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回家了(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576 字 2020-07-27

郭追也是把功夫練到了臟腑的人,自然聽得出來白澤對他的評論乃是言出由衷,有贊嘆也有可惜,卻獨獨沒有自視甚高好為人師或者譏諷嘲笑的意思。

當下便也全身一松,收了架子,隨即斗室之中雷聲頓消。就好像原本陰雲密布的雷雨天,突然風卷雲散變成了萬里無雲的大晴天一樣,氣息來去驟現自如之意。收放之間,動靜開合,已經有了幾分剛柔並濟的味道。

「道家的練氣之法古來有之,不論是《老子》《庄子》還是《黃帝內經》等等諸多流傳下來的經典,里面都有許多論述食氣養生,服氣長生的文字,姑且不去究其真假,能否真的長生久視,但毫無疑問這種道家的練氣術的確是存在,並且是凝聚了無數仙人的智慧和心血。就連董海川,楊露禪這樣開一派之先河的大宗師,功夫練到最後,也要合於道家,養生煉丹么!所以,我建議有時間你可以多讀讀黃庭經這一類的道經,對你的拳法應該是很有幫助的。」

白澤的練氣術源於木道人所傳,是道家真正嫡傳的內丹之法,不論是放在古代過去,還是現在,都是絕不外傳的秘法,如此一來自然也就不能隨便傳給郭追。但道家法門精深,浩如煙渺,歷代以來內丹之法也有南北之分,以郭追的身份真要是想學,肯定也不是什么難事。倒也不必非白澤一家可學。

而郭追也是心思玲瓏之輩,一見白澤忽然顧左而言右,突地講起了道家的練氣之法,心念一轉立刻也是明白了白澤的心意,知道這是對方在暗中點了自己一下。同時也說明,白澤這人實在已是深得內家拳法的上乘精華,功夫到了明心見姓的地步,所以才能一眼就看出自己拳法中的瘤節。只是礙於一些自己不知道的原因,無法明說,這才暗中給自己點明了方向。

不錯!董海川是八卦掌的祖師,楊露禪是楊氏太極的祖師,再加上形意拳的祖師李洛能,孫氏太極的孫福全,這四大宗師到了晚年時候的功夫,都是漸漸合於道家的。心思清凈,人情練達,一口氣存於丹田,滴溜溜亂轉,存想成圓,內斂成丹,追求的就是一個姓命雙修。進則煉虛,以武入道,最終歸於道家的金丹法門,退則養生練氣,頤養天年。

道家的思想,內斂外放,追求超脫自然,呼吸之間提挈天地,動靜之時始動陰陽,以自身而融入自然,求的就是一個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代的道士,沒有現代人那么多的心思和欲望,許多人都篤信神仙方術,為此不惜披發入山,苦修證道,每曰里餐風飲露,打坐煉丹,以身心觀察天地自然,久而久之,便有人能夠超然於物外,生出種種常人無法想象的本事和神通。這其間自有便也有那機緣巧合的,有幸在山中遇道,得傳妙法,學得了以前只有道士才會的練氣之術。

這樣一來,一代一代沿襲下來,逐漸就會開枝散葉,研究的人自然就會多了,最後這些本來是道家方士用來強身健體,養生祛病的法門逐漸在動亂年代融入了戰場搏殺的武術當中,就也慢慢形成了後世所說的內家拳法的雛形。

並逐漸發揚光大。

而真正上乘的拳法到了一定程度以後,其實都是打得少,養的多的。像是泰拳那一類的搏擊術,殺人術,從始至終培養的都是最純粹的搏擊和格斗,這固然是使得拳法的殺傷力劇增,但所付出的代價卻是一個人後半生的健康和所有的潛力提前支出。

所以練這種拳法的人,就算不是在拳台上被人打死,能夠活過體力的巔峰,但也很好有人可以真正的安享晚年,四五十歲左右就會百病纏身。衰老的一塌糊塗。

道家講究陰陽太極,把這種思想放到武術里,養生練氣就是陰就是柔,所以你看練內家拳的高手,擺架子的時候不是站著不動,就是慢慢悠悠走圈打拳,動作飄逸,似乎不著半分力道。而對應著內家拳的練法,這種功夫的打法卻又是一等一的剛猛強橫,一拳一腳,方寸之間便能開碑裂石,置人於死地。

像這種練法陰柔,打法陽剛的拳法,一來一去,和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太極,隱含著道家思想的真諦。

地球上的人類從古到今征戰不休,殺人的本事,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並不能單純的分出誰高誰低來。但是唯有中國的武術,是融入了整個民族的思想的,用武術的形式來表達「道」的內涵,從而成於內,形於外,擁有了任何國家的技擊格斗都無法企及的力量。

中國的武術,內外兼修,這也是他比別的國家搏擊格斗最大的區別所在。

格斗的技巧千變萬化,殺人的手段層出不窮,但是對身體自身的掌握,任何搏擊的形式都遠遠遜色於中國。

功夫練到最後是要合道的,並不是為了單純的追求殺傷力。所以木道人在第一天教授給白澤功夫的時候,就直接教給他道家的練氣術,拳法,劍法什么時候練都可以,就唯有練氣是每天子午兩時必須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