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昭華不曾想到楊姨娘竟會主動叫住自己,腳步一頓,美眸輕挑,眼中帶了幾分似笑非笑的味道,跟在昭華身後的青芽眉頭則是微微皺了起來,擋在了昭華的身前,脆聲道:「楊姨娘也忒拎不清身份了,姑娘也是你能隨便攔著的?有什么話少夫人已經與你說了清楚,你這般不顧身份攔下姑娘,還懂不懂規矩了。」青芽身為盛氏的大丫鬟,又因占了理,自是不會給楊姨娘留什么體面。

楊姨娘被青芽說的滿臉通紅,扯著手里的帕子,道:「表姑娘別惱,妾知道姑娘性子最和善不過了,只求姑娘幫妾遞句話給少夫人,妾就是有千般不是,蓉姐兒到底也是少夫人的女兒,只求她發發善心,給蓉姐兒一個順當的將來。」說著,楊姨娘屈膝深福一禮。

昭華倍感好笑,她對安微好性不過是瞧了武安侯夫人的顏面,又不想讓姐姐難做,她一個姨娘,又有什么倚仗到自己身前說這番話,眸光微凜,薄唇勾起一個嘲弄的弧度,昭華聲音淡淡的:「楊姨娘這是做什么,且不提這事你不該求到我的身上,只說一點,你也說了蓉姐兒是姐姐的女兒,既如此,哪里又輪到你來說三道四,我素來知曉姐姐心善,對你們不免縱了些,卻不想竟縱得你這般沒了規矩,我本是客,這話也不該我來說,不過你既失禮到我的面前,為了姐姐,我少不得也要提點你一二,今兒這話我只當沒聽見,你且去吧!」

「表姑娘。」楊姨娘泣聲一喚,她生的一副嬌弱之相,眼下淚珠滾滾更顯得楚楚可憐,偏生在又毓秀院作出這般樣子,倒好似盛氏如何苛待了她一般。

昭華見楊姨娘擺出這幅樣子,薄唇不由一抿,臉色沉了下來,明澈的眼眸宛若寒星,冷笑道:「楊姨娘這是在逼我還是逼姐姐?我雖為客,卻也沒有叫你欺到頭上來的道理,既你如此不明事理,便讓人請了大伯母來主持公道吧!」說完,昭華對著青芽勾了下嘴角,輕聲道:「還勞煩你去大伯母那里走一趟,我初來乍到還不大懂的京里的規矩,竟不知道姨娘這樣的身份如今也可攔著姑娘的路了。」

青芽原也以為昭華是個面嫩心軟的,若不然也不會縱了十一姑娘去,不想竟然是她們都看走了眼,人家原是不樂意計較,真若計較了起來,綿里藏針扎的人心窩子疼起來都夠要了人命。

「是,奴婢這就給姑娘去侯夫人那傳話。」青芽一福身轉身便要去往清漪院。

楊姨娘也不曾想到昭華小小年紀,又借居侯府也敢這般拿大,當下一愣,等回了神後臉色變得煞白,又是難堪又是惱怒,她雖是姨娘,可也是清清白白聘進來的,又不是那等幾兩銀錢買回來的下賤貨,素日里大爺也是愛重的,就連侯夫人也不會這般下了自己的臉面,如今竟被一個寄人籬下的小娘子如此打臉,她又有何臉面見人,可她也知,今日之舉是她失了規矩,讓侯夫人知曉了,為了安撫盛昭華,必然是要罰了自己,故而只能生生咽了這口氣,拉住青芽陪著笑臉與昭華道:「是妾失言了,還請姑娘別和妾這等粗人計較才好。」

昭華也無意和一個姨娘計較,失了體面,見她拉住青芽,便順勢道:「你是姐夫房里的人,我自是不會與你計較,只是還需你明白謹言慎行這個道理,到時候失了姐姐的顏面是小,失了姐夫的體面才真真叫人笑話。」說罷,昭華也不在瞧那楊姨娘一眼,自行進了屋。

被一個年紀如此之幼的姑娘這般直白的教訓了一頓,楊姨娘在想厚著臉皮留下來等大爺是也沒臉,干干的應了一聲,便捂了臉快步離了院子。

青芽「噗哧」笑出了聲來,對昭華道:「還是姑娘有法子,像她那般恃寵而驕的便不應給她留了什么體面。」

昭華淺淺一笑,對於前世並不存在楊姨娘這個人也不覺得驚疑了,這一世已生了繁多變故,她揪著前世之事不忘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她經常這般不顧規矩行事嗎?」

青芽聞言嘴角一撇,點了下頭道:「若不如此,她哪里能勾了大爺去她房中。」話說完,青芽便知自己失了言,這種浪浮的話她怎能當著姑娘的面胡言。

昭華卻是不以為意,只淡淡說道:「這京都的規矩倒還比上我老家了,到底是風氣不同。」這話,昭華有意說給旁人聽,便沒有壓低聲音,她自然知曉不出一個時辰,這話就會傳進侯夫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