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一章 揚州(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183 字 2020-07-29

過了淮安府,便是揚州府。

揚州府下轄三個直轄縣、三個屬州。33三個屬州為高郵州、泰州、通州。下轄七縣。

三個直轄縣為:江都縣、儀真縣、泰興縣。江都縣即是府城所在,駐有江都縣縣衙、揚州府府衙、兩淮都轉鹽運使司、巡鹽御史察院、淮揚道分守道署、淮揚道分巡道署。

其中縣衙、府衙、淮揚分守道是地方行政體系。淮揚分巡道是地方監察體系。兩淮都轉鹽運使司、巡鹽御史察院是鹽運體系。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是統領天下鹽業中數一數二的超級巨頭。揚州鹽商,富比王侯,聞名天下。鹽業里,最高長官是都轉鹽運使司從三品的鹽運使,但地位最高的是正七品的巡鹽御史。這是國朝監察官特重的體制決定的。

巡鹽御史的駐地叫做巡鹽御史察院。此時,揚州城內的巡鹽御史便是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

揚州南起大江,北至淮河,東到大海,西達洪澤。自古以來便是商業昌盛、文化璀璨。無數的文人墨客為之謳歌,書寫華章。耳熟能詳的詩詞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國朝的南直隸地區菁華,便在三座名城:金陵、蘇州、揚州。其中金陵是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蘇州是工商業中心。布匹、絲綢等物,都是以「蘇樣」為天下的時尚。

揚州是金融中心。

這座城市因鹽業而興旺,有天下最為富裕的鹽商群體。金融體系發達、資本高度集中。每年海量的金錢流入揚州城,造就了長江北岸的大都會、夢幻之都。

揚州的特產,最出名的便是「揚州瘦馬」。其余乏善可陳。這是一個依賴於巨額鹽業利潤興起的純消費城市。有大量的青樓、畫舫,有瘦西湖、小秦淮河。有鹽商的園林,聞名遐邇。有市民階層消費的茶樓、澡堂。

賈環在江南要停靠的第一站,就是這樣的第一座城市。一座充滿了詩意、文化、煙花、悠閑、紙迷金醉、奢侈的城市。

八月十四日下午兩三點許,賈環抵達揚州。

揚州處在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的要沖之地。運河從揚州城東面和南面繞城而過。因而在揚州城的東、南兩個方向幾十里內,密布著很多河港碼頭。由運河入城的城門便是東城的利津門(東關)和南城的鈔關門(挹江門)。

賈環的船便是停在了揚州城外的東關渡頭。

賈環、晴雯、如意都從船艙里出來。金秋時節的江風習習。放眼望去,江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船只,有客船,漕船,鹽船、貨船,等等,不可勝數。

水道縱橫,星羅棋布。從碼頭一直延生到城腳。這幾里路上,屋舍稠密,有瓦舍、酒鋪、民居、客棧、店鋪等等。想必定是寸土寸金。

賈環見慣後世的繁華都市。晴雯、如意兩個小姑娘看的目眩神迷,驚嘆的道:「啊…,好多人呢!」

其實,京城的繁華超過揚州。那里是天下的政治中心、舞台。但兩個小姑娘在賈府里哪有機會出來玩耍?

船工們忙著停船。鋪好下船的道路。

錢槐、胡小四、張三三人都過來,喜悅的道:「三爺,到了。」這些天行程雖然快,但在船上不好受,吃的一般,睡的也不踏實。

賈環笑著點頭,吩咐道:「胡小四、老張留在船上看著禮物。我帶著晴雯、如意、錢槐去揚州城內拜訪林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