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逆流成河(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5276 字 2020-06-08

金凱歌作為鎮黨委書記,對群眾的想法和做法等也相對了解得更加深入,他說:「有句話叫做,不患貧而患不均。老百姓對公平的訴求是很強烈的。這個事情上,只有重新回歸公平,才能把這個事情徹底解決好。」

宏市長道:「你的意思,是要讓老趙家把那些錢吐出來?」

金凱歌頓了下道:「我只是說自己的想法,吐不吐出來,得由領導決定。」宏市長直截了當地道:「沒錯,我是讓你說想法,不需要做決定。」

金凱歌道:「依照我的想法,那就應該如此,吐出來。」

宏市長把目光落到了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高成漢身上。高成漢道:「我最擔心的,是在重大工作推進當中,出現一些濫用職權、不公平不公開,造成群眾不滿意、反映強烈的事情。現在,果然發生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得去解決、去善後、去查處。這方面,需要我們紀委監察局做什么,我們將全力以赴配合。」

宏市長說:「很好。」

在場的人當中,領導干部都已經談了看法,提出了意見,只剩下梁健在一邊列席旁聽。梁健只是宏市長的秘書,一般情況下只是做做記錄,並不發言。

沒想到宏市長轉過臉來,說:「梁健,你還是說說你的第三點吧。」

之前,宏市長已經問過梁健,梁健當時說了兩點,大體跟胡小英他們的意思也是相仿的,但是第三點,他當時想了想覺得不妥,所以沒有說出來。這會宏市長又問他,說明宏市長對他欲言又止的那句話很感興趣,一直記著。

在座其他領導都朝梁健看過來。他們想,宏市長不會隨隨便便讓梁健說話,這么問,肯定是有深意的。

梁健看到在座的人,除了宏市長,就是高成漢、胡小英、榮威和金凱歌,每一個都是宏市長認為靠譜的人,也可以說是宏市長的「身邊人」,如果這幾個人靠不住,那么整個鏡州市恐怕也很難找出靠得住的人了。

如果長湖區長周其同在這里,梁健絕對不會說下面的話,但面對現在這些人他沒有什么顧忌!這會,他還看到胡小英正滿懷期待的看著自己。

梁健看著宏市長說道:「先前,我向宏市長匯報了兩點想法,剛才各位領導已經說到了。我還有一點擔憂,但這也僅僅是擔憂而已,也許是我想多了。那就是,我擔心有人借這個事情做文章,把事件搞得滿城風雨,甚至搞到省領導那里去,到時候,就麻煩了。」

梁健剛一說完,宏市長手心里慢慢滋出細細的汗。這一層憂慮,他不是沒有,但之前也僅僅是潛意識下的一種不安,還沒有上升為一種太大的焦慮。

這會被梁健這么直白的說出來,他一下子感覺到,這次的問題的確很嚴重。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覷,他們無不感覺,梁健所說是有道理的。

梁健沒有說出到底誰會利用這件事情做文章,但大家心知肚明,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市委書記譚震林這一派了。

譚震林這幾年在鏡州市,政績平平,如果崗位調動,想要進入省里四套班子的幾率很小,最有可能是上調省里某個廳局當個負責人。省廳負責人,萬一還是什么無關緊要的計生、文聯什么的邊緣部門,手中可用權力,與市委書記這樣的封疆大吏相比,差距可是大了去了。

更何況,領導干部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多多少少會有點事情,所以最好別挪屁股,萬一挪得不好,拔出蘿卜帶出泥,別人舉報什么的,搞不好就身敗名裂了。

所以,對譚震林來說,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在鏡州市委書記這個位置上,再干一屆到兩屆,到了退休年齡,安全著陸,這是最好的結局。

但是市長宏敘,卻總是不安分,各方面工作表現得都要比別人優秀,省委也已經看到宏敘無論是工作能力、干事沖勁方面都有超越譚震林的趨勢。譚震林很有緊迫感和危機感。

今天突然爆發了群眾集體上訪的事情,對譚震林來說,真是一個再好沒有的機會。這次機會,也算是譚震林放長線釣大魚得來的。那一次,省人大孔主任前來調研,譚震林故意運用手腕,讓宏敘承諾要在十五天內,完成歸國人員創業園拆遷的事,把擔子全部壓在了宏敘肩膀上。

如今宏敘搞出了事情,是要承擔責任的。事情搞得越大,承擔的責任也越大。搞不好,宏敘提拔市委書記的事情就此徹底黃了。這么好的機會,譚震林當然不可能放棄。

譚震林的秘書金超回來之後,譚震林就問:「怎么樣?批示給宏市長後,他有什么反應?」金超說:「批示讓他秘書拿進去的,不過我知道宏市長已經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了。」

譚震林聽了挺開心:「你怎么知道?」金超說:「我出來的時候,正好碰到胡小英、榮威他們趕去宏市長辦公室,估計是商量應對辦法。」

譚震林嗯了一聲,又說:「你通知的浪潮網記者快到鏡州了嗎?」金超說:「大概半小時內會到鏡州。」

事發之後,譚震林就讓金超給一個浪潮網記者打電話。浪潮網在整個江中省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更何況網絡無國界,一旦上了網,全世界都可能知道。浪潮網的這個記者叫楊善,是個喜歡報道反面新聞的角色,以前也來過鏡州要報道一則負面新聞,後來被譚震林用錢買通,之後反而成為了譚震林的佞友,譚震林有什么需要盡可以找他。

現在,鏡州市發生了群體性上訪,本來對鏡州市的聲譽會帶來不良影響,但譚震林為了打擊宏敘,打算不妨用一用這個人,讓他在浪潮網上發一則鏡州市拆遷政策有貓膩的新聞。浪潮網的新聞,特別是關於政府的輿情和報道,都會引起省委和省政府領導的重視,深究下來,宏敘就要吃壓力。

譚震林道:「你讓他直接到大院門口去,采訪幾個群眾,最好今天晚上就能在網上見到他的報道。報道上傳之前,最好能讓我過一下目,我不希望事情搞得太大,能夠引起省領導的重視就夠了!」金超說:「知道了,譚書記,我這就給他打個電話交代一下!」

區長周其同來到上訪群眾當中。對百姓采取了他總結的「哄、騙、唬」的辦法。他對老百姓說,先請他們馬上回去,再商量解決的辦法。群眾哪里會聽他的,說只要能夠賠到跟老趙家一樣的錢,大家馬上就回去。

周其同又采取了「騙」手段。他說,你們肯定搞錯了,老趙家根本沒有賠到那么多錢,他們家只拿到了一百多萬,請大家一定要弄弄清楚。周其同這話一說,下面嘩然,有人就喊:「讓老趙出來說話……讓老趙自己說!」

人群里,有一個人被推了出來,這人正是省委組織部干部三處處長趙勤的老爸。老趙被推到了人群面前,臉色很是尷尬。

周其同一看是老趙,就頭皮發麻,道:「老趙,你可要說實話啊,別胡說啊!黨和政府也算對得起你們了!」

老趙頭都不敢抬,瞧瞧周其同,又看看那些在身後逼迫他的村民,道:「我沒有說謊,也沒有亂說啊!」

原來那次老趙醉酒吐真言之後,其他八戶釘子戶,都非常惱火,感覺自己被老趙當猴子耍,說老趙是他們釘子戶團體的叛徒,居然為了自己多賠一點錢,就把他們八戶人家都賣了!老趙本就理屈,這會堡壘從內部攻破,是自己透露了風聲,也感覺無地自容,連連賠禮道歉。

釘子戶說,不要老趙賠禮道歉,就要他跟他們一起到市委市政府,把實情說出來,讓他們也能按照老趙的標准拿到補償款,否則沒這么容易。釘子戶說,老趙兒子利用省委組織部干部處長的職權,在基層胡作非為,比一般群眾拿到多那么多的補償款,如果被人舉報,恐怕也沒好果子吃。

老趙礙於情面,又有把柄捏在他們手上,只好跟著他們一起來到了市委市政府大院上訪。

周其同再次提醒老趙:「老趙,你這個時候,你可別亂說話,否則會搞得大家人心大亂的。你要『實事求是』的說!」

老趙瞧了瞧身後的釘子戶,其中一個釘子戶以前坐過牢,有過案底,這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多拿點補償費,反正錢是國家的,老百姓能多拿點就多拿點,那些當官的又不會少錢。

這么一想,老趙就咬牙道:「我一定實事求是的說,我是拿到了三百八十萬的補償,希望政府能夠給其他拆遷戶也多補償一點,反正這是國家的錢,也是老百姓的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說完老趙朝臉色鐵青的周其同看了一眼,迅速轉身,躲進了人群中不見了!老趙已經說了上訪群眾要他說的,他們也不再阻攔老趙。

周其同很有些抓狂,很想馬上打電話給趙勤,質問他,他老爸怎么可以這樣!但事實上他不會打這個電話,畢竟人家是省委組織部的干部處長。此外,現場的上訪群眾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上訪群眾聽到老趙這么說後,更加情緒激動,騷動起來。有個群眾就沖周其同喊道:「你都聽到了吧!」

周其同說:「大家別聽老趙的,他沒有說實話。」

上訪群眾更加喧嘩:「我們相信老趙,我們不相信你!」

又有人喊道:「這家伙到底是誰,沒一句實話,滿嘴跑火車。」

「這人就是長湖區區長!」

「作孽啊,我們長湖區怎么會有這樣的區長!」

「就是這家伙給老趙兒子送錢去的!打他,打他!」

老百姓信奉法不責眾,有人朝前面沖,要去打周其同。邊上的特警看到後,就出來阻攔。群眾過不去,有人將手中的礦泉水瓶扔了過去,砸中了周其同的額頭。

周其同狼狽地用手捂住了額頭,喊道:「你們再敢亂來,讓特警把你們都逮起來!」

「你逮啊,你逮啊!」群眾喊起來,更多的礦泉水瓶朝周其同劈頭蓋腦的飛了過來。

「抓人,抓人!」周其同平時高高在上,哪里受過這樣的罪。那些特警聽到周其同喊,

就朝上訪群眾靠近,不一會就與群眾扭在了一起,現場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在熱鬧場面的外圍,有一個人正拿著相機,「咔嚓、咔嚓」地照相。這人正是金超打電話叫來的浪潮網記者楊善。

周其同等人應付情緒激動的群眾還來不及,根本沒有注意到有人在偷拍。

宏市長召集的碰頭會才剛剛結束,會上最終達成了一致:一是先要消解上訪群眾的情緒問題,二是解決公平公正的問題,三是要嚴防有人拿此事在背後做文章。

首先要解決的是鬧訪群眾的情緒問題。胡小英的意思是,既然周區長已經下去做上訪群眾的工作了,那就讓周區長先行處理吧。

宏市長說:「我是擔心他會把事情弄得越來越糟!」雖然前段時間,宏敘跟周其同走得比較近,但是他看人識人的本事並沒有退化。胡小英看了眼宏市長,感覺那個曾經的宏市長,好像又已經回來了!

胡小英本還想說些什么。梁健的電話閃動起來,梁健一瞧,是市信訪局局長丁偉邦。丁偉邦的聲音,氣喘吁吁地傳來:「梁處長,麻煩你向宏市長報告一下,上訪群眾跟我們發生沖突了。」

梁健心里暗叫不好,不過他思路清楚,忙問了句:「沖突是怎么引起的?」

丁偉邦在信訪站線上已經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經驗,他知道梁健這么問,是宏市長萬一問他,他好有個解釋。丁偉邦也不隱瞞,實事求是地道:「周區長有句話說出來,被群眾當場戳穿,群眾情緒激動,周區長又說了句抓人,結果沖突就起來了。」

梁健大體了解了,就向宏市長做了匯報。

宏市長頭往上一仰,手在桌子上拍了下,嘴里道:「這個周其同,到底是怎么辦事的!我的擔心還真是沒錯。」他轉向胡小英道:「胡書記,這件事情,已經推遲不得,如果任由周其同在下面繼續處理,說不定會鬧出更大的亂子。這些上訪群眾,都是長湖區的,這樣吧,你辛苦一下,和金凱歌同志,一起到現場去,想辦法穩住群眾的情緒,然後,讓他們早點解散。不是,在半個小時之內必須解散,否則我還真擔心有人拿這件事情做文章,到時候對我們大家都沒有好處。」

宏市長最後一句話,已經說明的非常清楚了。如果有人做文章做成功,宏市長的仕途將會收到影響,作為站在宏市長一邊的所有人,恐怕也難以避免。

胡小英和金凱歌,互看了眼,沒有推遲:「我們這就下去。」

宏敘很是欣慰,這段時間對胡小英有些冷落,但是關鍵時候,還必須得她出馬。一個女領導,不容易。宏敘這會有些反思,之前的一段時間,自己似乎被什么東西迷上了,真是不應該。

一邊的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高成漢道:「我也一起下去吧,關鍵時候我去說一句話,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宏敘朝高成漢點了點頭:「這樣最好了,紀委書記出面,對群眾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說服力。」宏敘又道:「梁健,你也跟著高成漢書記一起下去吧,你要保護好高書記。」

高成漢道:「這哪里需要啊?我工作了這么多年,還真從來沒有提防過群眾,更何況下面有特警在。不過,梁健下去看看也好,從集體上訪矛盾化解當中,最能夠學到實際工作本領。事不宜遲,我們這就走起!」

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高成漢,胡小英、金凱歌和梁健走到了大門口,只見周其同非常狼狽的躲在特警的保護層外,他前面還有幾個人替他護著,應該是區信訪局的人和他的秘書,以防群眾中有什么東西會突然砸過來。

高成漢心道,一個領導干部在群眾面前是什么人,他的本質就是什么人。他對周其同如今的表現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