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352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進入十一月,建康城接連落下數場雨雪。

綿密的雨絲夾著雪子飄飄揚揚灑落,織成透明的白色簾幕,覆蓋整座城池。紗簾輕輕掃過地面,落入水中,不到兩息便已融化。

入冬之後,秦淮河上船只日漸減少,上不復往日繁忙。

過往的商船減至三成,遇上雨雪時日,城內的小船舢板多數停靠在碼頭附近,艄公和船夫披著蓑衣,戴著斗笠,兩三人湊到一處,閑話近月來聽到的消息。

「氐人又敗了。」一名艄公道。

「聽說鮮卑胡有猛將,領兩千騎兵敢沖萬人戰陣。」

「上月鮮卑胡的商船來市絹,你是沒有看到,各個得意得鼻孔朝天,話里話外說什么吳王英武,氐人望風而逃,前鋒將領一個照面就被斬落馬下。」

「我還聽說慕容鮮卑有個鳳皇兒,是鮮卑國主親弟,今年不到十歲,已經隨軍上了戰場,率人火燒氐人大營,臨陣斬殺數人!」

「對,說什么天人之姿,世間少有,我看都是胡人自吹自擂!」

「難說。」

「怎么難說,鮮卑胡商你也見過,要么五大三粗滿臉大胡子,要么白得像鬼,要么黑得似炭,看著就嚇人。日前來的那一船胡奴,樣子長得能嚇哭小兒!」

一名艄公松了松蓑衣,半掀開斗笠,擦去覆在額前的一層薄汗,不屑道:「一樣是鮮卑胡,慕容鮮卑又能好看到哪里去!」

蓑衣不透氣,壓在肩上又沉。

不大一會兒,就有幾個壯年船夫悶得難受,干脆解開前襟,露出黝黑的胸膛,任由細雨打在身上,涼風吹過,舒服得嘆了口氣。

「今年這年景當真奇怪!」

「二、三月間下冰雹,入冬後卻不如往年濕冷,落這一場雨雪更顯得悶。」

「這樣的年月恐有天災。」一個上了年紀的艄公道。

「真的?」

「咸康八年,成皇帝駕崩那年,就是三月下冰雹,十一月下雪子。隔年建康城外五十里地動,豫州遭了水災,隔江的胡人地界遭遇旱蝗,餓死的人不下幾千。」

咸康是晉成帝司馬衍的年號。

司馬衍四歲登基,共在位十七年,比起現任皇帝司馬奕,稱得上身具才華,勵精圖治。

為削弱琅琊王氏在朝中的力量,司馬衍重用外戚庾亮,組織北伐,意圖恢復和鞏固皇權。他在位時,正是庾氏最風光的時期。

庾亮、庾冰、庾翼三兄弟掌控長江上游諸郡縣,手握兵權,位高權重,甚至一度同琅琊王氏分庭抗禮。

可惜的是,庾亮得意忘形,任意殺逐朝中官員,蔑視流民帥出身的將領,引起蘇峻叛-亂。亂兵攻入建康,庾太後受逼迫憂傷而死。南康公主得知內情,和庾氏老死不相往來,視其為仇。

叛-亂平息後,庾氏仍得天子信任,被委以北伐重任。然而事不可成,大軍被胡人擊敗,庾亮郁郁而死,庾氏的名聲一落千丈。

以琅琊王氏為首的士族力量反撲,朝中局勢徹底翻轉,司馬衍利用外戚振興皇權的努力宣告失敗,年僅二十一歲便含恨而終。

在那之後,再沒有一任皇帝做過類似的嘗試,至司馬奕繼承皇位,更是徹底奠定了「吉祥物」的稱號。

論理,庾氏作為外戚,族內先後過出過兩任皇後,又對王謝等士族構不成威脅,只要不作死,不妄圖爭奪兵權,老實的經營手下幾處郡縣,理應不會出什么大問題。

奈何庾希和庾邈兄弟幾個都不安分,庾攸之更是作死的典范。

先是惹上桓大司馬,後又惹怒郗刺使,兩個權臣共同發力,想要和之前一樣破財消災都不可能。

河上的艄公船夫只知北地熱鬧,氐人和鮮卑人打生打死,殊不知貌似安靜的建康城同樣暗潮洶涌,朝堂之上,一場碾壓式的權利斗爭早已經吹響號角。

太和三年十一月庚子,新蔡王司馬晃突然背負荊條至太極殿,口稱著作郎殷涓、太宰長中庚倩、散騎常侍庚柔等密謀造反,並力圖拉他下水。

「我不知殷氏、庾氏險惡用心,待之以上賓。不想其竟有此等謀逆之心!」

司馬晃聲淚俱下,跪倒在殿前,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真實得不能再真實。

天子司馬奕坐在上首,壓根不知道該怎么辦。轉頭去看謝安王坦之,發現兩人都在皺眉。再看丞相司馬昱,同樣是眉間深鎖,表情無比嚴峻。

「陛下!」

司馬晃哭得聲嘶力竭,他是真害怕。不是害怕謀反的罪名,而是桓大司馬和郗刺史的威脅。

如果今日告不倒殷氏和庾氏,完不成以上兩位布下的任務指標,他也甭回王府了,干脆找根柱子一頭撞死,說不定還能少遭點罪。

司馬晃咬定殷涓和庚倩兄弟攛掇他造反,更扯出早年庾氏和琅琊王氏爭權,此番謀逆成功定要誅殺王、謝等士族,臟水一盆接一盆往幾人頭上潑,完全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陛下,此等狐鳴狗盜之徒需當嚴懲!」

司馬晃跪在地上,哭得嗓子沙啞。

左右接連有幾名文武出列,附和他的說法,並言新蔡王舉發謀逆,忠於晉室,非但無過反而有功。話里話間認定殷涓等人謀逆大罪已定,區別僅在於殺頭還是流放。

雖然出聲附和的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加起來比不上謝安一根手指頭,但謀逆之事不容輕忽,稍有差池就會被污水濺上衣擺。

於是乎,朝中文武集體裝聾作啞,司馬晃演技絕佳,殷涓當殿傻眼,想要出口辯解,卻是越解釋越黑,越說越被扣牢罪名,求救的看向四周,眾人紛紛避開他的目光。

這種情況下,不會有人提出異議,更不會有人自找麻煩,出面為殷涓庾倩等人辯解求情。

事情明擺著是有人要找兩家麻煩,結合之前姑孰和京口傳回的消息,誰在這個時候出頭,誰就是腦袋進水的傻子。

最終是謝安出面,言謀逆大罪不可輕忽,需當嚴查。

「受舉發之人當入獄,詳問之後再做發落。」

「許。」

幾乎是謝安話音剛落,司馬奕就當場點頭。

殷涓被侍衛拖出殿外,臉色灰敗,完全不明白,自己同新蔡王無冤無仇,他為何要如此陷害!

如果是受人脅迫……桓溫,一定是桓溫!

想到桓溫,自然就會想到庾希,進而記起來庾氏種種找死的勾當。殷涓嘴唇顫抖,悔不聽殷康之言,如今官位不保,落實造反的罪名,全家都要遭殃!

「往徐、兗二州拿庾倩、庾柔!」

「新蔡王暫留建康,待事情查明再還封地。」

司馬晃沒有二話,當即謝恩。

謝安和王坦之對視一眼,再看隊伍另一端的司馬昱,均是面露苦笑。

惹事的是庾希和庾邈,首先被拿下的卻是庾倩和庾柔。

換做一般人,或許會覺得此事有蹊蹺,很不合常理。但三人心中明白,此舉大有深意,代表桓元子和郗方回下決心鏟除庾氏。

用桓容的話來講,剝洋蔥總要一層層向里,才能剝得美觀,剝得干凈利落。

庾氏面臨的境況正是這樣。

先除掉庾倩等人,斷掉庾希和庾邈的臂膀,再朝本尊下手,繼而瓦解整個庾氏,其下手狠辣不留余地,完全就是桓溫的作風。

「桓元子如此不足為奇,只是沒想到郗方回也……」司馬昱搖搖頭,明顯有幾分費解。

「不奇怪。」謝安道,「庾氏犯了大忌,郗方回到底掌兵,無論平日如何,此番絕不會輕易放過。」

謝安甚至有種想法,桓溫和郗愔的主要目的不在庾氏,更似在借此互相角力。

桓溫掌控西府軍,是當朝舉足輕重的權臣,郗愔手握北府軍,鎮守京口,代表郗氏最強的力量。

桓溫早有意北府軍,郗愔不可能輕易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