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替罪之羊(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4864 字 2020-06-08

區委副書記萬康瞥了一眼正從考場往外走的另外幾個考生,對那個綜治辦主任說:「我還是那句話,不管在哪里,始終牢記你機關干部的身份。有些話可不能亂說。」

綜治辦主任平時接待群眾來信來訪,處理突發事件等頗有些手段,見萬康副書記對他的話並不相信,毫不示弱地道:「領導,這一點請您放心,我會始終牢記自己的身份。至於我是否亂說,」他伸手點了點從考場里出來的那幾個人,說「你可以問問他們,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買了朱庸良部長的假試卷!」

「沒錯,我也買到了!假貨,騙錢的!」另一個考生剛從考場走出,就激動地說:「我也要舉報。」

區委副書記萬康表情嚴厲地看著他們,想到之前在休息室時,區委組織部長朱庸良看到寧州考試中心提供的試卷時突然大發脾氣,然後便離開了學校,沒有參加巡考。心中不免又添煩悶。

考場中,李菊滿頭是汗。這份試卷上所有的題目,沒有一道與上海雷柏考試中心顧凱主任提供的試題相同。得知試卷是寧州考試中心出的,李菊撞牆的心都有了。試卷竟然被梁健掉包了,她被他徹底騙了。當不上副科級領導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怕的是,那份來自上海雷柏考試中心提供的試題紙被朱庸良以一種變相的形式賣給了二十五個人,那二十五個人,看到試題完全不對,將會是怎樣的後果

李菊已經無心考試!畢竟她跟陳政一樣,以為手里握有試題,胸有成竹,只把雷柏考試中心的試題背了出來,其他的一概沒看。這張寧州考試中心的試卷壓根就考不出來。她要離開考場,想看看朱庸良那邊發生了什么情況。

監考老師也以開考30分鍾內考生不得離開考場的要求,讓李菊不要離開。這時候,考場外走廊里的聲音挺大,另一個監考老師在走廊里張望了一下,還是讓李菊走出了考場,說:「別在考場里影響其他考生考試。」

李菊也聽到了走廊里的動靜,一出來便碰到巡考領導和那幾個考生,聽到那些考生向萬康說要舉報朱庸良賣試卷,李菊著急得背後沁出了汗珠。

一看形勢不對頭,李菊沒有迎上去和萬康打招呼,而是趕緊跑到樓下僻靜處,給朱庸良打電話,只是,電話始終沒有人接。李菊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來回踱步:「這怎么辦這怎辦怎么不接電話……」

好幾個考場中都有考生陸續出來,嘴里都罵罵咧咧說要舉報。萬康心想:一人舉報可能是胡言亂語,看這形勢,不得不嚴肅對待了。考場之內,有些考生也受到影響,目光向走廊看來。

萬康想,這樣下去,不僅會影響正常考試,說不定還會鬧出什么新聞來。跟一起過來巡考的四中校長說:「給我安排一個會議室,我要逐個與這些考生談話。」

四中校長說:「萬書記,請跟我來吧,我的會議室給您用。」萬康的目光掃過那些情緒激動的考生,說:「你們幾位跟我來吧,這里是考場區域,我再重申一次,不要大聲喧嘩。」

梁健跟在萬康後面,看著這一切,但始終沒插話,他感覺到一場巨變馬上就要發生了。之前,他也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事,他啟用寧州考試中心的試卷,棄用上海雷柏考試中心的試卷,無非是要避免朱庸良泄露試題。如今看來,這件事情的後果遠遠不止於此……

在校長會議室內。

區委副書記萬康、區紀委書記溫照盛、區委宣傳部長諸茂、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梁健等人坐成一排,對面的位置留給反映人。

萬康對干部科副科長凌晨說:「你讓他們進來,一個一個談。」凌晨激動地說:「知道了,萬書記!」

最先帶進來的人就是那個鄉鎮綜治辦主任。

萬康說:「我先跟你說清一個道理!舉報必須實事求是,否則你要承擔責任!」萬康的目光里透著鋒銳,不過那個綜治辦主任雖然一個人面對一排領導,表情仍然挺鎮定。他點了點頭。

「那好,你說吧,你要舉報什么」

「我舉報區委組織部部長朱庸良,買官賣官,他向有關人員出售競爭性選拔考試的試卷,而且是一份假試卷……」

這個人說完之後,萬康和在座的其他領導都沒有發表看法,也沒有做結論,只是讓他先出去了。一個出去一個進來,一共五個人。反映的情況都是關於組織部部長賣假試卷的事。

這五個人來自完全不同的部門,也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是串通好的。那么,他們所舉報的內容真實性就非常大了。

聽完反映情況,萬康看看身邊的溫照盛、諸茂等人,「你們看,這事怎么處理好」溫照盛說:「萬書記,我這么看。雖然朱部長是區委常委,但他畢竟是市委管理的干部。我覺得,這件事情,最好還是先原原本本向區委胡書記作個匯報,然後再作商議比較好!」

區委宣傳部長諸茂點頭道:「我同意溫書記的意見。」

競爭性選拔考試安排在星期六上午。下午,區委組織部長朱庸良再也hold不住了。早上,看到試卷被梁健掉包,一時怒火中燒,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憤然離開了休息室。

現在想想,朱庸良真是後悔不迭。在官場這么多年,他不是不知道,做官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無法控制情緒,就等於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搞不好就會萬箭穿心。

後悔已經無用。李菊已經打電話將有人舉報他的事情向他做了匯報。

朱庸良知道,這件事麻煩大了。

一上午,朱庸良將自己關在辦公室里,絞盡腦汁想下一步的對策。

李菊一直等到區委副書記萬康等巡考領導跟那些舉報朱庸良的人談完了話,才回到區委組織部,進了朱庸良的辦公室。

朱庸良看著李菊,臉都扭曲了,憤憤地說:「李菊,這次,你真是害死我了!」

其實,這次的事,追根究底並不是李菊的錯。她只不過遵照朱庸良的指示行事,梁健去上海雷柏考試中心,她也跟去了,並弄到了試卷。後來,她也一直秘密監視著梁健,可那天之後,梁健並沒有出過門,根本沒有去過寧州考試中心。她怎么會想到,梁健通過省委辦公廳綜合二處副處長馮豐的幫忙,讓寧州考試中心出了試卷呢!因此,這個責任不該是李菊一個人的,但如今朱庸良卻將所有的過錯怪到了自己頭上。

李菊心里很是氣憤,但她沒有反駁,畢竟朱庸良是部長,一直以來她對他都是言聽計從,李菊只好忍氣吞聲,問了句:「朱部長,那么接下來我們怎么辦」

朱庸良找李菊撒了氣,倒稍稍穩定了下來,說:「你馬上給陳政他們這二十五個人打電話,讓他們還是到那個房間。我要把他們那些錢還給他們。」

李菊站在那里,有些猶豫:「這么做妥當嗎這會讓他們笑話的吧」

朱庸良瞪了她一眼:「笑話事到如今,我還管得了這些嗎」

李菊看朱庸良聽不進自己的意見,只好回到辦公室給那二十五人打電話。那二十五人有些氣憤、有些冷笑、有些不出聲,不過電話倒是都接通了。

朱庸良連午飯都沒吃,就匆匆地趕往了凱旋賓館205房間。上午的考試已經結束,大部分人垂頭喪氣,如果他們沒有拿到朱庸良給的試卷,這部分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臨時抱佛腳,沖進前幾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如今放松了學習,考出來的成績估計都慘不忍睹。

朱庸良把每個人的錢逐一退還給他們:「這件事就到此為止,我不希望以後再有人提起此事。」

畢竟朱庸良是組織部部長,雖然這一次考試出了問題,他手中始終掌管著干部人事大權。看他如此說,大部分人都唯唯諾諾拿了錢走人。只有一個,死活不要那錢,朱庸良火了,說:「這錢本來就是你的,給你,你就拿。」那人堅持道:「朱部長,其實這錢已經不是我的了。我送給你的,我又已經從下面掙回來了!」

朱庸良很不理解:「掙回來了這是什么意思」

那人不好意思地笑著:「你給我的試卷,我又復印了幾份,賣給了跟我不考同一崗位的其他人。我的價格當然低一些,5000一份,賣了5人,還倒賺了5000元。」

朱庸良一聽,氣得胡子都豎了起來,他指著那人狠狠地罵道:「你……滾!你自己賣出去的,你自己全部給我收回來!」那人點頭哈腰地走了。

朱庸良這才知道,這事情恐怕沒這么簡單收拾了。如果僅僅只是他賣出去的25人,畢竟都是領導干部,有些事他們知道輕重,錢還回去後應該也就沒事了!可如今事情已經擴散了,他也搞不清楚其他人,是否也把試卷進行了二次交易,到底有多少人拿到了雷柏考試中心的試題,已經成為了一個未知數。

朱庸良簡直癱軟在了椅子里,他用手捋了一把頭發,頭發散亂不堪。

雖然那一次朱庸良在常務副部長的人選問題上失利,在辦公室大發脾氣,但那時候,他至少還是生動的,精力充沛的,此刻的朱庸良卻是如此疲乏、如此六神無主,他變得完全不像李菊心中的那個朱部長了。

第二天一早,召開了書記辦公室會議。區委書記胡小英心情倍好,但她臉上還是一貫的端庄嚴肅。做領導,有時候心情特別好,但不能表露出來,反而要裝作非常憤怒的樣子。這種演技,並不是很容易,還好胡小英也已經習慣了。

在座的還有區長周其同、區委副書記萬康、區紀委書記溫照盛,區人大主席朱德州、區政協主席蘇楓。原本區委組織部長是一定要參加書記辦公會議的,但今天沒有通知他參加。因為今天書記辦公會議討論的便是朱庸良的事情。

胡小英的目光掃過眾人,說:「現在我們開會。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臨時開一個書記辦公會議,是研究一個信訪舉報案件。我先解釋一下,今天我們組織部朱部長沒有來參加會議,原因是反映的問題,涉及到了朱部長本人。先請萬康書記,把有關情況簡單說一下。」

萬康說:「昨天區委組織了一次競爭性選拔領導干部的筆試。我也是巡考人員之一。在巡考過程中,有考生從試場里出來,向我舉報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朱庸良同志失職瀆職,向參加考試的某些干部兜售試題。」

萬康又說:「奇怪的是,這些試題是假的。開始時,我們幾個巡考人員都不敢置信,以為這件事恐怕是無中生有。但後來場面一時混亂,好多個考生沒到30分鍾就擅自離開考場,嘴里罵罵咧咧。這些提早離開考場的人中,有五個人都向我舉報朱部長兜售假試題的事。為了維持考場秩序,我們專門借用了四中的會議室,向這五個人了解了相關情況。之後,我們把有關情況向胡書記作了電話匯報。」

喝了口水,潤了潤喉,萬康接續說道:「胡書記高度重視,電話中就要求我們作進一步核實。然後,我與溫照盛書記進行了協商,由於這事情涉及到了違紀違法問題,先由區紀委作進一步的調查。調查的有關情況,就請溫書記給大家具體介紹吧。」

萬康把皮球踢給了溫照盛。溫照盛接過去說:「我們區紀委監管的主要是科級領導干部,原本向朱部長這樣的處級干部,由市紀委核查比較好。但胡書記,從大處著眼,認為如果信訪舉報是失實的,那么向市紀委匯報就沒有必要了,只會讓市里對我們長湖區的領導干部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舉報人主要是向我們區有關領導反映的,所以決定還是由我們區紀委先進行核實,如果真有問題,再向市紀委匯報也不遲。」

溫照盛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區委領導,說:「出於顧全大局的考慮,減少這件事對我們長湖區的不良影響,我們進行了保密的處理,與有關信訪舉報人了解了情況,並與信訪舉報人基本上達成了一致的意見,讓他們相信我們會做出實事求是的處理,讓他們一定要相信我們會經過深入仔細的調查,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反映人基本上都同意了,但他們也對我們在時間上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必須在三天內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