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溫柔一瞬(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5242 字 2020-06-08

車子離開市政府,開出市區,向長湖區行政中心行駛。盡管前面還有一大堆麻煩的問題等著他們,梁健看到路邊冬日的風景,心情一下子有些復雜起來,過了這么一段時間,自己又坐在了回長湖區的路上。

胡小英似乎察覺出了梁健情緒的變化,問道:「回長湖區什么感覺啊?」

梁健說:「說不出來,長湖區是我呆了這么久的地方,我希望長湖區變得更好!」胡小英說:「我真要感謝宏市長,能舍得讓你來幫我忙。」

梁健笑道:「我最多也就幫胡書記擋擋群眾扔過來的飲料罐而已。」

說到飲料罐,胡小英說,你額頭上的傷口沒結痂,要不要先到醫務室去處理一下。梁健搖頭說:「放心,沒什么大礙。還是工作要緊。」

胡小英微微點頭:「那呆會你先到我辦公室,我那里有消毒酒精棉。」

梁健謝道:「不會有什么事的。」胡小英道:「消消毒,很快的。」

車子即將到區政府大廳時,梁健接到了市外宣辦主任李俊的電話。李俊說,他們已經了解了當時在群眾上訪現場拍照的那個人。此人真是一個記者,他是浪潮網的記者,名叫楊善。

梁健警覺起來,問道,這個記者為什么會突然出現在那里。李俊說,我們也問了,他回答說,是路過,正好看到這里鬧哄哄,就停下來看看。梁健問道,你們有沒查看他手機中拍了什么?李俊說,他不讓看,我們也不好強行搶他的手機,現在記者是無冕之王,很多地方對待記者稍稍粗暴一點,結果事情鬧得不可收拾。

梁健想想也是,這件事情不能魯莽操作。他說,你們有沒留住他,別讓他回寧州去。李俊說,我們沒能留住他,他說單位里還有緊急事情要處理,他就開著自己的車走了。

梁健心道,這外宣辦到底是怎么做事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就讓他這么走了?!如果他把那些照片發到了網上,這件事就又有得忙了!梁健克制著不滿,道:「辛苦了,其他事情,我們會跟你們副部長聯系的。」

一個浪潮網的記者,突然出現在了群眾鬧訪的現場,絕對不是什么「剛好路過」的巧合,記者絕對不會是路人甲。胡小英聽梁健說了後,道:「看來真有人想在背後搞事啊,這件事情你得趕緊跟宏市長說。」

梁健撥了宏市長的電話,報告了有關情況。宏市長對梁健的警覺很滿意,說:「梁健,你很不錯,這件事情的確需要密切關注。我這就給宣傳部副部長程語打電話,讓她去浪潮網跑一趟,把這件事情給消化掉。你專心在長湖區做工作就行了。」

接下去的事情,就交給宣傳部去做吧。梁健跟著胡小英走進了區府大廳。

等電梯的時候,碰到了幾個人,以前在長湖區的時候都認識,他們紛紛主動向胡小英和梁健打招呼。這些人里,有好幾個都想跟梁健再多套套近乎,但鑒於胡書記在旁,又不敢多說。

胡小英和梁健站在電梯口,其他人就都在他們身後圍成了一圈。電梯打開,這些人讓胡小英和梁健先進去,再進入了電梯,幫他們按了電梯按鈕。

大家對胡小英和梁健畢恭畢敬。梁健想起了曾經在區委組織部也有過窩囊日子,現在情況徹底改變了,人家對待他就如對待區領導一般。這就是位置決定待遇的事情。

到了電梯門口,區委辦朱懷遇、蔚藍已經等在了電梯口。先前,梁健是臨時通知胡小英趕去市里的,胡小英也就沒有來得及通知朱懷遇和蔚藍,就一個人去了。

這會朱懷遇聽說胡書記已經回來,就和蔚藍趕緊來到了電梯口迎接。他知道區里出了事情,這種情況下,自己最好緊跟在胡書記身邊,隨時聽候差遣,這是作為委辦主任的本職工作。

朱懷遇看到梁健也跟著來了,有些意外,同時也感到驚喜。他的確也好久沒有見過梁健了。梁健朝他會心一笑。接著,他又瞧見了胡小英的秘書蔚藍,突然見到梁健的蔚藍心里一怔,竟然忘記了打招呼。

梁健心里也是一跳,他和蔚藍的關系非同一般,但是在這種場合,都得隱藏起來。梁健略帶熱情地道:「蔚藍你好。」

蔚藍這才回過神來,平時機敏靈活的她,這會顯得略微笨拙:「梁……處長。」

接著,蔚藍瞧見梁健微微紅腫、有些破皮的額頭,關心地問道:「怎么回事?需不需要叫個醫生?」梁健搖頭:「沒什么大礙。」朱懷遇道:「我還是叫醫務室的人來一趟吧,畢竟流血了,最好消消毒。」梁健堅持說:「不必了。」

見梁健不想看醫生,胡小英就說:「我辦公室里有消毒棉。」朱懷遇和蔚藍也就不再堅持,在前面引路,帶他們進了胡小英的辦公室。蔚藍給他們倒茶。

事畢,朱懷遇說:「胡書記,有事情你就叫我們。」他知道胡小英和梁健的關系不一般,這會梁健來了,肯定有什么事情要商量。胡小英點了點頭道:「你們去忙吧,待會我還要去區信訪局,到時候,你跟我們一起去。」

朱懷遇忙說「好」,就退了出去。

胡小英坐在位置上,開始在抽屜里翻找。梁健說:「胡書記,找不到就算了。」胡小英說:「現在只有我們兩個人了,你還叫我胡書記?」

梁健記得,前不久在七星島農庄,胡小英、康麗和梁健約定,私下里的時候就不叫職務了,叫姐弟。梁健瞧瞧周圍,有些為難,這到底算不算「私下里」?畢竟這是在胡小英的辦公室,自然就有種不同私人空間的氛圍。只是胡小英讓自己這么稱呼,他也不好太公事公辦,就說:「姐,找不到就算了!」

「怎么好算了?唉,找到了。」胡小英從辦公桌後面抬起頭來,從衣領里露出了雪白的肌膚,梁健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滑下來一分,直到胡小英坐直了身子,梁健的目光才被阻斷了。

胡小英從位置上站起來,對梁健說:「到沙發那邊去,我給你塗消毒酒精。」

梁健愣了一下,區委書記給自己塗消毒酒精?梁健真是有點適應不過來:「胡書記,還是我自己來好吧。」

胡小英已經走向一旁的沙發了:「你看,你又叫我胡書記了。你別把我看成是區委書記,看成你姐就行了。你幫姐擋紅牛易拉罐,我給你塗點消毒酒精不算什么。快過來吧。」

梁健心里有點過意不去的是,畢竟下面區信訪局的人還在跟上訪群眾對話,自己卻在這里讓胡小英幫助擦拭額頭,恐怕也太有點過意不去了吧。

胡小英似乎摸透了梁健的心思:「如果再磨蹭,我們就不能早點下去做上訪群眾的工作了。」

梁健聽胡小英這么說,明白了胡小英心里,其實也一直想著群眾上訪的事情,也許她就是擔心自己傷口會發炎之類的,所以一定要先給自己用酒精棉消毒。這么一想,梁健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向沙發。

胡小英的辦公室在最東面,沙發又在落地窗前,樓下有棵樟樹,即便是在這種隆冬時節,也是郁郁蔥蔥、綠蔭如蓋,讓人眼前一亮,一掃陰霾,只是時光已近傍晚,陰影已經拉長,光線也微微暗淡。

胡小英說:「坐下來吧。」

梁健就在沙發上坐下。胡小英沒有坐下,站在他的旁邊,取出了酒精棉,向他的額頭擦拭。

胡小英身子本就不高,梁健坐著,她站著。因為彎著腰,她的胸口正好到達梁健嘴巴的地方。修身的羊絨衫將她豐盈的身子包裹得非常有型,她里面或許沒穿內衣,這是職場女人的流行穿著。

胡小英的酒精棉剛觸碰到梁健的額頭,梁健沒有心理准備,被突然而來的「嘶嘶」燃燒般的疼痛,搞得腦袋往後一躲。胡小英笑道「躲什么躲,這么大人了,還怕這么點疼啊」,她的手也就跟上去。

梁健也想,這么點疼,自己應該不會大驚小怪才對,梁健又坐直了身子,沒想一回身,臉就碰到了胡小英胸前的絨衣。梁健的鼻尖正好觸碰到雙峰之間軟軟的低地,雙頰卻敏感地感受到了隆起的彈性。

胡小英感到了梁健的臉孔,身子後退了一步,手仍舊給梁健擦拭著,道:「叫你不用動啊!」

胡小英那么若無其事,梁健感受著她溫柔的手指,冰涼的酒精棉擦過額頭,頓時渾身燥熱。他恨不得一把靠上去,把胡小英抱在懷里,臉孔在她飽滿的溫柔之間移動,然後……

各種幻想在一瞬間小宇宙似的爆發,他有種控制不了自己的沖動。人在壓力最大的時候,往往最希望一次放縱……

胡小英的手離開了梁健的額頭,說:「好了,消過毒了,應該沒什么問題了!」說著胡小英就想轉過身去。

梁健的雙手就如失去控制一般,放在了胡小英的腰上。胡小英的腰肢顯得非常有彈性。梁健雙手放上的一刻,胡小英身體似乎顫動了一下,雙眼看著梁健。

梁健也看著胡小英的眼睛,她的眸子里映出了他自己,雖然眸子中的自己那么小,燃燒的yu望卻那么大,讓梁健自己都嚇了一跳。在這種場合,放縱自己,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外面辦公室還有蔚藍,這個曾經跟自己發生過關系的女人……

理智重新回到了梁健的腦袋里,他從胡小英身上縮回了雙手,說道:「姐,我們下樓吧!」

胡小英也像突然清醒了一般,轉過身,走向辦公桌,說道:「好吧,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得理一理思路,接下去該設定哪幾條工作原則,既可以讓群眾信服,又不能讓國家利益受到太多損失。」

兩人談起了公事,身體里的渴望和迫切之情,如洶涌的潮水漸漸退卻。胡小英對梁健說:「我讓朱懷遇也進來,可以讓他出出主意。」

梁健說:「好。」

胡小英打了電話。朱懷遇馬上跑了進來。他拿起了熱水瓶,要給兩人續水,看到他們倆都沒喝水,就又把熱水瓶放了回去。朱懷遇說:「胡書記,蔚藍今天身體不是特別好……」

胡小英像是記起了什么,說:「哦,她跟我說起過。女人每個月都有那么幾天,她好像反應特別嚴重,你讓她先回去休息吧。今天晚上你留下來就行了。」

朱懷遇答應了,走出辦公室,交代蔚藍先回。梁健心里,有一絲疑惑,蔚藍是真身體不舒服,還是因為他來了,覺得尷尬才想回避?不過既然胡小英說,她之前已經向胡小英報告過,那應該不會是假的。梁健也就不再多想。

三人坐下來,就一些細節又進行了商量。商定之後,就下樓向信訪局走去。

為了防止上訪人員打擾機關秩序,信訪局與區委、區政府機關大樓不是同體建築。給他們在東面的翼樓單獨搞了一層。朱懷遇下樓之前,已經打了電話。區委副書記萬康、區紀委書記諸茂、區信訪局局長朱肖海來到了門口迎候。十面鎮黨委書記金凱歌還在里面跟他們談,沒有出面。

胡小英沒有急著進去與群眾談,而是對區信訪局局長朱肖海道:「先到你辦公室。」

在局長辦公室的小會議桌上坐了下來,朱肖海本要讓人倒水,胡小英阻止道:「我們就簡短的商量一下,其他不用准備。」

書記這么說了,沒人提出異議。區委副書記萬康同時分管政法,他和區紀委書記諸茂也已經跟上訪群眾見過面了。

胡小英問道:「情況如何,群眾有什么具體的訴求,如何解決?」她這么一問,其實等於是考驗他們對整個問題的了解和處置方案考慮。

按照規矩,區信訪局局長朱肖海先匯報:「胡書記,剛才跟他們談了很多,他們的訴求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加錢,老趙家拿多少,他們也要拿多少;二是要求政府給他們一個交代,到底還有多少貓膩。」

胡小英朝副書記萬康、紀委書記諸茂看了看:「萬書記,諸書記,你們看呢?!」

萬康說:「這個事情,我之前不是特別了解,內中情況也許胡書記和周區長比我更清楚,我也不好因為聽了剛剛老百姓的那些話,就隨便亂下定論。不過,我可以保證,我既然分管政法,就會全力以赴做好維穩工作。」

萬康是老油子了,他的話里,說前期情況不了解,其實就是撇清了與這件事情的關系。你們到底是做錯了什么,才引發群眾激烈上訪,這跟我沒關系。不過我既然是分管政府的副書記,既然事情出了,我也要幫助維穩。這么一說,等於是他在幫胡小英和周其同兩個主要領導的忙了。

胡小英當然聽得出來,不過既然萬康答應全力以赴維穩,她也就不再勉強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