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次日早朝後,宗帝留了齊光,朝臣卻也見怪不怪,就連幾位皇子也未曾對此上心,僅是朝著齊光拱了下手,便離了大殿。

除了已逝的四皇子外,宗帝還有六子,齊光能從眾多皇子中殺出來,自是有他的不凡之處,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面對宗帝從來都是先臣後子,打著千般小心。

宗帝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的打量著齊光,他自然是曉得五郎生的極好,模樣有七分隨了阮貴妃,一雙眼倒是像足了自己,也難怪會迷的瑞康不顧體面緊追在他身後。

「昨個兒你母妃叫你進宮,可是與你說起了瑞康的事?」宗帝淡淡的開了口,作為一位帝王,自然不能奢望從他身上尋到什么慈父一面,齊光早在年幼時便已深知,更知他父皇的慈父之心只有四哥一人獨享,自是不會奢望。

「母妃是說起了。」齊光恭聲回道,俊美如玉的臉上並不曾帶了什么表情。

宗帝眯著眼睛看著齊光,對於這個兒子,作為帝王來看他自然是滿意的,若不然也不會在四郎逝後選擇他成為皇太子,只是,也不知是他年紀大了,還是五郎長大了,這幾年他越發看不透這孩子了。

「朕讓欽天監看了日子,八月初一正是黃道吉日,宜嫁娶,這幾日你也不必忙著朝事,回府預備親事吧!」說道此處,宗帝看了齊光一眼,說道:「雖瑞康為側妃,可到底也是你嫡親的表妹,不好慢待了她,此事你還需上心一些。」

齊光眸光微閃,半跪了下來,回道:「父皇,兒臣一直都把瑞康當成妹妹,怎能娶她進府,況且她乃父皇親封的縣主,做兒臣的側妃豈不是委屈了她。」

宗帝挑了下眉頭,帶了幾分似笑非笑的味道:「既知瑞康委屈,日後更要好生善待於她。」

這話有些耳熟,昨個才從母妃那里聽來,只不過讓他善待的人選變了。

「父皇,兒臣不願娶瑞康。」齊光直言而道。

話一出口,宗帝面色便沉了下來,聲音微冷:「不願意娶瑞康,那你願意娶誰?阮家的姑娘嗎?」宗帝雖立齊光為皇太子,卻不代表他對自己挑出來的皇太子無所猜忌,多疑是帝王的本性,這些皇子中,他選擇立齊光為儲君,自是有各種思量,而其中最重要的兩點,一是齊光之母阮貴妃出身世家,其二則是齊光府邸的女眷皆為寒門出身,身後無所倚仗,立齊光為儲能平衡朝堂世家與寒門之爭,於他而言,卻是不可言說的安心,故而,宗帝並不樂見齊光納娶世家女為側妃,提及阮家姑娘,未嘗沒有試探與警告之意。

宗帝的顧忌齊光並不是一無所知,作為儲君,比起做一個皇子而言更難平衡父與子,君與臣的關系,因此只道:「兒臣既對瑞康沒有男女之情,又怎會對阮家表妹生出愛慕之心。」

「既如此,為何不願納娶瑞康為側妃?莫要用那等兄妹之話來搪塞朕。」宗帝微沉著臉,目光帶著幾分探究之色。

齊光沉默了片刻,不好直言說明,京里但凡是有底蘊的人家,哪個都不願娶了瑞康過門,況且他內宅女眷當年因為種種原因,並無一位出身世家,是以這唯一的側妃之位,他自然是想要留給世家出身的姑娘,而這個最好的人選,則是昭華無疑,她既出身世家,身後又無父兄,因此不會輕易遭父皇的忌憚。

「又成了鋸了嘴的葫蘆,既然說不出緣由,這樁親事就這般定了。」宗帝沉聲說道,揮了揮手,示意齊光離開。

齊光卻是身形未動,原本維持著半跪的姿勢突然伏低,在宗帝驚訝的目光下,開口道:「兒臣不願納娶瑞康為側妃,請父皇開恩。」

宗帝臉上浮現幾分驚訝,他對五郎這個兒子的印象,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內斂,甚至頗有幾分喜怒不形於色的深沉,不成想,如今僅僅為了納娶一個側妃,竟兩次都當面駁了他的話,倒讓他興起了幾分興趣。

「朕已應下你福康姑媽的請求,怎能隨意反悔,你既不想納娶瑞康,又不想要阮家姑娘,那么便與朕說說,你這個側妃之位想留給誰?」宗帝目光冷淡的望著齊光,神色帶了幾分玩味。

齊光沉默了片刻,在宗帝漸漸失了耐性後,才緩緩而道:「兒臣心悅盛家表妹。」

宗帝挑了一下眉頭,眼底帶了幾分疑惑,問道:「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