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文化的富二代(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3411 字 2022-07-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恥家族最新章節!

美國是一個很熱衷輸出「革命」的國家,也是一個很擅長搞破壞的國家,甚至可以說,美國熱衷於制造事端,制造地區性的混亂,以維系其國際霸權。

特別是當美國自身遇到問題時,美國就更有需求搞亂世界,讓國際資本回流到美國。

2001年科技泡沫危機之後,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引發中東的混亂,國際資本流向美國的同時,美國在軍工、石油和能源板塊的拉動下,股市快速回升,締造出一個長達七年的戰爭繁榮。

同里根時代一樣,這是共和黨的標志時代,國債激增,金融監管寬松。

歷史一再證明,所有的戰爭繁榮都會成為泡沫,從2001年到2008年,美國經濟的基礎因素並不是變好,而是變的更糟糕,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就剩下地產業一個支柱。

90年代,美國地產大亨特朗普一度虧的傾家盪產,結果正是在這七年時間里咸魚翻身,重新扭虧為盈。

這位地產大亨的身家大概是三十多億美金,實際上,能夠拿出的現金頂多幾億,後來參加美國總統大選時,個人拿出七千多萬美金,這已經算是豪賭。

總之,2008年的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傷害是極度致命的,因為美國經濟存在著長期的結構性矛盾,小布什主政的8年時間,不僅沒有解決矛盾,還將矛盾深化,擴大化,以至於成為頑疾。

這8年時間的經濟繁榮不過是暫時掩蓋了問題,並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關聯影響更深遠,更廣泛,最終醞釀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正常的一個國家,遭遇到次貸危機這么嚴重的重創,那就和日本在90年代一樣,經濟徹底崩盤,沒有十年時間根本別想恢復。

美國不一樣,美國將問題輸出,國際化,所有國家一起替美國分擔創傷。

同時,美國積極在中東、俄羅斯和中國周邊制造問題,制造出三個極度混亂的區域,試圖迫使地區動亂,迫使這些地區的國際資本回流到美國。

這就是傳說中的剪羊毛。

次貸危機以後,國際資本大面積逃離美國,逃往中國,逃往新興市場,逃往金磚四國,美國必然要采取果斷的策略,遏制這個趨勢,逼迫這些國際資本回流。

美國和俄羅斯對峙,推動北約進軍,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掐斷俄羅斯天然氣的輸出管道,又在中東大搞革命,在香港支持「本土民主」運動,在韓國推進更具威脅性的軍事演習,激化朝鮮半島的矛盾——所有的手段都是為了一件事,加息。

美國在頁岩油、頁岩氣領域押了重注,期望推動油價和天然氣價格雙漲,拉動美國經濟增長幾個點,只要有這幾個點的繁榮,美聯儲就有足夠的理由頻繁的低幅度加息,促使國際資本回流,最終再度使得華爾街迎來新的繁榮。

掐斷俄羅斯天然氣的輸出管道,推動天然氣價格的暴漲,在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推動新一輪的戰亂,促使油價的提升,由此推進美國股指,特別是頁岩油板塊的飆升,進而拉動美國經濟回暖。

這是美聯儲加息的必要條件。

可惜,關鍵時刻,美國沒有了那個國運。

美國機關算盡,居然弄出一個難民問題,將本來就很殘的歐洲弄的更殘了,全球經濟三大引擎,歐洲先垮,而且遙遙沒有盡頭,另一方面,國際資本和中國的國家信貸支持了一批新的產油產氣國。

美國折騰了那么久,油價不僅沒漲,反而跌的離譜,寄予厚望的頁岩氣、頁岩油板塊不僅沒有拉動美股暴漲,反而拉動道瓊斯指數連續下跌。

這真是仰天握拳,情何以堪啊!

最慘的是美國以為頁岩氣是一個新技術,至少領先世界二十年,沒想到,兔子居然將這玩意白菜化,核心設備,中美兩家都能造。

這就尷尬了。

局勢這么爛,美聯儲只能嘴上加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對著全球媒體高喊一聲,我要加息啦,晚上睡覺之前祈禱真主賜福,扭轉國運。

克林頓的最後4年,加上小布什執政的8年,美國工業基本全盤崩離,基本就剩下航空、軍工業、半導體、制葯……這些高技術化的產業,實際創造的就業數量非常有限。

2008年以後,通用、福特的汽車工業更是全盤遷移到墨西哥,在美國就剩下一個cbd組裝廠……通用最誇張,連組裝廠都不打算留在美國,和美國汽車工人工會鬧的很僵硬,差點就要火拼。

克萊斯勒沒遷,垮了。

講真,克萊斯勒不是不想遷廠,遷廠也得花錢,這點錢,克萊斯勒都拿不出來。

局勢這么爛,除非中國經濟崩盤,或者是硬著陸,美國是真的沒招了,誰上台都一樣。

商場如戰場,國家之間的博弈和商場是一個道理,差不多的樣子。

中美之間的博弈,歸根結底看誰錢多,別看美國市值高,總資產高,奈何手里沒現鈔啊,沒有資金流。

中國市值低,只有美國的1/2,關鍵手里有資金啊,儲備資金多啊。

企業之間的博弈也是一樣,別看高盛、摩根、福特享譽全球,手里其實都沒有多少儲備資金,刷卡時為零,只能賣資產,換點零花錢應急。

別看華銀財團像個暴發戶,手里有錢是硬道理。

徐騰讓高盛公司出面,協助華銀財團收購福特集團持有的幾家汽車品牌資產,這事對高盛公司來說,特別是在這種時刻,簡直是易如反掌。

這是一筆大買賣,如果交易能夠達成,高盛公司至少能從中盈利幾千萬美金。

蒼蠅再小也是肉啊,幾千萬美金也是錢啊。

高盛公司今年不說多的,只要能拿出10億美金的凈利潤報表,那就算是真正的華爾街之王,這種局勢之下都能盈利,那還得了?

肉大肉小倒是其次,關鍵高盛公司、華爾街比任何時刻都急需和華銀財團做朋友,游說真正的超級大壕——中國出台一個巨量的經濟刺激政策,挽救眾多國際投行與水火之中。

暫時別指望美國了,焦頭爛額,能夠保證經濟不崩盤就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徐騰在這段時間抵達美國,就是想要親眼見證歷史,看一看這個偉大的時刻,看一看美國從盛轉衰的歷史性時刻,這是歷史的拐點,國運的拐點,只有美國人自己無法覺察。

美國絕不做第二?

我呸!

別看美國人口多,新勞動力多,有工作嗎?沒工作,你做什么第一?

徐騰雖有一個長江商學院的mba學位,還是蔣寧遠的學生——在所有的網絡公開資料上,這種師生關系都是很明顯的,標注的很清楚,但他離經濟學家的標准相距甚遠。

他只是一個企業家,一個資本家,一個銀行家,一個生意人。

他用生意人的道理判斷局勢,在他的看來,美國的體制問題根生蒂固,根本改不了,再也沒辦法推行像「羅斯福新政」那樣的全面改革。

不能搞改革,不能搞全面的結構性改革,只是將希望寄托於中國經濟崩潰,將希望寄托於加息,將希望寄托於國際資本的回流——美國遲早完蛋。

美國除了加息和高科技封鎖,還有什么招?

只要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在6.5%以上,國際資本不斷涌入中國,籍此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美國就別指望大幅加息剪中國的羊毛。

鳥毛都剪不到一根。

美國現在只能剪巴西、阿根廷、南非這種貨色,籍此續命,可惜,不解餓啊。

至於高科技封鎖,這是開玩笑。

中國有錢,別說中央政府,華銀財團就能憑借一己之力,強勢攻克半導體和新能源產業的大部分技術難關;中國也有人,13億人。

在中國聘請一個優秀的科研人員,一年均價是十萬左右,檔次高一點,年薪三十萬到幾百萬;在美國,同等水平的科研人員起步價就得是五萬美元,檔次高一點的博士,沒有幾十萬美金能搞得定嗎?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科研紅利。

徐騰做為一個企業家,做為中國no1的資本家,對中國經濟是很有信心。

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徐騰到了美國,抄底來了。

沒辦法,手里有的是錢啊!

壕啊!

相當的壕啊。

在美國,徐騰住的高端五星級商務精品酒店是自己旗下的產業,坐車只坐勞斯萊斯,雖然不是自家旗下的產業,好歹也是第二大股東。

不錯。

現在手里有的就剩錢了,華騰公司已經從鳳凰資本公司名下,正式買走了寶馬集團20.37%的股份,僅次於匡特家族,稍微低10個點而已。

在美國資本家們集體滿地打滾的艱難時刻,身為富二代,身為華銀財團的理事長,徐騰拎著錢袋子,揣著支票簿,從天而降。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