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簡單粗暴(1 / 2)

張潮陽是影響了一個時代的互聯網大佬。

從拿到第一筆投資,到搜狐上市,僅僅只用了四年時間。

他曾招募過還在硅谷打工的李燕宏,當然沒有成功。

他拒絕過前來求職的馬芸。那是98年年底的時候,當時的馬芸在京城混得不怎么樣,心情非常不好,他去搜狐面試,不過張潮陽跟他一番交流,認為他是一個只會誇誇自談的人,於是最終拒絕了他。碰了壁的馬芸,馬雲,而是選擇了一個海歸派,主要就是因為這個海歸派的經歷和張朝陽的經歷,實在是太像了。

連馬華騰都是聽了他的演講激動不已、回去做了qq的前身oicq。後來馬華騰要把qq賣給張潮陽,不過張潮陽看不上,對馬華騰說:「你這東西,我找幾個大學生,不超過3個月做的比你還好,根本就不值50萬。」

2013年左右,張潮陽還拒絕了一個估值90億美金的今日頭條,因為他覺得這個產品實在沒什么新意,而且估值還那么高,不屑的略過。

搜狐被稱為是華夏互聯網的「黃埔軍校」,很多人離開搜狐後都在其他領域創造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比如古永強創立了優酷、龔雨創立了愛奇藝、李善有創立了酷6網、陳一周創立了人人網、周雲凡創立了空中網、李學陵創立了歡聚時代……

可以說,在華夏國互聯網發展歷史的上半場,張潮陽出足了風頭,是當時最耀眼的明星。

只可惜,他過分重視市場和品牌、忽略了產品和技術的重要性,導致搜狐錯失搜索、社交兩大趨勢。

而這兩大領域的機會造就了百度、騰訊的輝煌;而電商領域造就阿里巴巴和京東,搜狐則當了一回看客。

當然,現在剛剛創業一年不到的張潮陽,還沒有走到人生的巔峰。

而且他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

他現在遇到了困境。

回國創業的第一筆融資22.5萬美元已經花光了,張潮陽現在急需資金。

而眼前這個年輕人,是全國首富,手握龐大現金流。

如果得到了王弘毅的認可並投資,那他的公司,不僅可以解決資金問題,甚至可以借助天車集團的平台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對於王弘毅的問題,張潮陽很慎重,這次的交流,對他來說是一個很難得的機遇。

他思索了片刻,道:「王董說到了我的心坎上了,說實話,我現在一直都在糾結發展模式的問題,我剛回國的時候,剛開始幫一個朋友做網上金融服務,具體模式是搜索金融信息給華爾街,當時在好幾個國家都有分公司給他搜集全世界的經濟信息給華爾街投資,互聯網是傳輸工具,這個公司簡稱isi。」

「在這個過程中,我清楚地感受到互聯網經濟極為驚人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於是下決心創業,創立了愛特信公司,坦誠說,我現在沒錢了,互聯網燒錢的速度,遠超我當初的想象。」

「目前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客戶,我們正在做搜索引擎……這也需要花錢!」

張潮陽很誠懇地提出了自己的困境,和接下來的打算。

他也知道,王弘毅雖然年輕,但是並不是一個可以隨便糊弄的人。

坦誠,反而更容易贏得王弘毅的認可。

王弘毅笑了笑,張潮陽的能力,他是清楚的。

同樣,張潮陽的短板也很清楚。

當初的搜狐,管理松散,激勵不到位,流失了太多的人才。

這次王弘毅見他,就是要趁他還沒有發展壯大,跟他敲定合作的事情,最好是讓他加盟天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