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不起,我是卧底(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5259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華銀系的資金顯然不是無限制的,雖然各家集團公司本身都能抵押資產、證券,和各家銀行、保險公司、私募借貸,但畢竟都是私有制,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天生較弱。

華銀系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各家集團公司聯手絕對控股華夏金融集團,利用股東優勢和規則直接融資。

可惜,華夏銀行這幾年才開始大規模開拓,儲蓄准備率有限,華夏保險的規模更低,資產規模只是pn保險的1/7。

在銀監會和保監會的各種規章制度下,華銀系通過內部操作,每年能從華夏金融集團融資三百億左右,再多就不行了,這三百億還得分散給華銀系的各家集團公司。

超過三百億,華銀系就要大量動用私募資本,借民間的錢,玩資產運作和大規模投資,其實也有點拆東牆,補西牆的意思。

華銀系之所以要瞄准民生銀行和pn保險公司,都是為了擴大融資規模,條件是必須先占據大股東地位,在董事會占據一席之地,小股東是沒有這種融資特權的。

民生、pn、萬科。

這三個是華銀系這兩年必須要得手的金融公司,一旦得手,那簡直是如虎添翼。

資本游戲就是這樣,永遠是肥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華銀系的核心,華銀系的靈魂,永遠都是金融業,其他產業的投資只是擴大產業規模,內部操作,運作上市,高沽低買,反復操作,長期獲利。

在賺錢的基礎上,徐家和華銀系才會考慮為國效力,畢竟,生意永遠是生意。

第五天的中企金融峰會,徐騰打開一台筆記本電腦,和pn保險公司的郭永哲董事長閉門談判,請對方看了很多數據和調研資料。

二十分鍾搞定,郭永哲直接乘坐直升機前往香港,說服匯豐,讓匯豐出面勸退「鄭家」。

鄭家幕後的那些人很有意思,惹不起洋人,這真是從清末到中帝時代,一直恆古不變的規律。

徐總和郭永哲一同乘機去香港,帶著他那份曹妃甸的土地合約,去和魯先生善後,抱歉,搶了生意,華銀系也是逼不得已,必須出手。

徐總坦然相告,有人知道了。

這是真話,徐總早就在指派某人告狀,效果一直不太大,但是,上面肯定有人知道。

魯先生,上面的消息,您也是知道的。

只要您投資十幾億將這塊地填起來,四五年後,最低也能賣個上百億。您要是有足夠的資金和項目,再在這個地上建樓建項目,那就更賺了。

徐家真不想得罪您,為了彰顯道歉的誠意,徐家不僅白送合同,還出錢出力填海造陸。

談判很順利。

十幾分鍾後,徐總迫不及待給徐騰發了一條短信,「魯先生很厚道,根本不怪我們,他也是幫鄭家一點忙,以前欠了人情,有機會能賺錢,順手賺一些罷了。」

「他還真將咱們要談的幾個px項目,還有金沙江一庫八級的項目都搞定了,剛准備告訴我們……兒子,你坑錯人了。」徐總立刻甩鍋,言下之意,姓徐的,都是你的錯。

「不急,只要你想彌補,機會很多,弄清楚鄭家到底請了誰誰誰,肯定不止一個,否則不至於讓姜肖平那么狼狽。」徐騰還是要提醒一下徐總,別大意,別被騙了,「如果魯先生不說出別人,那就意味著他是寬宏大量,不會出手整咱們,但他不介意別人整咱們。」

「兒子,論坑人和防坑的綜合水平,你已經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徐總必須給徐騰豎起大拇指,他差點忘了,這幫人都是從那個年代熬出來的,見慣了人心險惡和大風大浪,誰不是腹黑學的行家?

幾分鍾後。

徐總再度發了短信,「他不說,也不願意占我們徐家便宜,准備合作經營,讓我們站在前面……這是要讓咱們老徐家,給他們當掌櫃哦!」

這一次,徐騰沒有再回信,因為徐總經常遇到這種事,肯定有辦法處理。

魯先生不說出其他的誰誰誰,言下之意也很簡單,徐家願意給魯先生做掌櫃,在外面控制一家集團公司的運作,他自然會替徐家調解,合作共贏。

呵呵。

徐騰也沒啥好說的了,這會兒,他在海灘邊享受一段假日時光,順便和萬科的俞總聊一聊。

雙方迄今為止,雖然有過一次撕臉,可畢竟沒有鬧出公眾新聞,還有談判的余地。

徐騰有些話說的很難聽,其實和事實並不算絕對符合,萬科王佦並沒有真正的威脅他,而是宋麟主動過來「威脅」他。

王佦是精神貴族,還不屑於這么做。

俞亮總裁過來就是解釋這件事,萬科依然尊重騰訊集團,尊重徐騰,以前對徐家有一些誤解,表示歉意,但是,萬科無意改變目前的股份格局,希望保持獨立。

徐家洗白了。

這一下就恐怖了,徐總和徐騰不需要動用私募、保險的資本,直接抵押證券融資,就能輕松收購萬科。

在國內做生意都不容易。

萬科這幾年,基本拿不到深圳和廣州市中心的土地,甚至不去拿,絕不低頭,只沖這一點,徐騰沒有必要和萬科撕臉太狠。

徐騰不喜歡王佦什么地方呢,其實,王佦這一路走來受到了太多保護,偏偏不告訴任何人,裝出一副白手起家,精神高貴的樣子。

徐騰不否認,這個形象非常有利於萬科,但是,他不喜歡。

同行是冤家。

中華裝逼界的小王子,當然不喜歡中華裝逼界的大叔。

所以,徐騰給俞亮開了一系列的條件,王佦董事長需要在七年內退休,俞亮接任董事長,他可以和萬科管理層簽訂對賭協議,達到一個業績規模,可以低價轉讓一部分協議。

同時,他承諾拿出部分紅利,分配給全體員工,這些紅利可累積增持入股。

不管萬科是否喜歡,是否接受,華銀系強勢入駐萬科的大局已經無法更改,徐騰直接將底牌告訴俞亮,「我、父母,以及其他華銀系的聯席合伙人持有的萬科股份,早已超過1/3。我也和華潤的宋總達成一致協議,沒有得到雙方同意,絕不允許萬科增資,以避免損害雙方的利益。暫時,我們不會去直接影響華潤的大股東地位,但不排除聯合行使投票權。」

「宋總沒有通知我們啊?」俞亮很驚訝,沒想到,華潤早就和華銀系聯手了。

「你也不用懷疑,我們和華潤正在聯合投資永泰化工集團的其中一個px項目,聯合入股金沙江一庫八級項目,聯合投資陝省、江淮省的兩座超超臨界動力火電廠,同時還會聯手開發曹妃甸項目。簡單點說,華銀系和華潤在戰略層面是盟友,而萬科只是戰術性競爭與合作的中等盤口,你猜華潤會怎么做?」

徐騰在美國訪問的這段時間,華銀系已經和華潤的高管層密切會談,達成了很豐富的合作協議,就在幾天前,李達霄和華潤的宋總終於達成了最終協議。

華銀系暫時不將分散的股權集中,不威脅華潤在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地位,雙方聯合施壓萬科,隨時可以奪取萬科的控制權。

這個形勢已經很明顯,華潤在幾年後,遲早還是會失去對萬科的控制權,這幾年就是華潤全力投入華潤置地,逐步放棄萬科的過渡期。

華潤和華銀系分享了一些真正的大項目,雙方合作,分散資金壓力,聯手擠壓競爭對手。

如果一切順利,華銀系可以考慮將永泰化工的盤口,逐步讓給華潤集團,配合華潤締造一個亞洲第一的化工集團。

華銀系不蠢,不會到處得罪人,卻一個盟友不結交。

央企都是華銀系可以結交的盟友,只要對方願意合作。

人很現實,很勢力,企業一樣現實,一樣勢力,強強聯合欺負弱者,這是商界永恆不變的上上之策。

徐騰看得出俞亮的恐慌,最大的靠山倒戈了,不慌才怪,這是俞亮居中談判,討價還價的本錢之一。

他抬手示意俞亮總裁自便,可以先離開打個電話,確認一下情況,再和王佦董事長好好協商一下對策。

現在的萬科還沒有十年後的強勢,現在的華銀系也絕非寶能系那點實力。

華銀系目前的實力,很明顯,連華潤都自認不如,都要談合作第一,何況是萬科。

徐騰不著急,他慢慢等著,坐在沙灘椅上喝果汁,看一看徐總剛才又發給他的幾條短信,談妥了,華銀系在曹妃甸的那4.5平方公里的土地權益中占1/3股份,其余2/3都歸屬誰誰誰,具體是誰,華銀系不問。

此外,填海所需的12億資本都要華銀系支付。

協議中,徐總還進一步作出退讓,誰誰誰成立的三家公司,有權在五年內,以7億的價格買走華銀系持有的1/3股權。

多美好的條款。

徐騰給徐總回了一個豎起大拇指的圖案。

徐總也是坑人的高手,特意給誰誰誰准備了一個肥肉式的條款,彰顯華銀系的誠意,很大度,這是要坑死對方不商量。

一旦對方啟動條款,無情無義在先,7億就將徐家踢出局,以後就算坑死在曹妃甸,也不好意思再怪罪徐家。

徐總這么些年也不是白混的,好歹是華銀系的理事長和總召集人,招術陰的很。

樹大招風。

華銀系過去一直分散運營,有名無形,現在浮出水面,生意也做大到這種規模,光靠內部凝聚成一股繩子,已經無法解決那些棘手的問題,過去這些年積累的關系網也不夠了,開始需要結交更強大的盟友。

華潤、通商、中海油、中交、一汽、上汽……這些央企就是華銀系要主動結交的盟友,要交朋友,就要有合作,有共同利益。

這是華銀系既定的發展路線,唯有這樣才能扎根大地,茁壯成長,足以自保。

按照這個路線圖不斷擴大朋友圈,再不斷擴大自身的實力和產業規模,七八年後,局勢變化,正氣浩然,誰怕誰就是未知數了。

等到那個份上,誰誰誰還重要嗎?

徐騰躺在沙灘椅上,等待萬科方面的回復,一邊享受著溫暖的深秋海風,給幾公里外,正在游輪嬉戲的梅嘉莉發一條短信。

他今天本來也准備和幾個年輕的富二,一同乘坐游輪出海游玩,剛准備動身就遇到了俞亮。

對方急於談判,徐騰只能擱置行程,陪對方談一談。

時光一秒一秒的流逝。

徐騰既感受不到勝利的喜悅,也感受不到痛苦,只有海風在吹拂,周邊的沙灘上人來人往,亞洲灣以前不叫亞洲灣,而叫青皮口,盛產一種青皮海蝦。

80年代的漁民在漲潮時扎下漁網,退潮時直接撿取即可,現在哪里還有這種好事。

這里的沙灘也不算優美細膩,甚至有點像河沙似的粗糙,海水倒是湛藍,只因為是在博鰲鎮的邊緣地帶,海灘面積又大,才被開發成度假旅游景區和會展中心。

游客大多是外地人。

這一片亞洲灣度假會展區的總面積是1400余畝,屬於華銀系旗下的海南博瑞置地公司,2000年初期就拿了下來,當時只花了一千多萬,後續的累計建設投入約有5億,業績一般般,回報率並不高,市場估值卻在二十億左右。

海南的地產業就是這樣,高估值,低回報。

即便萬科的股價這半個月一直在漲,總市值也沒有突破200億,a股的整體市盈率太低了,這個市值和萬科的營業規模、盈利水平完全不相匹配。

一個萬科,一個pn保險,一個華為,這都是全國優異企業的典范。

徐騰腦海里不斷盤算著這些事,忽然間,感覺有點累,也感覺華銀系正在觸及某個極限值,在現有運營能力和關系網的基礎上,觸及到了天花板。

這一兩年間,在華銀系浮出水面的過程中,幾乎每一樁生意都要和各種勢力激烈博弈,繼續向上發展,未來的博弈會更激烈。

這個天花板,新希望、泛海、萬向都碰過,在他們的產業鏈上,繼續向上,面對的都是各路最強盛的地方國企龍頭和央企,拼不過,只能停滯。

或者說,他們主動選擇停滯,保全現有的資本等待良機。

華銀系有點與眾不同,這和華銀系的資本、歷史、積累、機遇有著莫大的關聯,但是,這個天花板還是來了。

他想著這些事,給身在首都參加曹妃甸立項調研會議的蔣寧遠校長,發了一條短信,建議明年二月的年會,重點討論這件事。

「華銀系這兩年擴展的太快,原有的根基不夠深,碰天花板是遲早的事,不急,pn、萬科、民生是三個重點項目,冒一點風險是有必要的!」蔣老魔正在開會,沒有輪到他發言,回復短信的速度還算快,帶著老花鏡用電子筆手寫輸入。

科技進步就是這么有趣。

蔣老魔是真沒辦法熟練掌握智能輸入法,只能用手寫輸入。

「有些身份還是很重要的,我們正在運作,不急。」蔣寧遠連續用了兩個「不急」安慰徐騰,暫時還沒到一個很危急的時刻,至少有些事,華銀系即便遇到麻煩也能用錢擺平,同奪取pn保險、萬科地產和民生銀行的好處相比,這些麻煩都是值得的,付出的代價和巨額成本也是值得的。

徐騰沒有繼續和蔣寧遠聊下去,入股pn、奪取萬科的兩個決策是華銀系聯席合伙人的共同表決,徐總、徐媽、蔣寧遠、馬光源、李達霄、李錦芬……華銀系的核心層都投了贊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