省的還要親自過去一趟,來回路上太浪費時間。

除此之外,也同意了將賭城那些資產,打包出售給非常有名氣的霍氏基金,這個信托基金本就持有澳娛大量股份,是那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假如范連城和自家老頭一樣,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他肯定也會繼續持有那些個賭場、酒店、商鋪的股份,試圖躺著等待拿分紅、吃老本。

然而他還年輕著,敢闖敢拼。

宋福祥見范連城准備在交易合同上簽字,打斷他說道:「這些公司的股票在市面上都是搶手貨,除了那些零散的流通股之外,很少有人願意大量轉讓。

霍氏基金的報價的確不錯,但你確定不用再認真考慮考慮?多年以來,從內地去賭城的玩家越來越多,很多機構都挺看好博彩行業的前景,我也覺得依然還有升值空間。」

范連城笑著搖頭,開口告訴說:

「嗯,不過這些公司的股價、估值已經很高了,市盈率也有點誇張,能達到這種收益率的股票比較多,老牌企業往往意味著穩妥,卻也沒有太大的成長空間,即使未來不出現意外,也屬於長遠利潤一眼就能望到頭的那類資產。

假如只是一味地追求穩妥,我還不如現在就套現,然後把錢存進內地的銀行、私募公司里。我聽說只要金額比較大,五年利率差不多能達到八個點,要是放進國有的那些私募公司,估計能談到百分之十三、甚至百分之十四的年化利率,而且比較穩妥,誇張吧?」

宋福祥聽完,啞口無言。

而且沒辦法反駁,因為他知道這是真事,最後只能來一句:

「利息很高沒錯,但是貨幣的貶值速度也很快,老實說其實我一直看不懂內地的經濟和市場,但是從身邊就能看出,內地這邊真的越來越有錢了,有時候我陪朋友去賭馬,經常能看到內地人一下注就是好幾百萬,那些馬會老板嘴巴都笑歪了。

靠抽油水,穩賺不賠,我可從沒聽說賭王他老人家親自坐在賭桌旁邊,十賭九輸的道理我從小就懂,偶爾只那點錢出來小賭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