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游園驚夢(中)(1 / 2)

慶余年 貓膩 3127 字 2020-07-29

</br>第六十二章游園驚夢(中)

小雪初霽,宮中寒氣郁積,這天威果然是難以抵擋的。但范閑坐在輪椅里,十分暖和,身上穿的那件高領大氅擋風蔽雪,甚至有些熱了起來,對於皇帝的問,他早就已經做好了心理准備,也從來沒有指望家里將范思轍偷運出京,會瞞住多少人去。

「前日剛收著信,已經在上京安定下來了。」

范閑有意無意地看了身後的小太監一眼,這時候皇帝正游興大地在前面走著,所以沒有注意到身後兩人的眼神交流。

小太監就是那位洪竹,他看著范提司笑吟吟的眼神,不知怎的卻是心里陡然一寒,生起絲害怕的情緒來——洪竹知道,這位提司大人是在警告自己,某些話是斷不能傳入他人耳中的——這位小太監最近一直跟在陛下身邊,深深了解伴君應持默然的態度,趕緊低下了頭,不敢與范閑的目光對視。

洪竹心里也是想攀著范閑這座大山的,哪里敢四處宣講對范家不利的事情。

「就這么說出來了?」皇帝一面往湖那面走,一面淡淡說道:「朕本以為,雖然很多事情是天下人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有些表面上的功夫總要做一做。」

范閑低著頭,轉了轉脖子,讓腮幫子與領子上的軟毛磨擦著:「陛下有問,臣不敢有半句虛言。」

皇帝忽然住了腳,小太監趕緊拉住范閑的輪椅,不敢與皇帝並排,范閑沒坐穩,眉頭皺了一皺。

「對著朕不說假話……對著天下人就敢明目張膽地撒謊?」皇帝回過頭來,似笑非笑的看著范閑,眼角的幾絲皺紋在稍吐笑意之外。更有一分質詢。

范閑抬起頭來,有些不禮貌地正視著皇帝的雙眼:「天下多愚民……臣只是忠於陛下,又不是忠於那些百姓。」

「可是有人曾經說過……」皇帝的眼神忽然有些奇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胡言亂語,不知道是誰這么大的膽子。」范閑眉頭微皺,他當然知道誰會有這么大地膽子。原創者是孟子,抄襲者是老媽。

「刑部如今還在通緝你的弟弟。」皇帝哈哈笑了兩聲,回過身繼續往前行走,說道:「你難道就不怕朕處罰你?」

洪竹推著輪椅跟了上去,范閑聽著輪子出的吱吱聲,有些頭痛,搖頭說道:「陛下聖明,定能體諒臣的苦衷。」

「苦衷?」皇帝冷笑了一聲:「怕老二如今才會覺得自己有苦衷不能訴吧?」

「啊……臣有罪。」

范閑知道自己這時候應該要扮演出微微驚悚。就像是清宮戲里那些與皇帝親近的臣子一樣,但他明明知道,把二皇子搞下馬,這本來就是皇帝自己的意思,自己只不過是把刀而已。而且自己在皇帝心中。也不是一位簡單的臣子,終究那個關系在起作用。

所以他根本沒有一絲害怕,也沒有一絲緊張,以致於無論他再如何揮演技。終究還是流於表面,稍嫌浮誇些,臣有罪這三字拖的稍長,戲劇感太強烈了。

皇帝壓低聲音罵道:「便是做戲,也不知道認真些!」

范閑苦著臉應道:「臣知罪。」

反來覆去就是臣有罪,臣知罪這些無趣地話語,好在此時三人已經上了湖中那道木橋,暫時中止了談話。京都雖然已經頗為寒冷。但初雪天氣,湖水肯定沒有到結冰的凄涼程度,還在橋下綠油油,寒沁沁地盪著。木橋雖然修的平整牢固,但是輪椅壓在上面,總是有些不穩的感覺,范閑雙手抓緊了輪椅的把手,雙眼盯著木橋間的那些縫隙。心想如果這時候身後的小太監忽然變成殺手。自己可就慘了。

前方亭中事先來打掃布置的太監宮女們遙遙一禮,便散去無蹤。不敢隨侍在旁。

皇帝坐在鋪了軟墊地石凳上,用目光示意范閑自取一杯熱茶飲著,自己卻用兩根手指拈了松子來慢慢剝著,小太監洪竹知趣地退在亭邊,一則望風,二則隨時備著亭內的主子們有什么吩咐。

「怎么樣了?」皇帝問道。

范閑似乎被杯中的茶水燙了一下,皺緊了眉頭,馬上應道:「陛下是指臣的傷勢,還是……」

「後者。」

范閑很直接地回應道:「已經准備動手,院令已經了下去,這件事情沒有經過院里,應該不會引起太多人注意。」

皇帝點點頭。

范閑繼續講解細節:「目前還在境內的貨應該全部能截下來,只是……怕被北齊人知道了風聲,也從里面賺一大筆,畢竟崔家在北方也囤了不少貨……」這話里他隱藏了很重要地信息,打死他也不會對皇帝說,這是他與北齊皇帝分贓的計劃。

「往北方的線路一共有三條,目前四處已經著手控制,內庫那方面的院里人手,由於和那面地人在一起呆的太久,所以不怎么放心,暫時沒用。」

他皺著眉頭,將言冰雲擬的計劃,詳盡無比地說出來,只是還沒有說完,皇帝已經是揮了揮手,說道:「朕……不要細節,只要結果。」

范閑略頓了頓後說道:「請陛下放心,最遲一年,應該能回復內庫大半的進項。」

皇帝冷漠地搖了搖頭:「內庫要回復當年盛況,是不可能的事情……朕想你也明白其中原因。」

范閑低下了頭。

皇帝問道:「朕來問你,為何你篤定朕會支持你對老二和長公主下手?」

「因為……朝廷需要銀子。」

半晌沉默之後,皇帝從鼻子里嗯了一聲,說道:「朝廷要做事,要擴邊……就需要銀子,而雲睿這些年將內庫掏的太厲害,朕也看不下去了。所以才會屬意你去接手這盤爛攤子。你沒有讓朕失望,先是有這膽氣接手,其次是下手夠狠,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而有所忌憚……這是朕取你之處。」

「謝陛下賞識。」范閑只能謝恩,因為語涉長公主,那畢竟是自己的丈母娘,自己當然不能妄加評論。

皇帝拈了一顆松子放唇,緩緩咀著其中香味。亭外風停雪消,清靜之中略有寒意。

「葉重回滄州了。朕讓和親王做禁軍統領,聽說京中很有些議論,你聽見了什么沒有?」皇帝似乎很隨意地問著。

范閑苦澀一笑,應道:「議論自然難免,畢竟似乎不合舊例。」

「你地意見?」

范閑悚然一驚,心想這等事情,怎么輪得到自己來給意見。趕緊說道:「聖上謀遠心靜,臣豈敢妄自言語。」

「說吧,朕恕你無罪。」皇帝一直沒有看范閑那張清秀臉蛋兒,只是將眼光投注到皇宮園里的經冬寒樹上。

范閑平靜了下來,他知道與皇帝說話是很困難的事情。韋小寶當年假九真一,終究還是被康熙捉住了辮子,而自己暗底下做地事情,偷進皇宮。與北齊的協議,與肖恩的對話……這些都瞞著面前這位皇帝,如果事,誰知道自己會有什么樣的下場?

只是面前這位皇帝實在有些深不可測,如果范閑不是占據那個天然優勢,斷然是不敢與對方玩的,所謂優勢就是,自己知道對方與自己地真實關系。而對方並不知道自己知道這一點——於是乎,范閑大可以扮臣子玩純忠,對方心中對自己越歉疚,自己能得地好處就越大。

「大殿下不願在京中呆著。」范閑很直接地說道:「而且堂堂親王降秩使用,也是不合規矩,最關鍵的是,皇宮乃是慶國心臟,不得不慎。」

這話很直接。甚至有些過界了。但皇帝並沒有什么太大地反應,只是冷冷說道:「不願意?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他不願留在京中,難道就舍得看著我這做父親的孤守京都?范閑,你這個說客實在是沒有什么水平。」

范閑面色一窘,知道大皇子去范府拜訪自己的事情,沒有瞞過皇帝。

「不要和老二鬧了,如果他安份下來。」皇帝閉著眼睛,將前段時間京都里的事情結了個尾巴。

「是。」范閑點點頭,他要達到的目的都已經達到,還鬧什么呢?

「這次懸空廟之事,你有大功。」皇帝忽然幽幽說道:「不過你身為監察院提司,居然讓刺客混入了京都,事之前,二處一些風聲都沒有查到,這是你的失職,兩相抵銷,朕只好賞你那些沒用的物事,你不要有怨懟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