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477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八王之亂後,司馬睿渡江建立東晉,為安置北方士族並大量收攏流民,在南地陸續設立僑州、僑郡、僑縣。

五萬大軍匯集的兗州,同幽州、青州比鄰,大部分在後世的江蘇境內。

雖然名為州,所占面積不及漢時一郡,說是大些的縣都不為過。幾萬大軍陸續抵達,城內人喧馬嘶,實在安置不下,後來者只能在城外駐扎。

桓容官居六品,身為千戶縣的縣令,在諸州刺使跟前壓根不夠看。但他親爹是桓溫,親娘是南康公主,又有郗刺使明里暗里照拂,即便私兵不多,實力不強,仍可算作一方「諸侯」,眾人皆不敢小覷。

隨著「水煮活人」的事情散播開來,桓容的凶名被更多人知曉。

甭管命令是不是他下的,幾個騙子下鍋確是實情。

想想桓大司馬早年只身闖入仇家靈堂,力斬仇家之子,眾人更是不敢輕易犯險。不是腦袋進水想找不自在,誰會主動招惹這樣的凶神惡煞。

善名未必有用,凶名反能提供便利,也算是亂世中的奇景。

桓容一行抵達兗州之後,沒有遇到任何為難,全部被安排在城內。

幾百米的長街,背靠破損的民居,糧車排成長列,中間以木板相連,隨著役夫揮汗如雨,一座簡易的防護牆漸露雛形。

居於此的流民多被征役,留下的老弱均移到城南。

桓容一行獨占整條街道,不用和旁人擠占地盤,原本是件開心的事。結果桓熙突然露面,趾高氣揚的要人,沒有任何商量余地,半點不將桓容放在眼里。

這且不算,見到堆在糧車上稻谷,桓熙眼中閃過貪婪,再次提出要求,步卒役夫之外,軍糧全部調走。

「阿弟初臨戰場,怕是不曉得,糧秣皆由軍中調配發放,無需隨軍攜帶。」

聽聞此言,桓容冷笑更甚。

敢情這位不只當他是軟柿子,想捏就捏,更當他是個傻子!帶著幾十個人就想調走全部步卒役夫,還打起軍糧的主意,這人到底長沒長腦子?

「阿兄,」壓下胸中怒氣,桓容上前半步,開口道,「既是調兵,可有軍令?」

「自然。」桓熙有備而來,當即自懷中取出一卷竹簡,也不下馬,居高俯視桓容,滿眼的輕蔑挑釁。

待桓容伸手去接,桓熙故意提前松手,任由竹簡掉落地上,更趁機喝斥:「阿弟!你這是不滿軍令?!」

喝斥聲未落,駿馬忽然前蹄,就要踹到桓容身上。

「好膽!」

典魁怒發沖冠,一聲暴喝,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沖上前,一手抓住勒在駿馬口中的嚼子,另一手拉住韁繩,兩手一齊用力,雙臂肌肉如岩石般鼓起,幾百斤的戰馬被硬生生按倒在地,嘶鳴兩聲,無論如何站不起來。

戰馬倒地時,桓熙猝不及防跌落馬背,幸好有些身手,才沒有被壓在馬下。

看著掙扎的戰馬和脖頸鼓起青筋的壯漢,桓熙眼中閃過一絲驚懼。

什么時候,桓容身邊竟有了這樣的凶人?

噍——

不等桓熙站起身,空中忽然傳來一聲嘹亮的鷹鳴。

破風聲中,一道黑褐色的身影俯沖而下,尖銳的爪子仿佛鋼構一般,直接抓上桓熙發頂,引來一聲慘叫。

「啊!」

「大公子!」

「世子!」

「郎君!」

隨行的部曲大驚失色,連忙上前護住桓熙,擋住二度俯沖的蒼鷹。同時抽-出兵器,拉開弓箭,箭矢接連飛出,卻是次次落空。

蒼鷹被激怒,矯健的身影穿過晴空,三度俯沖,抓傷一名射箭的部曲。

噍——

鷹鳴聲又起,雲層中現出黑影,一只更大的黑鷹陡然出現。

黑鷹盤旋兩周,和蒼鷹互相配合,一只吸引弓箭,另一只順勢俯沖,逮住機會就要下爪,同時翅膀狠扇,不過三四個來回,桓熙和部曲都被抓花了臉,各個帶傷,嚴重的血流不止。

見此慘狀,桓容無心幫忙,干脆退後半步。

這有些超出計劃。

不過,仰頭看看蒼鷹和黑鷹,再看看狼狽躲閃的桓熙等人,還真是解氣。

「那只鷹……」似是府君所養?鍾琳眼中閃過詫異,話說到一半,肩膀被荀宥按住。

「此處靠近北地,隔江就是慕容鮮卑所在,有幾只鷹不足為奇。」

鍾琳無語,他說的是這個嗎?

荀宥收攏五指,加重力氣,不是也得是!

總之,這兩只鷹為何突然出現,又為何襲擊桓熙,和府君沒有半個銅錢的關系!

鍾琳:「……」其實,這位不是荀彧的後人,祖上該是荀攸才對吧?

蒼鷹和黑鷹來得突然,去得也快。

十個來回之後,兩只鷹盤旋高空,鳴叫數聲,拍拍翅膀向北飛走,剎那只留兩點黑影。當真應證了一句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相比之下,桓熙頂著五六條抓痕,滿臉的血漬,以當下的醫療條件,九成以上將要破相。

「桓容,我必不與你干休!」

「阿兄,傷人的是鷹,同我何干?」

「奴子休要花言巧語!」桓熙滿臉血痕,臉頰紅腫,疼得幾乎失去理智,口不擇言道,「你先是不從軍令,故意不接調兵令,後又借故傷人,待我稟明阿父,奪你官職官印,再行軍法處置!你母也救不得你!」

桓容冷下表情,桓熙沒有別的才能,空口說白話、胡編亂造的本事絕對是超出眾人。

調兵令是他故意落到地上的?

罵他奴子?是不是罵桓濟和桓歆罵順口了?

他親娘是南康公主,晉室的長公主!哪怕晉室衰微,名氣比不上王謝等高門,地位照樣高過桓氏!

桓大司馬都要給親娘幾分面子,桓熙是個什么東西,敢這樣開口辱罵?!

怒氣盈胸,桓容握緊雙拳,直接下令:「典魁,錢實,立囚欄,將這幾人都關起來!」

「諾!」

典魁和錢實早看桓熙不順眼,礙於桓容沒下令,才一直沒有動手。

對出身惡俠的兩人來說,什么桓氏長公子,什么南郡公世子,敢惹到桓容,統統都該狠捶一頓,捶死才好!

「奴子,你敢!」

「堵上他的嘴!」

桓容語帶沉怒,典魁和錢實齊聲應諾,借役夫遮擋,缽大的拳頭落下,桓熙很快發不出聲音,只能躺在地上直吸涼氣。

役夫動作極快,拆掉幾塊木板,迅速建成四方形的囚室,左右前後均不留門,只在頭頂留下一人進出的空隙。

不假他人之手,典魁和錢實彎下腰,一人拎起一個,腳踩糧車,手臂用力,將人丟入囚室之內。

砰砰幾聲過後,囚室內又響起一陣慘叫。

桓容暫時不想要桓熙的命,兩人動手很有分寸,先扔部曲再扔桓熙。有前者做墊子,後者肯定傷不重。

人關起來,役夫牽走戰馬,桓容沒有立刻去見桓大司馬,而是轉身登上武車,召兩名舍人入車商議。

「調兵令不假,上有大司馬印。」桓容展開竹簡,道,「但我仔細看過,調兵數量不對。」

荀宥和鍾琳都沒忙著出聲,仔細看過竹簡內容,點了點頭。

按照常例,桓容以鹽瀆縣令兼旅威校尉隨大軍北伐,手下理應留有步卒,遇到戰事還要調入弓兵,而不是像桓熙這樣,仗著前鋒軍的名頭全部調走。

一個人不留,豈不是明擺著告訴旁人,就是要置桓容於死地?

以桓大司馬的性格為人,絕不會干出這樣的蠢事。

這份調兵令蓋有官印,不像是做假。

只不過,其上並未寫明調撥哪支隊伍,也沒寫明數量,留有相當大的操作余地。桓熙手握此令,難怪敢借題發揮,調走桓容帶來的全部私兵和役夫。

「不瞞兩位,家君甚不喜容。」桓容脊背挺直,面上帶著冷笑,「但以我之見,家君不會如此行事。」

桓熙沒膽子假冒軍令,但真軍令在手,設法鑽一鑽空子,借機找他麻煩卻是大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