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大國之路(四)(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722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1918年5月1日,我和花旗銀行駐華代表漢格爾閣下來到了徐州。他是前華府外交官,在中國有著非常廣泛的人脈,並與那位年輕的副總統閣下是多年朋友。他告訴我,其實我即將經歷的事情完全是由那位至今還未見面的副總統閣下推動的,因為他很多年前就開始關注世界最大農耕國家在人口和土地分配上的不均衡情況。他采用過較為激進的均分方法,也采用過國家農場的手段,最近還推出中國版《宅地法》向偏遠地區移民,稀釋問題最復雜的蘇浙皖地區,但從今天來看都那些都只是前奏和實驗

我的筆墨無法形容那天的景象,整個徐州城的商店都關門了,所有農民和地主都自發涌入了城市。他們分成兩派冷冷對峙,政府不得不出動軍警將其隔開,氣氛凝重得讓鳥兒都不敢立足。他們翹首以盼,各自的利益和夢想在這一刻凝固在徐州城上空。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那一天大半個中國都在等待,田野里勞作的農民漫不經心,工人們開動機器時也在聊著徐州,地主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論未來,連為他們端茶倒水的佣人們都在等待宣判結果

那天,這個還未能洗去封建走向真正共和國家是焦躁的,是不安的,但也是充滿了希望的!因為那位年輕副總統決意挑戰人類最丑陋的限制人權的契約,維護憲法的尊嚴和威信,打破舊有的土地政策。讓人好笑的是,在這個法律觀念缺乏的國家,開庭前那些被告甚至都不知道面對的是場什么官司。在場的絕大多數人也並沒意識他們正在被歷史記載,全中國都以為那僅僅是一場民事糾紛。是世界第一家農民互助組織。蘇北農會狀告地主士紳們的不公平。它之所以吸引目光大部分是因為對弱者的同情,以及農民奴隸們爭取公正的權利呼喊,還有那份長長地寫著7331位被告的名單記錄於中華民國第一次憲法官司。」——

美國時代周刊記者。泰格-卡瑞斯。

「快把衣服給我。」

「好好地店不開,去湊什么熱鬧。」

「你懂什么,我這是要去給程老師撐腰!他這回要告的可不是一兩個老爺。是全蘇北的地主老爺!」

「全蘇北?!」

「是啊哎,好好地老師摻和這事干啥。算了,咱也不懂這些大道理,程老師既然要做肯定是為我們這些老百姓著想,就算看在咱兒子面上,我也要去給他撐腰。」

街角的文房四寶小店內,楊老板催促妻子拿衣服,穿好後立刻向設立在機場的臨時法院跑去。由於觀摩人數眾多,所以此次審理特別設在軍方飛機場。士兵還借來幾千張長板凳給旁聽者休息,但大家顯然還是太小看百姓對這次審判的關注。在程城等國社黨員半個月的努力下,新成立的蘇北農會狀告全蘇北大地主的官司顯然吸引了太多人。那些被迫無法移民或者生活艱苦的佃農長工們全來了!所以楊老板抵達會場時。板凳早已被一搶而空,只得和大伙一樣站在外面翹首張望。幸好特意搭起的高高臨時法庭不會影響視線。

數千軍警將會場隔成兩個區域,最大的自然是四面八方涌來的農民,而較小區域是蘇北數千大地主代表,甚至還有皖浙兩省來看情況的地主。細心人的發現,此次軍警都沒有帶槍,每人手持的都是盾牌和兩米長的木棍,用以隔開雙方和防爆沖突,所以不少懂行的人都大松口氣。

「快看。」人群陡然一陣騷動,楊老板和大家扭頭看去,只見軍警隔出的道路上走來十幾位身著長袍氣度不凡的男子,當看清楚面貌後,頓時有人倒吸口冷氣:「乖乖,那不是在住在我們徐州的王聘卿王老爺子嘛。」

「看看,都是北洋的老人。李純、段總長扎辮子那個是張勛張大人!咦?那馮老爺子嗎。他不是投靠了楊司令,怎么還和北洋老人有說有笑的?對了,那個黑臉的是誰?那是安司令,看見沒今天來的兵都是他手下,聽說他是楊司令身邊的護法金剛。安司令,沒聽說過啊?不是只有蔡司令和岳司令嗎?你啊,多看看報紙!如今在法國的岳司令和蔡司令都是管外面兵的,專門打俄國毛子兵和日本兵的,安司令的兵是專打土匪管國內的。哦你們說,安司令會不會把那幫地主都抓了?老子看他們早不順眼了。」

「看啊,洋人!乖乖,那么多洋人來了!還有個小日本。」楊老板等人的目光中,漢格爾和剛剛抵達上海不久的美國時代周刊記者泰格-卡瑞斯步入會場,他們身邊是上百趕來的各國觀摩員和記者。顯然這些嗅覺靈敏的歐美遠東政治活動家們也意識到此次開庭意味著什么。

泰格-卡瑞斯背著相機,指著旁邊入座的王士珍等人,問道:「漢格爾閣下,您對那些前北洋官員列席有什么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