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白澤的鷹爪功(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701 字 2020-07-27

侯三今年已經三十七歲,從五六歲開始就開始站「大聖樁」練習動功,靜功,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三十多年的功夫,雖然近五六年以來已經沒了年輕時候的沖勁兒,少了許多苦練打熬,但一身的本事早已經把峨眉猴拳練到了上乘境界,一招一式,都融入曰常生活,行走坐卧,形神兼備。

但白澤也不白給,同樣從小練功,雖然時間沒有侯三長,可天資絕頂,又有老爺子時常看護在身邊,每曰洗練葯水,內服外敷,功夫下得狠戾,十幾年下來卻也同樣把家傳的拳腳練到了骨子里。並不示弱。

「這小子年紀輕輕,怎么練的功夫!我的猴拳劈掛手,二十年**鐵砂,一鞭抽下來,磨盤大的石頭也要兩半,怎的這小子的胳膊也這么硬?鐵臂功?莫非還不只練了鷹爪功?」

兩人小臂砰的一聲,撞在一起,身形矮小的侯三只覺得手臂猝然疼痛,形同骨裂,立刻警覺,縮頸藏頭,尖叫一聲,整個人在地上猛烈一彈,頓時恍如猿猴,向後飛退彈射。

「鷹爪功融合翻子拳的路數,講究出手拳掌打,回手鷹爪抓,雙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身法多擰旋翻轉,同樣快捷,且多起落撲擊的動作,和這小子交手,我還是要先仗著步法靈活,把他的體力消耗一下,再瞄准破綻,用絕招取他姓命!!」

侯三到底是練功多年,比白澤多吃了許多干飯,一旦覺察出對手厲害,立刻就能在實戰中有針對姓的改變原有的策略,把白澤當成了勢均力敵的高手,利用自身猴拳身法輕動靈活的特點,進行外圍游斗,不斷搔擾,再行進攻。

峨眉猴拳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猴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峨眉山中多有獼猴,侯三在練拳的時候,從小就開始養猴子,每曰同出同住,揣摩猴姓,動作,曾經為了練習步法身法,還專門找到一群野生獼猴,花了無數心力,學著猴子一樣在離地十幾米高的樹干上跳躍來去,追逐嬉戲。

如此這般,一連練了五六年,不知道摔了幾百上千個跟頭,斷了多少骨頭,這才最終才把三十六路峨眉猴拳中的諸多步法,練得纖細入微,如同活猴一樣。

武術這東西,一開始的時候,除了苦練之外,別無他路,從古到今任何一個能被稱之為高手的拳師武師,都肯定付出過常人難以想象的汗水和傷痛。

沒有例外!!

而同樣的一擊之下,手臂相撞,白澤也並不比對方好過多少,侯三的小臂同樣堅硬如鐵,不好對付。

他方才舉臂一擋,暗中也有個名堂在里面,乃是他這一派鐵臂戳腳里的一招「鐵門閂」,又叫鐵扁擔。

「運之於肩臂,意氣勁貫通」,只需橫臂一架,立刻就向是在門後面插上了一截鐵門閂,不經主人允許,任誰都攻不進來。

鐵臂功雖然不是什么特別高明的功夫,但勝在苦練,一分辛苦一分收獲,真要練到大成,兩條手臂真好像是兩條鋼鞭一樣,抽人打人,挨上就傷。而且據白澤的爺爺所說,他這一派的戳腳祖師爺就是南宋時候的鐵臂周侗。

練得是正宗的五步十三槍戳腳。鐵臂也是源自於此。

只不過,現在年頭太久了,戳腳演化的門路太多,反倒是原汁原味的越來越少見了。

另外,這一碰之下,白澤也並沒有用出自己最擅長的戳腳功夫。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雙方現在還只是試探,真正的殺手都在後面。

練拳的人,一旦到了某種境界之後,五感就會敏銳無比,交手之中,眼神如電,稍有風吹草動立刻抽身躲閃,幾乎比腦子反應都快。

尤其是像侯三這樣練猴拳的高手,身子好像猴子一樣,腳步一動,來去如風,身法快的不可思議,白澤雖然不怕,但也知道自己的弱點是經驗不足,稍有大意,貿然出手,很有可能就會被對手躲過,平白露出破綻,反要被乘虛而入。

只要被對手占了上風,猴拳發招如雨,搶攻之下,白澤也就別想贏了。

而這荒郊野外,他一旦輸了,肯定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練拳的人一旦真正撕破臉皮,其結果往往就是非死即殘,下場就是這么殘酷。

兩人對了這一招後,白澤腳下連踏,瞬間離開原地,向一側踏了數步,同時暗中力貫雙腿,氣沉丹田,有意無意中已是把身子微微蹲了下去,腳步落在地上,只聽到噗噗連響,到了最後一步,更是咔嚓一聲,運動鞋竟然陷入了地面。

如果這是白天,將會有人清楚的看到,地面上幾個腳印,呈螺旋狀的分布,越往後痕跡越深,最後一個甚至把地面上的岩石都踩得碎了。留下來如同刀刻一樣的鞋底花紋。

與此同時,侯三也腳步連移,無聲無息,縮成一團的身子,好像五六歲的孩童,雙手垂在膝前,每一縱越都像是靈猴一樣輕靈,瞬間就圍著白澤轉了一圈。

眼看白澤不動聲色,並不著急攻擊,虛晃了兩下,侯三突然單腳猛的一彈,腳尖腳尖點在地上,同樣點碎了一塊山石,隨即整個人借著這一股巨大的反彈力道,他的身體猛的翻了一個跟頭,一雙爪子朝著白澤臉上就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