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1 / 2)

鼎食之家 樂蜀 3196 字 2020-07-29

謝綉姬跟袁崢和離後,被其祖母遷到嘉玉堂後邊的一個小院子住,只有一個門兒通往前院,而前院正是其祖母住著的上房院。而且她身邊原先伺候她的奴婢全部被換了,換成了她祖母挑的人。

這樣一來,她進進出出都要經過她祖母的眼皮子底下。

一開始,姜氏甚至禁止她出嘉玉堂。

嘉玉堂里除了她祖母,剩下的就是其十五妹謝妙容了。

姜氏嚴厲,謝綉姬十分怕她,每天早晚去請安後,也不敢在她跟前多逗留,就退下了。

所以,剩下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謝妙容的瓊琚院了。

不過,謝妙容一天也忙,又是要上學,又是要練劍,時不時的還要陪著其母,祖母等人出去走親戚,她每天空閑時間不多。謝綉姬只能隔三差五地去找謝妙容說說話,剩下的時間她要抄寫其祖母罰她寫的謝氏族規,以及孝經和佛經。這些東西每過三天,她就要拿去給祖母看,姜氏檢查過關了還好,不過關,就還要罰她寫更多的。每天她呆在屋子里至少需要四五個時辰才能寫完祖母罰她抄寫的東西,要是遇到加罰,那就要熬夜了。

這種日子她也不敢有抱怨,畢竟這一次她能成功和袁崢和離,要不是家里人幫她,她還不知道落到多慘的地步呢。只是在這種單調和枯燥的幽居歲月里,她還是難免會想起袁嶸。但是一想起他,除了思念,還有哀傷,以及遺憾。她很明白,這一輩子她都不可能再跟他有任何結果了,祖母以及她父母都明確地告訴她。她可以嫁人,但是絕對不會讓她嫁給袁嶸,而且她要出嫁,只能服從家族的安排遠嫁。要是她哪天想通了,願意嫁人了,就跟他們說,他們會給她安排。

謝綉姬拿不准自己是不是會有想再嫁人那一天,要是再嫁的話,她多半也只能嫁給人做繼室,要是做正妻,那個人多半不會是一流家族的郎君,總之,再嫁要遇到良人的機會相當渺茫。

反正兩三年之內,她沒有想嫁人的意思,寧願在家里呆著過這種平靜而枯燥的幽居日子。她也想過,兩三年過去,袁嶸多半會忘了她,娶妻生子了。她一想到這個,忍不住心痛悲傷流淚,可是哭過之後,她想,其實那樣也好。袁嶸那么好的郎君,應該得到幸福,即使他娶的女人不是自己,但是她也願他過得好。

謝綉姬被禁足在嘉玉堂里,連年底堂弟謝營,也就是二房老四謝岩的長子,排序十一的謝十一郎跟太原王氏的女郎,王麗容的婚禮也沒有參加。

瞬乎冬盡春來,謝妙容四月里滿了十一歲,接著便是她三姐,十四娘謝麗儀跟陸梧成親。謝家和陸家在頭年七月里謝麗儀及笄後就定下了親事,來年五月里完婚。

謝家接連的兩場親事後,因為謝綉姬和離而造成的一些不利影響也消散了。

日子又恢復到了往常的樣子,不過,朝廷里卻傳出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就在五月里謝麗儀跟陸梧成親後沒幾天,謝妙容就從其母那里聽到了當今皇帝曹盛病倒的消息。說是皇帝去年冬天不慎感染風寒,這病根兒一直未除掉,今年開了春又反轉,御醫們醫了兩三個月後,病情倒凶險起來。皇太後一氣之下,將給皇帝醫病的御醫都殺了兩個,又張榜請天下名醫去替皇帝治病,可是卻無人應征。因為前頭有為皇帝醫病的御醫都掉了腦袋,誰還敢去給皇帝醫病。所以,御醫不給力,民間的醫生又不敢進宮,皇帝這么三拖兩拖,病勢倒沉重起來。

謝家的婦人在姜氏的帶領下也進宮去瞧過皇後,皇後對她們說,御醫說要是能過六月,或者還能拖一拖,要是過不了六月,那就懸了。

庾太後盡管氣御醫無能,讓自己最寵愛的小兒子病入膏肓,但是她還是依照慣例,下令為兒子准備後事了。至於要是皇帝崩了,將來即位的新君,庾太後也早有考慮了,那就是立皇帝的長子,十七歲的太子曹安為帝。

另外,皇帝病重的消息也不知道怎么傳到了北邊的燕國和秦國,以至於最近景國與燕國和秦國接壤的邊境上都有異動,庾太後代替皇帝下令命景國的邊境上的守軍警戒敵國的異動,另外也命負責皇城衛戍的兵士們加緊巡查,嚴防敵國探子與本國的內奸勾搭,擾亂皇城治安。

不過,宮里和朝堂上的氣氛雖然緊張,,但是像謝妙容一樣的建康城的高門士族之家的女郎和郎君們依然是該怎么過日子就怎么過日子。各家的喜事慶生飲宴聚會照常進行,並沒有受到皇帝病重,邊境敵國異動的影響。

五月初夏里,謝妙容又接到了衛家五娘品香會的帖子,說是近日品香會制了檀香供奉給樓雲寺,所以慧遠法師決定近日開壇講經。衛五娘認為五月綠意盎然,天氣晴好,最合適賞景聽經。更何況樓雲寺的五月盛景在建康城算得上數一數二,再加上高僧慧遠講的經文玄妙,佛意深遠,聽了實在可以令人頓生智慧,再說了,世人信佛,更覺得去供奉佛祖,聽高僧講經是一種添福添壽的行為。

所以,這種禮佛盛事,建康城里上到皇家,下到庶民之家,參加者都是非常眾多,而且很踴躍的。

謝家除了謝妙容,還有劉氏以及姜氏都收到了請柬。只不過,她們收到的請柬是衛五娘以樓雲寺的名義發出來的,而非品香會。這幾年,隨著品香會的入會人數越來越多,以品香會的名義供奉樓雲寺的檀香而舉辦的高僧慧遠的講經會越來越有名,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這樓雲寺慧遠講經會的規模越來越大,到後面,很多建康皇族貴胄,高門士族之家的婦人們都提出了希望樓雲寺慧遠法師講經,能夠發請柬給她們的要求。

慧遠當然不能不答應,畢竟這些人有身份,有地位,對於寺院的施舍也很大方。於是他就委托衛康子的品香會替他辦這事。每次在他開壇講經時,就以樓雲寺的名義發一些請柬給建康的信佛的皇族和世家大族的女人們。之所以委托衛康子,一則是覺得跟衛康子熟悉,二來衛康子對建康的皇族和高門大族遠比慧遠了解,由她來擬出名單,然後寫了請柬發出去最合適。

建康城里得到樓雲寺請柬的皇族和高門士族的女人們很少有不去參加這講經會的,特別是在五月這種好天氣,更是要去,也算是賞景游玩一番。再加上樓雲寺慧遠舉辦的講經會無疑又算是一個隆重的社交聚會,在講經會上一些有心的夫人們又要展開以政治為基礎的關系網的建設,還有些人要為自己的兒女挑選合適的結親對象。因為很多婦人接到樓雲寺的請柬,不只是一個人來,往往會帶上兒女子侄,這樣一來,當然是有婦人會暗中相看挑選一番了。

姜氏接了請柬,本來也要去的,不想臨到日子,頭一天晚上多吃了點兒東西,第二日腸胃不舒服,就不去了。一開始收到樓雲寺的請柬,因為她要去,謝家的底下一輩的媳婦兒,孫媳婦兒,還有在室的女郎以及未娶的郎君都湊趣,決定陪著她一起去。誰知道到那天早晨,才曉得老祖宗腸胃不適,不去樓雲寺了。大王氏先就決定也不去了,留下來照顧婆婆,接著是劉氏和朱氏見大嫂都不去,她們也不好去,就也決定留下來。

誰想姜氏知道了卻讓劉氏和朱氏去樓雲寺,大王氏留下來就好。再說了,她身邊服侍的人多,僅僅有些腸胃不適,不需要弄得像是有什么大病一樣,讓她們多去沾沾佛氣,給家里添點兒福。另外讓朱氏多上點兒香給菩薩,因為她丈夫,在豫州做刺史的謝岩最近也在整頓豫州的兵馬,防著敵國異動。說不定哪天就跟秦國和燕國的軍隊打上了,朱氏作為他妻子,趕緊去寺廟里為謝岩多祈福,這是耽擱不得的。

最終,去了樓雲寺的就是劉氏母女,大王氏的兩個媳婦兒,朱氏帶著長子新娶的媳婦兒王麗容還有次子謝嘉,還有長房的吳氏帶了媳婦兒蕭氏,蕭氏又帶上了一雙兒女謝慶和謝顯姿。

謝府一行人坐著刻有謝氏族徽的牛車浩浩盪盪去了樓雲寺,到了樓雲寺東大門下車,見樓雲寺東大門外已經停放了好多建康皇族和高門士族的牛車。謝家的牛車停到了專門為他們留的一塊場地。

謝妙容跟著其母,其姐十四娘謝柔華一起下了牛車。謝家的女人們都戴上了帷帽,郎君們則是不用戴。

想起上一次一大家人來樓雲寺聽經,謝妙容不禁有些唏噓。猶然記得那年她長姐才跟王鸞和離了幾個月,她在自己和二姐的幫助下認識了品香會的會首衛家五娘,衛五娘後面寫請柬請長姐去樓雲寺聽經,後面不但阿母去了,她們幾個姐妹都去了。也就是在那一天,她認識了好朋友衛琴蓮。也是在那一天,她撓了蕭弘的臉。

那個時候,她比現在任性,也比現在活得更松快。隨著年紀一天一天變大,她的三個姐姐都出嫁了,盡管她大姐和二姐又和離,大姐又再嫁。還有這些年,大伯去世,家里的堂兄們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