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842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大雪紛紛揚揚下了整夜。

清晨時分,桓容推開車門,一陣冷風迎面撲來,接連打了兩個噴嚏。

「郎君,北地寒冷,不比建康,還是多加一件裘襖。」

阿黍展開狼皮制的裘襖,仔細搭在桓容肩上。

黑色的毛領在下頜圍攏,兩枚珍珠鑲嵌在領口,隨著呼吸,一層薄薄的霧氣凝結在皮毛上,愈發襯得少年膚白似玉,鵠峙鸞停,道不出的雅致俊秀。

營地中的篝火燃了整夜,因有人看顧,遇上大雪也未熄滅。

狼群在天亮前散去,營地四周的內臟羊骨均被清掃一空,僅存的幾點血跡被大雪覆蓋,不見半點蹤影。

五六名役夫穿著裘襖,利落的撤掉車前擋板。

兩什步卒列隊出營,沿著留在雪地上的足印,小心的潛入密林。

少頃,一名什長發出訊號,響亮的哨音破開朔風,傳遍整個營地。

「找到了!」

兩名步卒飛奔回營地報信。

雪深沒過腳面,兩人一路跑過來,氣-喘-如牛,眉毛和睫毛結了一層冰晶。

「都在林子里,從兵器看,至少不下五百人。」

「走,去看看。」

營中正在准備早飯,秦雷和錢實負責防衛,典魁恰好無事可做,報知桓容後,跟著步卒走進林中。

桓容坐在車轅上,捧著阿黍特意調成的蜜水,一口一口慢慢飲著。

昨夜里,鮮卑和雜胡起了內訌,在密林好一頓廝殺。

狼群被箭矢驅趕入林,遇上滿地血腥,立即亮開嗓子,發出聲聲嚎叫。

據獵戶出身的弓兵說,被叫聲引來的狼不下兩百頭,八成還有其他的猛獸。想想可能出現的場景,桓容忍不住縮了縮脖子,哪里還有一探究竟的念頭。

「府君,仆觀天象,今明兩日將晴,可令士卒加速行軍,盡快過譙郡趕上中軍。」

桓容點點頭,道:「還有多少裘襖,都分發下去。制好的肉干和蒸餅也發下去,今明兩日全速趕路,只在夜間休息。」

「諾!」

臨出發前,鍾琳特地找上中軍主簿,擺事實講道理,侃得對方兩眼蚊香圈,要來三百件裘襖。

桓大司馬命桓容領兵殿後,本就十分理虧。如果壓住裘襖不放,定會招來異樣目光,平日里積攢下的聲望又會損失一大截。

能坑渣爹一回,桓容樂見其成。

不過,為鍾琳的人身安全考量,他特地派典魁隨行。萬一桓大司馬真的不要臉面,以典魁的身手和速度,好歹能殺出重圍,將人囫圇個的救回來。

至於事後追究,桓容想得很清楚,自己討要物資明正言順,渣爹敢揪住不放,他就敢徹底撕破臉皮。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穿草鞋的總能干翻穿皮靴的。

到時候,借一借郗刺使等人的勢,不愁不頂穿渣爹的肺。

好在事情順利,三百裘襖一件不少。整車物資拉回來,鍾琳猶在嘆息,只道數量實在太少,早知如此,應該要六百件才對。

桓容當場未做評價,回到武車卻是捂嘴偷笑。

當初到流民中撿漏,當真是賺大了!

裘襖逐一下發,熱湯業已熬好。

士卒排隊領湯的時候,典魁自密林中歸來,丟下兩條皮毛還算完好的狼屍,先抓起兩把雪搓搓手,隨即端起一碗熱湯,也不嫌燙,咕咚咕咚半碗下肚,呼出一口熱氣,眉眼間舒展開來。

「昨晚上動靜不小,林子里血腥味太大,少有囫圇個的屍首。」

桓容坐在車轅上,一邊咬著烤得焦香的蒸餅,一邊聽典魁敘述,竟沒感到半點不適。

該怎么說?

人的適應性果然強大。

「雪上留著爪印,我四下里都看過,不只有狼,還有豹子。可惜沒見到屍首,怕是受傷後跑了。」

說話間,典魁比出兩個巴掌,雙眼放光道:「我在幾棵樹上看到了熊爪印,八成是狼群驚動了在那處睡覺的熊,光看爪子,站起來將近兩人高!」

「喝!」

「這么大的熊?」

錢實和秦雷巡營歸來,聽到典魁的話都吃了一驚。

經過長年戰亂,北方地廣人稀,密林叢生,野獸並不少見,但這么大個頭的熊也很少有。

「熊可還在?」

典魁搖搖頭。

「我追著腳印繞過兩圈,沒尋到。」

「要是能獵來,熊皮處理一下,正好給府君做條褥子。」

「是啊。」

幾人都感到可惜,桓容搖了搖頭,道:「獵熊不易,何況眼下也沒有條件。昨日荀舍人推斷,鮮卑兵可能在通往汝陰的古道設伏,我等既為大軍殿後,自然不能繼續耽擱,需盡快趕路,同中軍匯合為上。」

「諾!」

眾人齊聲應諾,以最快的速度填飽肚子,整理隊伍,拔營繼續前行。

途中遇上兩支遷移的部落,僅剩的小半車皮甲和刀槍都被換了出去。

至此,清理戰場時搜來的鮮卑兵器全部清空,換得的牛羊宰殺制成肉干,幾輛大車又被堆滿,車轍的痕跡比前時更深。

「秦雷,打聽一下,近日是否有鮮卑騎兵過路。」

遷移的羌人部落是從沛郡過來,如果慕容垂率兵繞道,他們很可能遇見過。

秦雷應諾,上前同扎營休息的羌人攀談,幾句話就問出了鮮卑騎兵的動向,立即報知桓容。

「回府君,確有一支騎兵過路,目測不下三千人,帶隊之人是否是慕容垂,目下尚無定論。」

桓容點點頭,將荀宥和鍾琳請入武車商議。

繼續趕路時,三人在車內鋪開輿圖,經過一番推斷,有八成肯定,這支騎兵的目標是晉軍,通完汝陰的古道必定早有埋伏。

「大軍一路疲憊,臨近南地恐會放松警惕。」

「前有埋伏,後有奇兵,賊寇選在此時動手,大軍恐將不妙。」

荀宥和鍾琳憂心忡忡。

二人擔心的不是桓大司馬,而是桓容。

經枋頭一戰,除去殿後的部隊,大軍約有四萬步卒。如果設伏的是慕容德,追擊的是慕容垂,鮮卑的兵力將近兩萬。

二比一,貌似晉軍占據優勢,比較有勝算。

事實卻恰好相反。

晉軍一路疲憊,伏兵則是以逸待勞,加上突然襲擊,騎兵的優勢又相當明顯,雙方一旦遭遇,局勢必將對晉軍不利。

大軍若是戰敗,以桓大司馬的行事作風,勢必要找替罪羊。

沒鑿開石門的袁真跑不掉,負責為大軍殿後,卻沒提前示警的桓容一樣會陷入麻煩。

「府君,莫如請羌人為向導,追上這支騎兵。」

「不妥。」

鍾琳的話剛出口就被荀宥否決。

「如率隊之人是慕容垂,兩千步卒絕非是他的對手。」

「那將如何?」鍾琳蹙眉道,「難道任由其過境,同伏兵前後夾擊?」

「未嘗不可。」

「什么?」

吃驚的不只是鍾琳,桓容也是滿臉不解。

「府君手下僅兩千人,這支騎兵超過三千,以步卒對騎兵,且人數處於劣勢,少有取勝的把握。」

荀宥實事求是,無論桓容還是鍾琳都無法反駁。

即便有竹槍兵,也不代表戰無不勝。

桓容沒有被之前的勝利沖昏頭,尚有自知之明。

「與其在途中攔截,不若隱秘蹤跡,悄悄綴在其後。」荀宥話鋒一轉,道,「大軍跋涉千里,人困馬乏,疲敝凍餓,或予賊寇可趁之機。而賊寇一擊得手,以為勝利在望,必定也會大意。」

桓容眉心微舒,表情中閃過一絲了悟。

「仲仁的意思是,將計就計?」

「府君英明。」荀宥笑道,「環中環,計中計,套中套。賊寇設伏,欲以騎兵前後夾擊,府君何不先往中軍送信,自為奇兵,將追襲的這支賊寇推入陷阱。」

「妙!」鍾琳拊掌,旋即又道,「這送信人?」

「仆知府君養有一只蒼鷹,極通人性。」荀宥建議道,「派人送信恐生枝節,如被賊寇發現,府君將陷入險境。何妨以鷹送信,不識得中軍大纛,劉將軍處總能找到。」

若是沒有林中一場騷-亂,荀宥未必會定下此計。

然而,林中內訌之後,鮮卑騎兵均被殺死,雜胡也沒跑出一個,狼群不會說話,無人知曉這支殿後軍隊的真實情況。

以鮮卑人的自負,九成會以為晉軍損失慘重,要不然就是全軍覆沒。

如此一來,大大方便了計劃的實行。

「慕容垂深諳兵法,多年未有一敗。枋頭之戰是他誘敵之計,志在吞下五萬晉軍。」

「府君生擒中山王,將其困在陣中,險些無法走脫。知曉府君領兵殿後,慕容垂固然有幾分重視,卻只派幾百騎兵追擊,足可推斷出,其並不認為府君是太大的威脅。」

荀宥一番分析,推測慕容垂的心態,旨在告知桓容,這個所謂的「鮮卑戰神」並非完人,多年未嘗敗績是他的優勢,也是他身上致命的弱點。

在慕容垂的心中,他的對手是桓溫,是晉軍督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