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疾風驟雨(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2226 字 2020-07-29

「喲…」

看著賈環的背影在晨光中被拉長,小太監氣不過,冷笑幾聲,道:「干爹,他還挺囂張的!」

賈環敢當著面嘲諷劉公公沒卵蛋,確實很「囂張」。而且,還撂下一句狠話:宮斗我不行,朝爭你不行。

劉公公笑了笑,很冷。賈環看起來胸有成竹。但,這世界上,並非只有他一個聰明人、狠人!連續不斷的勝利往往會蒙蔽眼睛。人,不能自大啊!自大就要摔跟斗。

賈環自四月上旬回到京城,近乎大半的朝臣們都在等著賈環「鬧事」、或者說是「作死」。然後,從中尋找各自的機會。

賈環身上的標簽,不僅僅是舊武勛集團中的賈府執掌者,他同時還是何系的干將。賈環不得天子喜歡,何系同樣會受到牽連。

雍治十五年春的京察,何大學士壓制了吏部尚書宋溥,大獲全勝。勢力空前。但,在如此強盛的局面下,朝廷各派系,都在悄然的形成默契。

暗流涌動!

就像張居正,在他成為大明王朝「攝政王」的情況下,朝堂中依舊有他的反對者。想要伺機趕他下台:萬歷五年的奪情事件。

五月初六,在賈環踢掉了鳳藻宮大太監陳賦言,在賈環和劉公公見過一面後,這場針尖對麥芒的死斗,終於由賈環率先拉開序幕!

死斗,就是要以一方消滅另一方的肉--體為終極目標的斗爭。這不叫政治斗爭,而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如果,你的外甥死的不明不白,滿城人不管不問,大姐姐近乎精神崩潰,怎么辦?

如果,政治對手,不擇手段的進行挑釁,甚至越過底線,害死對四個月大的幼兒,怎么辦?

如果,高坐在御座上的那位,如同泥菩薩一樣,漠視的看著這一切,甚至是,誰鬧事,就收拾誰。怎么辦?

一個人,不能將善良變成懦弱。一個人,不能毫無底線、原則的退讓。一個人,不能短視到:忍一時風平浪靜。一個人,不能沒有幾根硬骨頭!

失卻的公道,流逝的鮮血,被踐踏的屈辱,只有用幕後黑手的血,才能洗刷,討回。才能祭奠逝去的鮮活的生命,才能告慰活著的人們。

要敢於斗爭,敢於勝利。

五月初八,膳食坊大太監劉國忠的義子晁勝,負責宮中食材采購的太監,在出宮采辦時,因和街頭混混倪二起了沖突,被北城兵馬司指揮景田侯之孫裘良帶人扣押。

當晚,巡城御史的手札到北城兵馬司中,要求裘良放人。接著,又有南安郡王、川寧侯各色人等派人求情。賈環當晚人就在北城兵馬司中,冷眼看著這一個個出現的名字。

五城兵馬司,程序上五個對應的歸巡城御史管轄。而裘良出身勛貴世家,與賈府交好。所以,舊武勛集團有人來求情,要求放人。

須要知道,宮中食材采購,向來是花樣、名目繁多。偽清時,皇宮里還出現過一兩銀子一個雞蛋的笑話。要相信公公們的節操,不愛錢的太監不是一個好太監。

晁公公負責這一塊事務。自然不可能沒問題。賈環看起來,似乎要從這里打破缺口。

當天深夜,順親王的孫子寧浮帶著晉王的口信,到景田侯府中施壓,然後派人,在北城兵馬司中將晁公公帶走。

序幕就此拉開。

很多內幕消息,比較隱蔽。比如,賈環當日就在北城兵馬司中。但,這並不妨礙,路邊社作出判斷:這是賈環在對劉公公出手。但,效果看起來不是很好。被化解。

京中熱議,等待接下來的「好戲」。

五月初十,下午。晉王到西苑中拜見天子未果。劉公公順路送晉王出去。沿著西苑湖水的綠蔭大路上,所有的宮女、太監都自覺的拉開距離。

晉王沒有見到天子,並不怎么沮喪。因為,他的八弟,楚王同樣見不到他父皇。晉王一身紅色的親王服,器宇軒昂,笑呵呵的道:「劉公,給賈環盯上的滋味不好受吧?」

劉公公冷峻的臉上露出一絲譏諷的笑意,道:「殿下,小兒輩不識規矩,等大事抵定,就送他進去。」

其實,查采購、貪--污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怕。這是多年來宮中默認的事情。只是,他不想義子在北城兵馬司中受苦,這丟的是他的臉面。

外臣,若是能扳倒宮中的大太監,那才叫奇怪。當今天子,並不喜歡賈環,賈府的貴妃牌已經廢了。說句不好聽的,即便賈環恨死他,又能如何?

他在宮中。

四月份的時候,劉公公和晉王閑聊,曾經說過,廢掉賈貴妃,在宮中的地位,目的並不是賈環,而是另有其人。當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當所有的人都在期待劉公公依靠晉王黨和賈環大戰三百回合時,劇本根本就不是按照路邊社所設想的那樣。廟堂諸公的想法,思路,和路邊社不同。

五月十三,朝中的紅人黨的旗幟人物,光祿寺少卿袁壕突然上書,請立楊貴妃為皇後。

消息傳出,滿朝驚詫。

誰都不明白,當前朝政的大局看點是如何制定增收商稅的律法、規矩時,局部看點是賈環鬧事,怎么突然的切到立皇後的事情上。

當即,軍機處何、劉兩位大學士駁回,明言不可立楊貴妃為皇後。言官們紛紛上書。據聞,天子極其不喜。武英殿大學士華墨,立向曖--昧。

這場風波剛剛由華墨等人掀起時,劉公公的出招:陝西布政使李康適(原揚州的李巡道)上書抵達京中,一條鞭法導致陝西出現民亂,抗稅。請廢一條鞭法。

這比華墨的招法更凌厲。不過,雙方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攻訐何朔!

整個五月,朝堂、天下所有的官場都卷入到這件事中。一條鞭法的影響太大。科道言官們紛紛調轉對准雍治天子的槍口,轉而噴何大學士:禍國殃民!

強推一條鞭法,導致出現民亂,這是要有人負責的。

六月中,在福建提學副使賈政返回京中時,賈環作為真理報主編,去年推行一條鞭法的先鋒大將,上書辭官!三次往返後,賈環的奏章被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