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婚姻之論(1 / 2)

官場局中局 筆龍膽 1888 字 2020-06-08

胡小英走進了市長金伯榮的辦公室,金伯榮就從椅子里站了起來,請胡小英在沙發上坐下來。秘書很主動地給胡小英倒了水。

胡小英看了一眼澄清的茶水,問金伯榮:「金市長,有什么事請吩咐。」金伯榮說:「胡書記,吩咐談不上啊。我是有個事情想向你了解一下。」

胡小英說:「金市長請說。」金伯榮說:「我當鏡州市的時間,也不是特別長,對於鏡州整個情況了解的還不夠透徹,胡書記在鏡州時間長了,以前又在市府辦的工作崗位上干過,對鏡州情況肯定是相當了解的,所以,我先向你了解了解。」

胡小英喝了一口茶,又看金伯榮,表示自己在認真聽著。金伯榮既然單獨找自己了解情況,那肯定也不會是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她只要表示自己是在認真對待即可,具體的事情,金伯榮肯定會說。

金伯榮道:「我手頭有一個項目,老板是寧州人,投資規模可達20個億,一期投資10個億。」胡小英眼睛一亮,投資20個億的項目,絕對是一個大項目了,對當地gdp的拉動,也將會是非常明顯的。

胡小英說:「金市長剛到鏡州,就帶來了這么一個大項目,這對鏡州經濟發展來說,絕對是好事情啊。這是一個什么項目呢?」金伯榮似乎頗為為難的道:「這是一個蓄電池項目。」

胡小英眼睛微微一閉,心里就有數了,怪不得金市長要在咨詢自己,如果這是一個高新產業項目,那就根本就不用問別人,直接上馬就行了。胡小英說:「金市長,是不是在環境保護方面,有所顧慮?」

金伯榮說:「也不是有所顧慮,我在考慮,這么一個大項目,對鏡州發展來說,好,肯定是好,但是放在哪個縣合適呢?」

胡小英聽了金伯榮的話,感覺到金伯榮似乎已經決定要讓這個項目落戶在鏡州市了。鉛蓄電池產業,其實是一種高能耗、有污染的企業,這會對地方環境帶來很大的壓力。胡小英剛從永州回來,高成漢目前的主動就是在治理水環境和大氣環境,但是相對比,金伯榮卻要引進對水和空氣都會造成重大負擔的鉛蓄電池產業,這不是與科學發展的要求背道而馳嗎?

胡小英相信,不管如何,金伯榮都是從省里來的領導,對這一點金伯榮的認識應該是很清楚的。但是他為什么還要嘗試在鏡州引進這種類型的企業呢?這背後肯定有原因。

胡小英也不願意去探尋其中的原因,但是今天金伯榮算是來征求自己的意見,她可不會跟其他人一樣,只是為拍市長的馬屁,就什么都說好。她必須將她對這個行業的真實想法,告訴金伯榮。作為副書記,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當好市委市政府兩位主要領導的參謀助手,很多事情不是她能夠拍板的,但是話說到了,這個參謀助手的作用也就發揮到位了。

於是胡小英說:「金市長,今天你能征求我的意見,我真的感覺特別榮幸。金市長這么重視我的意見,我也想把我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

金市長認可地點了點頭:「對,一定要實事求是,說出你的看法。」胡小英繼而就說:「按照我的看法,這個項目其實不適合鏡州市。」

胡小英這話一出口,金市長神色就微微一變,不過他還是保持住了和藹的表情,說:「胡書記,你說說理由。」胡小英說:「從目前鏡州市的經濟發展方向來說,生態、綠色、環保是我們的方向,盡管當前我們的經濟總量還是比較小,但是高污染的企業、對環境壓力很大的企業,相對還比較少,這是我們跟其他經濟發展城市相比的唯一優勢,應該是繼續保持下去。

「前幾年,我們市里就已經提出了,要變『招商引資』向『選商擇資』發展,其目的是要保持鏡州市生態、綠色、環保發展。對於外面來我們這里投資的企業,不僅僅看經濟價值,還要看環保價值。但是,蓄電池企業,不太符合我們的這個發展方向,目前來看,蓄電池產業,我們不能說它完全是一個污染產業,但也是一個對環境造成很大壓力的企業。所以,我建議,如果可以不引進,還是不引進這樣的企業比較好。」

胡小英對自己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夠徹底、夠透徹了,基本上是毫無保留。金市長眉頭微皺,但也不想對胡小英表示自己的不快。畢竟是自己讓她說的,她能說的這么徹底,表示她對金市長也不存防備

金市長點了點說:「胡書記,你的建議很好,我會再考慮考慮。當然,這個企業要不要引進,也不是我說了算的,也不是胡書記的建議能決定的。」胡小英說:「這個是當然,最終還是由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我只是把我的看法表達一下。」

金市長說:「非常感謝。」說著就站起來,送胡小英出門。

等胡小英出去之後,金市長眉頭一下子就皺得更緊了。這個項目背後是孔西華,這個曾經被他兩次在家樓下拒收煙酒的人,目前已經成為了他無法拒絕的人物。還是得繼續想辦法。

胡小英從市政府辦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梁健還在等著她。

梁健瞧見回來的胡小英,臉上多了一層陰霾,他問:「發生什么事了嗎?」胡小英對梁健並不隱瞞:「金市長就一個項目征求我的意見。」梁健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