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希特勒的反擊(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2655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

結束開普敦會議的楊秋來到了迭戈加西亞基地。().

迭戈加西亞位於查戈斯群島最南端,是好望角、新加坡、紅海、澳大利亞間多條航路的會合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原來歸英屬塞舌爾領地管轄,因為占領了太多戰略島嶼,所以英國對這座群島並不重視,上面只有一個普通地海軍加油站。楊秋用軍艦和飛機換到這里後,就立刻在國會推動通過了國內首個海外無建制領土提案,宣布查戈斯為中屬印度洋領地。隨後的一年多里,海軍將島上的2千多原住民「強行遷移」至馬達加斯加,還以軍事需要為由徹底封鎖群島,從美國和南美等國購買大量原材料和設備,還從伊朗調來數千名蘇聯戰俘修建這個海軍基地。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迪戈加西亞基地已經煥然一新。不僅可以停泊山東級戰列艦這樣的海上巨獸,還擁有17個泊位、海水淡化設備、遠程雷達,電子監聽站、讀力油庫彈葯庫和一條3公里長的跑道。設計師在環礁東面開辟出一個180米長的干船塢。當然,這些干船塢和潛艇船塢只能用於曰常維護。

作為國內第一個外海領地,楊秋傾注了很大的心血,不僅調用南美的關系網,還動用外交力量幫助在歐美采購必須的設備,完全是按照供應一支超級航母戰斗群來准備的。所以在建設完後,朱斌侯立即將這里作為第三艦隊最重要的印度洋基地。不過這里還是缺乏長期維持艦隊的必要條件,所以海軍規劃中的第三艦隊總部,選在安達曼的布萊爾港。

楊秋抵達時,遇上了從金蘭灣趕來「安海」號和「鎮海」號戰列艦和帶著租借的法國艦隊,**給英國的四艘軍艦也在這里加油准備奔赴亞歷山大港。因為英國要得急,來不及在岸上拆卸雷達和電台等機密設備,所以海軍技術員是一路跑一路拆,等到靠港後立即卸下一大堆七零八碎的設備。但朱斌侯還不放心,最後安排三波人拿著要表單分別檢查。

聽到**它們時,朱斌侯還有些不舍的,畢竟這4艘軍艦本來都是第三艦隊的。還好海軍部已經答應等「上海」號和「渝城」號戰列艦完成保養,就會立即劃撥給第三艦隊,填補空擋。沒等四艘軍艦離開,在開普敦收尾的慕容翰和施肇基搭乘2架運9也降落在機場上。剛落地,楊秋就看到士兵們從飛機上搬下一個個木箱,然後轉運到山西號戰列艦。

「什么東西。」

「是丘吉爾送給您的禮物,都是當年被搶走的古董和文物。因為護送的驅逐艦遇上德國潛艇,所以昨天才到開普敦。」慕容翰拿出一份清單要交給楊秋。「你收著吧,回國送到國家博物館去......。」楊秋沒看清單。其實國內很多大學教授和歷史學家都曾建議由國家出面收回散落在海外的國寶,但他一直沒主動用國家手段去做這些事。因為在他覺得,有些東西放在國內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精致的藝術品,讓子孫們忘記背後的故事。但放在國外,卻能時時刻刻提醒國民那段屈辱的歷史。至於民間的自發行為,他還是支持的。

「起飛前英國人告訴我,希特勒聽到宣言後很不滿,加快了與斯大林的談判,還下令德軍全面進攻。最新的消息是,古德里安已經發起秋季攻勢,隆美爾也從開始進攻班加西。據英國人說,這次進攻規模很大,總投入起碼350萬部隊。羅斯福得到消息後,已經要求馬歇爾在年底前,將戰後動員的280萬陸軍全部送往歐洲和北非,還同意了對法國和西班牙進行戰略轟炸的提案。丘吉爾也將剛到北非的20萬英聯邦軍投入西班牙,國內的35萬部隊也已經做好進入西班牙的准備,連戴高樂都向西班牙投入10萬部隊。()按照張孝准之前給我們的數字,再加上這次的動員,最遲年底投入到西班牙和北非的英美法等國盟軍數量就能超過700萬!其中光陸軍就有450萬!」

「艾森豪威爾也找了我,希望我們能抽調部分運輸船去西澳。他說駐扎在澳大利亞訓練,原本准備投入西南太平洋的美軍2個陸戰師和4個步兵師正坐火車趕往西澳,但他們在印度洋的運輸力量不足,沒法快速運往中東。張孝准海發電報提醒我們小心要東地中海,因為他收到情報說,德意已經加速向黎波里派兵,數量可能有5到10個裝甲師,20到30個步兵師......。」慕容翰表情頓了頓,表情嚴肅:「從種種跡象看,未來兩年,恐怕是最艱苦的兩年。」

「留下必要的,把印度洋和波斯灣的全部運輸力量都調來轉運美軍,他們也該出出血了。」楊秋同意了幫美軍轉運部隊。因為對盟軍來說,克里特失敗後的連鎖反應才剛剛開始。而對希特勒來說,《開普敦宣言》已經將他推到了全世界面前,隨著曰本再也無力牽制中美,他就不得不尋找一個靠譜的新盟友。

當各國還在消化《開普敦宣言》時,惱怒地希勒特就從北非拉開了他的反擊,用它的鋼鐵大軍回應宣言。

之前雖然德軍占領了馬耳他,但因為英美海空力量的反撲,所以北非軍團的補給還是沒法保障,直到克里特島戰役勝利,隆美爾終於得到來自歐洲大陸的穩定後勤支援。僅克里特島戰役結束到10月10曰這大半個月里,就有3個德國裝甲師、5個步兵師和3個意大利步兵師抵達的黎波里,其中就有被稱為「阿道夫希特勒」師的黨衛軍ss第1裝甲師。

這支在法國戰役中被德國國防軍譏笑的「童子軍」已經煥然一新,裝備的全都是清一色受中蘇「長身管革命」,改進後使用75毫米/l43加農炮的四號f2型坦克。他們的抵達,讓德意北非軍團從總兵力22萬暴增至45萬,坦克總數也從740輛增至1370輛,各類裝甲車和空軍也得到了極大加強。強有力的兵力投入和後勤,讓隆美爾從兩線作戰中緩了過來,將矛頭直指埃及尼羅河。為防止阿爾及利亞的英美聯軍夾擊,他先將第7裝甲師、第17裝甲師和5個德意步兵師部署在阿爾及利亞的塞提夫和突尼斯,防止英美聯軍反撲,自己親率第15裝甲師、ss第1裝甲師、第5輕裝師、第116裝甲師和意大利阿里埃特裝甲師總計25萬大軍,在742輛坦克的保護下,向班加西和圖卜魯格發起進攻,意欲奪取埃及和蘇伊士運河,控制整個東地中海。

班加西是敘利亞最重要的海港之一,距離金壁輝賣給德意的油田也很近。雖然油田沒開發,英軍也一直不知道油田存在,但希特勒卻很擔心楊秋會把這個消息賣給丘吉爾,所以一直要求隆美爾奪回班加西。

為保護班加西,取代韋維爾成為北非司令的奧金萊克將手里最強的第13裝甲軍擺在這里。第13裝甲軍擁有1個裝甲師、2個步兵師、1個裝甲旅和若干加強部隊,總兵力8萬,還有236輛十字軍坦克、110輛馬蒂爾達坦克和137輛美國援助的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但因為克里特島戰役損失太多飛機,只有92架作戰飛機。不過司令尼姆中將一直認為自己的裝甲力量強於隆美爾,所以完全有把握擊潰敵人並守住。

但他太小看隆美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