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七章 專挑最狠的,往死里坑(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5092 字 2020-08-18

華騰汽車公司的幾個自主品牌遲遲沒有推出,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汽配卡住了,有的則是故意在等,等重組之後,將訂單交給st金馬、st襄軸承、法士特、華豐內飾。{[<(

特別是st金馬、st襄軸,都在等著救急呢!

這些事,徐騰基本上沒有過問,主要是華騰公司的高管層和華銀系的另兩位聯席合伙人趙丹陽、鄭華在幕後運作,哼哈二將這一年沒管萬科的事,也沒管格林科爾的事,就處理汽車業和嚴曉群的事。

隨著華銀系的展需要,高級合伙人一分為三,上層是聯席合伙人,也叫高級控股合伙人,中層是高級資深合伙人,下層是高級股東合伙人,隨後是一、二、三級和初級合伙人。

高級合伙人是兩個級別,中級合伙人是三個級別,初級合伙人就一個級別,總共六個層級,逐步晉升。

除了聯席合伙人趙丹陽、鄭華,負責運作這件事的還有幾位高級資深和十幾位高級股東合伙人,這些人在各自省市都有一定聲譽,對當地情況較為了解,和對方公司交流比較容易。

華銀系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特殊的機制上,既西方化,又東方化,還有創新,所有聯席合伙人交叉持股,形成一個穩固的財團,平時各負責一個方面的業務,需要合作,立刻合作。

沒有永恆的忠心,但有永恆的利益。

某種程度上,徐騰和王佦是一個類型的裝逼犯,表面上都不喜歡和政界打交道,其實都是一個原因,背後的關系網已經很強勢了,沒人敢怎么樣。

徐家最近還准備和江淮省談點事,收購江州造船廠,這也是老字號的地方國營造船企業,在長江上,規模一直不大,不虧不賺很多年了。

徐家准備將這家江州造船廠納入旗下,不是徐家想搞造船業,而是海軍那邊回饋點人情,可能會給幾條新型護衛艦的造船合同,當然要從工程船之類的起步。

有些事說出來能嚇死人,徐家這些年光是給某某工程大學的總捐款就高達15億,去年是1o億,今年徐總從美國回來,剛去了一趟,又捐了5億的科研經費。

最緊張的前兩年,徐總給的捐助差不多占工程大學1/3的科研經費,今年就不同了,捐了5億才占1/1o,這就是潮流在默默的大轉變。

這些都是不能宣傳的,只能說是教育捐款。

護衛艦還在設計,不過,領導已經在幫徐總爭取,倒是徐總自己不想要,不想投資造船,更不想造軍艦,免得耽誤徐家投資海外,最終礙不過面子。

實際上,國內的生意很多,特別是現在這個階段,從曹妃甸計劃有啟動的跡象,華銀系的幾家私募基金就在國內外訂購絞吸船,目前已經有六艘訂單,單艘制造價值5億以上。

這還是3ooo方規模,真要是天鯨號那種45oo立方/小時的重型,怎么也得七八億起步。

私募就是這樣,將很多人的錢聚集起來做大買賣,購買大宗資產出租也是一種很容易撈錢的手段,回報率通常比出租寫字樓更賺。

這種事,銀行也經常做,航空公司的飛機大部分都是銀行租賃公司負責采購,交給航空公司運營,從中牟取利潤。

曹妃甸的項目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吹沙填6工程,最終預計可能要達到了3o個澳門的規模,這是數千億的投資,遇到這種大工程,出租三年就能收回投資。

以後還有南海工程,天津港、廣州港、長江航道的疏浚工程,多不勝數,怎么都不虧。

特別是南海工程,那幾個大島都是7oo億起步,這還不算什么,真要吹填黃岩島,那是前面七個島總造價之和的兩倍,7oo億美金打不住,工程難度還太高太高……比三峽都高n多,要研究很長時間才能最優化的施工。

一般國家根本搞不定,比如越南吹填了幾個月,海潮一來,台風一去,白填了,都垮了,不懂中國是怎么填的……這些工程都是中交、海軍在做,技術水平太高,一般企業做不了,可他們也要船啊。

要船就得租。

徐總現在已經在訂購45oo方變頻絞吸船的虎鯨號、藍鯨號,現在rmb匯率低,訂購有點虧,因為最主要的設備都得是荷蘭ihc貨,沒辦法,天鯨號也得買lhc的,壟斷買賣,要么是買ihc,要么是買沃斯塔,沒得選。

三菱也行,但和老歐洲比,還是差了那么點火候。

徐家還是擔心被軟性制裁的,所以,只買船租給上航局。

上航局嘛,熟,徐家在魔都的馬勒別墅就是從上航局買過來的啊,7o年代至9o年代,一直是上航局的資產。

國內就這樣,真要想將生意做到一定程度,關系是很重要的,不能光有上面的,各個方面都要有一點,就這么一點點,生意往往就好做的多。

2oo8年以後國內民資泛濫,很多私募、財團都下了訂單,買了十幾艘重型變頻絞吸船,結果沒有用武之地,破產了不少公司。

既接不到工程,又租不出去,一艘七八億的投資都爛在手里。

一路一帶,產能輸出,這些也都是產能,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產能,因為絕大多數的小國根本就沒有,一艘都沒有,中國幾十艘,南海造6那么火熱,還有一半爛在港口里找不到用武之地。

一窩蜂上馬,看別人賺錢就眼紅,以為有點關系人脈就一定能撈到錢,豈知神州大地,關系比你硬的人永遠只多不少,何況最硬的永遠是央企。

當然,爛在港口里的絞吸船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很大一部分是用了三菱或者大宇的設備,這方面,日韓真的比拼不過老歐洲,差距不小。

至於買韓國大宇的國內船東,那是s-b,真以為韓國是世界科技強國,其實和通商局、振華重工比,也不咋樣,全部是拼裝貨,還搞不定系統集成問題。

通商局好歹是正兒八經的lhc、沃斯塔的核心設備,西門子變頻。

韓國大宇?坑你s-b不商量。

徐家就是清一色的通商局重工制造,2oo2年到2oo4連續4艘訂單,關鍵時刻一句話,暫停轉讓通商系在pan保險的股份,阻止pan上市計劃。

不急,我們談一下。

徐總這次緊急從美國返回處理玩深物業的事,拿走通商系的股份,反手又下了2艘45oo方的虎鯨號、藍鯨號訂單,還是上面的意思。

關系到了這個份上,終於可以談了。

這一次徐家父子同時在會場暢談海外收購,通商系的姜肖平董事長就在台下捧場,坐在第一排,他在第一排,華潤的宋麟在旁邊,泛海的盧總在左邊,其余人都得往後做,浙省的宗總、魯總也不例外。

工商界,有個東西叫地位。

泛海盧總雖然不如別人有錢,那是展慢了,地位還是有的。

姜肖平這一次過來,就是要和徐家攤牌了,pn保險在香港上市的計劃已經擋不住了,幕後想要收購通商系手里那些pn股份的人,也等不及了。

姜肖平扛不住了。

別人開了價碼,14億收購通商系手里持有的pn保險股份,必須在pn保險上市前,姜肖平硬撐了一年不賣,pan保險只好等一年,不敢上市。

這背景可比王佦厲害十倍。

徐騰和徐總最初以為是富邦系幕後控股人的那位魯總,結果沒想到,更牛。

訪談結束時是11點,等半個小時才是中企峰會的午宴時間,徐騰陪著父親去和姜肖平董事長秘密會晤,三人分開乘坐電梯,抵達亞洲灣會展中心1o樓的一間辦公室,只有三人閉門密談。

姜董事長最初不肯直說,良久,終於暗示徐氏父子,「國內三大保險公司,pn保險的業績是第一位,其他兩家,一家是純國企,一家是寶鋼、中石油的地盤,誰敢亂來?這是最後的良機,你們能想到的那些人,基本都來了。這里面還有香港鄭家和匯豐在無聲運作,由鄭家注冊公司,再派兩個晚輩擔任法人,廣邀旅居港澳的那些人利益均沾,試圖一舉逼退通商系。若非如此,我也不至於如此狼狽。」

「果然是鄭鈺彤啊!」徐騰看了徐總一眼,華銀系和鄭鈺彤算是很熟,幾次問對方,對方都說沒他的事,可見生意場上根本沒有信得過的熟人。

「我最近聽說你們剛和魯先生打過交道,搬了手腕,感覺如何?」姜肖平一直在耍徐大昌,也不想想通商都扛不住,必須得賤賣,他都得為對方背黑鍋,這可是什么段位?

雖說徐家也有人在支持,遇到某些情況還是得閃,不是什么生意都能搶的。

姜肖平已經點出了其中一位很厲害的魯先生,這很正常,魯先生這兩年都在計劃投資保險產業,遇到pn保險上市這種良機,焉能錯失。

「我們在股市吸納通商銀行的股份,沒問題吧?」徐騰心里明白,至少十年內,暫時別想和這些人正兒八經的過招,何況這些人也不敢亂來,只是想悄悄拿點好處留給家族後裔。

2oo4年-2oo8年這個階段,還真算是最後的瘋狂,再向後,隨著自媒體的展,基本上就徹底不敢輕舉妄動了。

只不過,徐家畢竟在通商局下了6艘大訂單,接近3o億的金額,至少五年才能從曹妃甸那邊賺回來,不能白瞎了,總得撈一票回來。

「你們可以自由買賣,但我不能保證你們進入董事會。」姜肖平的言下之意是拒絕的,這很正常,富邦系都被一巴掌打出局,何況是草根出身的華銀系。

這年頭,生意不好做啊。

華銀系能夠搶下華夏銀行的盤口,那都是靠關鍵時刻出錢出力拼過來的,現在還想再撈一個盤口,確實有點太貪心了。

這些事,王佦不知道,他還沒那個段位。

姜肖平是知道的,宋麟也知道,但都挺陰險,沒告訴王佦。

所以,姜肖平也覺得華銀系的徐家太貪心,草根能玩到這種地步不容易了,該適可而止,只是他聽徐騰和徐總此前在訪談中的表態,顯然還是要繼續開拓,不敢停下來。

姜肖平並非完全禁止徐家入股通商銀行,畢竟徐家是草根,想進通商系的衙門只是求財,不敢亂來,更不會放肆到奪取通商銀行的控制權。

「真要說起來,通商、華夏、pn是殊途同歸,只不過你們機制靈活,膽子大,搶先一步。pn最後肯定要收購廣銀行,你們未必沒有別的辦法。」姜董事長是真正的高人,一路腥風血雨走到今天,絕不平凡,很快就給徐家指了一條明路。在他眼里,華銀系是草根里殺出來的惡狗,既然控制不了pn保險,將這條惡狗指引過去和pn系的高管層內斗,這才符合通商系的利益。

pn保險的創業團隊和高管層,這幾年一直悄無聲息的布局,試圖掙脫通商系的束縛。

姜肖平准備反擊時,已經為時太晚。

這里面還有匯豐集團的謀劃,畢竟一山不容二虎,pn保險的大股東里,匯豐不希望有第二家銀行,匯豐選擇和鄭家合作,希望鄭家出資買下這些股份。

鄭家在香港這么多年,當然知道誰誰誰出面,能讓姜肖平和招行敗走麥城,很快邀請了誰誰誰,不用對方出錢,白占一部分股份。

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姜肖平董事長和徐總簽署絞吸船合約時,答應想辦法拖延一年,反復找了各種理由不轉讓股份,拖延pn保險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日期,內心也是抱有一點希翼,想看看徐家能找到什么內援擊退鄭家。

他一直以為徐家也是誰誰誰的管家,否則不至於能展的這么快,這么順,連央企都得讓步,連華夏銀行都能順利入手。

不管怎么說,先不談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姜肖平畢竟混到了這個份上,真不願意給對方背鍋,也不想這么窩囊的被擠出局。

這個局太復雜,有pn保險的高管層,有高盛、********、匯豐、新世界,有衙內,各方目標一致,都想將通商系擠兌出局。

確切的說,pn保險展到今天,已經看不上通商系這個大股東,想要聯手匯豐,口號就是學匯豐。

若非如此,通商系怎么可能以2o億的低價轉賣pn保險14.3%的股份,其實要不了多久,pn保險上市後,這些資產至少價值百億規模,姜肖平還得替對方背黑鍋。

姜肖平是央行研究部的兼職教授,這種帳,他不會算?

沒用,扛不住。

這是2oo4年,不是2o14年。

姜肖平和徐總都有抽煙的習慣,徐騰喝酒,三個人都有點心酸。

這位姜董事長的心酸不僅是國有資產的流逝,這是小問題,關鍵是他混到這個份上,還要替人背黑鍋,受不了,恨的牙癢也沒辦法。

徐總的心酸很簡單,看別人一翻手能賺上百億,眼紅,心里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