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香榭天香(1 / 2)

滄瀾曲 忘懷 3088 字 2020-08-14

大武肇州十三,朔、雁、青、通、寧、嘉、洛、梁、幽、厲、並、營以及大武皇城所在地滄州。其中滄州與西面的厲州隔天刺山相接,為兩大內河沖匯浮平之地。

皆源流自高端處終年冰封的截雲山脈的兩大內河瀾江、滄江,一繞西域高原逐厲州北境而下,一順橫斷山異流而東,二川在厲州境內合流而一,雲水怒吞間,天刺

山突兀而起,當其中流。滄江東流之勢到此戛然而止,南折以浮游姿態穿與滄州相臨的寧州而過,在其東境改道,泊京城「龍庭」渡口,最後葬於大海;瀾江主流也是

掩馬回走般,北構而東折,其一支分流寧河如倚馬之勢緊傍皇城。

滄州囊括了滄瀾平原的大部,自古人們口耳相誦的一句話「絳邑富商,其財足以金玉其車,文錯其服,能行諸侯之賄」即指滄州而言,可見其地之富庶。而地處其

沖要之所的皇城南依滄江而起,西北近郊有天刺山盤旋其上,環山帶水,與鄰境厲州素有「山河地區居天下之中」譽稱的天水城,都是古來兵家必爭之地。

滄州擅險之地除開皇城外,尚有另外三府。在三府之首的天門城通衢處有一舍宇,飛閣流丹,看來是一富貴人家。

門掩黃昏,庭院深深。內院水簾風起可見一園,湖山掩映處,數株垂絲海棠,倚著荼藦架邊,迥異俗境。

內院湖心亭。

一金冠加發、玉帶束腰的道家裝束的少年,這時獨自坐在主人的位置上默默的品著最上等的普洱茶,雙目湛然,似有紫光射出,略顯修長的身裁倍添其雍容華貴的

氣度;賓客位置上空有一杯猶自熱氣繚繞的香茶,只是席位上卻不見相應的客人。

不過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當會發現著一身粗布白衣背身憑欄俏立的少女,她身形纖美修長,腰肢挺直,風姿優雅至無懈可擊的地步;尤使人印象深刻的是,鉛華弗

御一身素裝的她有著一種任何華服都無法比擬健康潔美的感覺。不過那不經意間發出的冰霜般的寒氣和泊泊然而來聖潔之感卻令人不敢稍起褻瀆之心。

他往日除了月魄中的嫦娥,哪個女人他不是手到擒來,哪個女人對他不是恭順有加,更遑論會產生現下這種自慚形穢的感覺;許是久隱市井都要磨盡了自己的皇家

威凌了。

就在那金冠少年看的心神稍失忽而無言苦笑起時,素裝少女已然回過身來,她不知怎樣絕代的芳華國色被一襲面紗遮去了。如凌波微步般射去的目光,不染纖塵,

深深注定道裝少年,檀口處的面紗微動,只聽她仿佛鶯語驚春般,以一種說不出的珠圓玉潤的聲音曼聲吟詠了起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好詩!」那道服少年一拍案長身立起,然後微笑的打量著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正微有所待的望向自己的少女,兩人的目

光凌空交擊了一下,「只是大武皇朝不正是你們香榭天檀擁立的嗎,為何現下又反其道而行之?不知華小姐何以教我?」

香榭天檀?華小姐?竟然是華天香?果真是天香絕代!

華天香知他心動,那把好聽的仿佛有曼妙曲線的聲音適時的舞動了起來:「張大公子,方今大武王朝立武不立德,前代皇帝不顧民時,大興土木;當今皇帝則妄想

以武服人,兼性情殘暴淫穢宮廷濫殺無辜,人心向背已是顯而易見。貴教自國破以來,不是一直卧薪嘗膽以圖卷土重來復興神秀王朝嗎?刻下天下大亂,義軍四起,該

是貴教重新介入天下大勢的最好契機了罷?張大公子是絕頂的聰明人,還用的著天香教什么嗎?」聲音楚楚動人至奪人心魄,不知是否香榭天檀的《意書》中的什么厲

害工夫。

「哈哈……香榭天檀果然名不虛傳。這都被你們發現了,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很小心隱蔽的。不過說實話,先前華小姐提起聯姻一事,在下就覺得奇怪,我們在外人

看來充其量只是一介富商,怎么引得動香榭青眼顧盼相加。那么這樣說來,青檀姑娘和在下月前的邂逅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邂逅了,而所謂的聯姻也只是貴榭尋來合作的

托詞了?」張大公子臉上微笑如常,只是眼中卻電閃過一絲失落之色。真枉他十數天前聽到這個提議便為那想想也讓他情性大動的雪青檀寤寐思服。

「張大公子這便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華天香說到此,故作沉吟起來,直待看見這位張大公子方從驚愕中反應過來,一臉掩不住的喜色,才繼續道:「除了尋

求貴教的合作外,敝派是很有誠意想與貴教結秦晉之好的。張大公子的意中人天香都給一並帶過來了,只是日後……」華天香說著又停下不語,那雙動人的眸子卻好象

會說話般瞥了眼張大公子,馬上又轉了開去。

張大公子哪還不立時會意過來,心里自是另有打算,表面上「哈哈」一聲長笑,「若敝教有朝能振長策而御宇內,履至尊而制六合的話,青檀姑娘必定母儀天下,

如此貴榭不但功名富貴可以常往如昔了,而且亦可借此垂范後世,千古流芳。」

這時簾外步音聲起,接著通報聲傳進來:「大公子,門外一個自稱破財的小和尚求見。」

「不得無禮!還不快去延請貴客。」張大公子輕斥了聲,邊作勢欲往簾外迎去。

話猶未落音,簾外破財「哈哈」聲起,徑自揭開風簾度步進來,「還是那位小哥的一聲小和尚叫的有趣……」

「呵呵,破財長老,光臨寒舍,恕在下沒能遠道相迎,這的確是在下的疏忽。至於敝仆有眼不識泰山以致出言冒犯,還請恕在下家規不嚴,不過長老一看就知幾近

反撲歸真了,乃天下有數的高僧,想來以長老的高量雅致,必不致深責罷?」張大公子一邊故作誠惶誠恐的向破財施禮,眼角卻隱隱含有笑意。

「哪里的話。」破財又打了個哈哈,目光詢問似的瞥了眼會意的向自己遞了個表示事情已然談妥眼神的華天香,然後轉注在了張大公子臉上,「敝派有意和貴教打

個同心結,不知貴教的意向如何?」

「長老的提議好到極點,在下找不到任何拒絕的借口。」張大公子狀似愉悅的向破財一笑,「在下謹代表天師府上下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天師教?上一代王朝神秀北國之主?奮數百年之功默蓄力量,其劍一出鞘,會否挾著風雷之勢?敢攖其鋒者,是戟折沉沙還是——?風起雲涌,當天師教的雷霆乍

驚,又會給本就山雨欲來、風滿天下的大武掀起一股什么樣的風暴呢?

天師教作為道家一脈淵源流長,先後有張陵及其孫張魯在漢中創建的五斗米道和其後裔以龍虎山為發祥地創立的符籙派龍虎宗,其歷代天師大都受到各朝天子尊崇

,被歷代皇帝以國師相稱;而在神秀一朝,該教更是被許以劃滄江為限分南北而治,南禪北道。直至大武以武立國後,諭以「正一真人系屬方外,原不得與朝臣同列,

嗣後仍照舊例,朝覲、筵燕概行停止」,所謂「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這樣天師教頓告衰落。

雖然風光不再,但天師教的羽翼信徒仍是廣眾,自神秀一朝覆滅來,天師教表面上仍行符籙作法之事,暗地里卻積蓄財力,以圖復國。刻下與破財言笑晏晏的張大

公子正是現下天師教的大公子兼大祭酒張沈陸。

其實天師教並非如外人所想的僅僅會些符籙之事,據聞該教作法所用『神霄天雷大法』使到極處,確有奪天地造化之功。此外,天師教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光仿周易

六十四卦自創了一套劍法,名為「天雷劍法」共六十四招,而每招又有六個變招,乃仿周易每卦之六交;全套劍法實有二百五十四招,再六六組合,招數幾近萬數,再

配合上以「迎之不見其首,銜之不見其尾」響譽的步罡大法,天下劍法若論招數,繁富可謂無出其右。

該步法是天師教祈雨消災,齋醮作法時所用,據說當年大禹治水,數年不成,蒙仙人指授此步罡法,得以招神役鬼,一夜之間,大功告峻。

後張繼光又把神霄雷法內丹功施於劍術上,發揮至極致,當真有轟雷掣電,沛莫能御之功。凡此劍法練至相當高造詣時,劍上便隱隱有雷聲發出,「天雷劍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