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988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桓容被人群圍住,前後左右皆無出路,整整半個時辰不得脫身。哪怕是跳河,水面照樣有人等著,當著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跳到水里被扔面鼓……

後果太嚴重,桓容不敢想。

最終,是南康公主在府中聞訊,知曉兒子被困在秦淮河邊,派健仆開出一條通道,才將桓容的馬車拉出人群,將他從建康人的熱情中解救出來。

彼時,馬車上遍-插-釵環絹花,車頂鋪了一層綉帕,門前滾動著五六只木槌,一只腰鼓落在車輪旁,被車輪帶動,骨碌碌向前滾動,撞上一名圍觀的百姓方才停住。

桓容坐在車里,不敢開門,更不敢開窗。

小心的從窗縫向外望,見仍有女郎手持銀釵綉帕,滿臉都是期待,不禁貼近車壁,當場打了個哆嗦。

如此的熱情,非尋常人可以承受。

幸虧不用在建康過上巳節。不然的話,沒被砸死也會傷個好歹。

不過,某人不厚道的行為必須記上一筆!

桓容默默咬牙,決定派人去謝府門口盯著,哪日謝玄出門,必定臨街喊幾聲,讓他也被熱情的女郎包圍一回!

阿黍坐在車廂一側,展開布巾遞給桓容,嘴角禁不住的抖了幾下。

擦去額頭冷汗,桓容嘟囔一聲:「想笑就笑吧,憋著難受。」

「奴不敢。」

車內配備齊全,布巾之外,阿黍又奉上一杯蜜水,道:「郎君生擒中山王,智破鮮卑伏兵,屢次立下奇功,盛名早傳大江南北。更不提郎君愛護漢家百姓,行軍途中拘束士卒,不許損傷麥禾,戰後體恤傷兵,給出最好傷葯。現如今,誰不言郎君才高行厚?」

放下布巾,桓容沒說話。

「自古以來,有才德者不少,然能得民望者不多。」

桓容垂下眼眸,仍是沒出聲。

「郎君未及冠,已掌一縣之政,行仁德之策。今隨大軍征胡,屢次立下大功,得人心民望,今後成就不可估量。」

阿黍雖是婢仆,見識卻超出常人。

初至京口時,是她幫桓容解開「兩只麻雀」的謎團。今日回到建康,當面說出這樣一番話,自然引起桓容重視。

但以現下的環境,人心民望固然於他有利,卻是過猶不及。很可能招來不必要的麻煩,為今後行事平添阻礙。

「阿黍。」桓容終於開口。

「奴在。」

「我知你是為我好,但有些話不可輕易出口。既入建康,需得慎言。」桓容沉聲道。

悶聲才能發大財。

桓氏底蘊不比太原王氏,同吳地高門都相差一截。桓大司馬身為權臣,固然能左右政局,但就「人際關系」來說,很難同「成功」劃上等號。

經過這段時日的觀察揣摩,桓容深刻的了解到,在兩晉時期,家族門第代表著何種意義。

桓大司馬手握西府軍權,鎮守姑孰,扼住建康門戶,桓沖桓豁執掌荊、江諸州,掌控多處戰略要地,桓氏仍被視為「兵家子」,在諸如太原王氏等高門面前,照樣被看低幾分。

桓大司馬再橫,到底橫不過時代規則。

建康高門表面尊敬,背地里依舊各種斜眼,不和你玩!

桓容得郗愔相助,又在北伐中屢次立功,的確積攢下一定聲望。

然而,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低調,絕不能過於得意忘形。否則被有心人利用,傳出「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造-反兒-反-叛」的話來,終究是一場麻煩。

他親娘是晉室長公主,親爹卻是桓溫。

這樣的身份是柄雙刃劍。

渣爹時刻防備他,朝中重臣也未必信他。台城之內是什么態度,目前並不好推斷。

現下桓大司馬勢大,他可各處結盟,聯合外部力量保全自身。

一旦桓大司馬倒台,他又沒有足夠的力量自保,今日的盟友難保不會翻臉無情,背後給他一刀,到時誰都救不了他。

非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牽扯上皇-權-政-治,自古以來就和干凈不沾邊。

桓容越想越深,始終沒有發現,自穿-越以來,「皇-權」二字首次清晰的印入腦海。

「阿黍,政局如此,沒有萬全的把握,我不想惹上麻煩。」桓容沉聲道。

阿黍垂首,道:「奴知錯。」

「恩。」

桓容不再多言,放下布巾,靠在車壁上閉目養神。

馬車穿過擁擠的人群,沿秦淮河北岸前行,喧鬧的人聲逐漸稀落,馬車行速一度加快,又漸漸減慢。

行到一座高宅之前,車夫猛地拉住韁繩,駿馬嘶鳴兩聲,前蹄用力踏地,終於停了下來。

護衛登上石階,府門旋即大敞。

數名健仆自門內行出,立在丹墀下。

一名高大的少年自府內奔出,藍色的長袍裹在身上,腰間系一條絹帶,愈發顯得肩寬背闊,腰窄腿長。

「阿弟!」

桓禕兩步行到近前,見到剛剛躍下車轅的桓容,笑容愈發爽朗,嘴角幾乎要咧到耳根。

「總算把你盼回來了!」

「阿兄。」

桓容在車前立定揖禮。

兄弟當面,彼此互相打量,桓容驀然發現,僅是一年多不見,桓禕足足竄高五六寸,個頭已經超過一米八,大有向一米九進軍的架勢。

對比自己,桓容頓感牙酸。

他的個頭不算矮,並且年紀尚輕,還有成長空間,但身邊都是一米八的大高個,類似典魁之類的輕松超過一米九,自己動不動就要抬頭看人,著實是心有不甘。

看來還要多吃。

多吃才能多長!

桓容心思急轉,為身高下定決心。

桓禕依舊是一根直腸子,見他歸來滿心高興,顧不得旁人,一把抓住桓容的手腕,道:「數月前你隨大軍出征,阿母口中不說,心下卻著實惦記。我本想去僑郡找你,結果沒能去成。」

「聽說你受傷了?傷在哪里,是否嚴重?」

桓禕嘴上不停,不提桓容立下的戰功榮耀,句句都是關心他的安危傷勢。

「早知道我就再跑幾次,有我在,還有哪個胡賊敢傷你!」

桓容沒說話,只是笑,笑意一直融到眼底。

錢實和典魁跟在身後,聽桓禕這頓嘮叨,都有幾分不自在。

典魁脾氣暴躁,剛要張口就被錢實拉住,低聲道:「府君這個樣子可是少見,可見同四公子情誼之深。再者言,四公子是關心兄弟,又不是要追究你我護衛失責,休要自討沒趣。」

典魁到底不是傻子,沖著錢實哼了一聲,權當是表達「謝意」。

對這人的性格,錢實已經品得不能再品。和他置氣絕對是自己找罪受,遠不如放寬心。

更何況,見識到荀舍人和鍾舍人的七繞八繞,他寧可和這莽漢相處,至少說話不用繞彎,更不會隔三差五心累。

桓容提前出發,由錢實典魁護送,先一步抵達錢康。

荀宥和鍾琳落後半步,帶著百余名護衛,打著桓容的旗號慢行,算是引開有心人的目光。

他們還有一個任務,將北地得來的部分特產送到廣陵,自有石劭派來的船隊接手。

待廣陵事畢,荀、鍾二人會轉道建康同桓容回合。

依照預期,桓容至少會在城中停留半月,等桓大司馬請功的表書遞送宮中,確定事情不出差錯,再啟程返回鹽瀆。

為免中途出現問題,荀宥和鍾琳的到來十分必要。

有他二人在,無論渣爹做何打算,背地里使出什么手段,桓容都能見招拆招,不讓屬於自己的功勞旁落。

桓禕不知桓容的想法,一路念個不停,直到行過兩條回廊,仍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

桓容終於有點吃不消了。

不過是一年多沒見,耿直少年怎么就成了話嘮?

「阿母和阿姨都在廂室。」桓禕略停住腳步,見到拱橋對面的身影,笑容消去幾分,道,「怎么又是他,晦氣!」

桓容好奇探頭,起初有些陌生,仔細搜尋記憶,方才隱約有了印象。

「是三兄?」

「是他。」桓禕顯然很不待見桓歆,叮囑道,「他不是什么好人,阿弟莫要理他!」

桓容驚訝挑眉。

換成一年前,桓禕絕少口出類似言語。他要是不待見某人,頂多繞路不與其當面。

如此來看,耿直少年或許不只是變得話嘮。

桓禕不想理人,全當是沒看見,拉著桓容就要走人。

桓歆特地等在這里,自然不會讓他如願。見兩人走上拱橋,桓歆單手支著拐杖,搖搖晃晃上前幾步,恰好擋在桓禕面前。

此舉經過深思熟慮。

攔桓容的路,他沒那個底氣。

在建□□活數月,見識到南康公主的種種手段,知曉嫡母對桓容的看重,他不想活了才會給桓容下絆子。

對桓禕就沒那么多顧忌。

縱然他隨嫡母生活,能多得幾分看重,但究其根本,兩人都是庶子,身份相當,只要不是太過分,南康公主未必會過於嚴厲。

桓歆想得很好,桓禕被攔住,他自然能和桓容搭上話;如果桓禕徑直-撞過來,他大可作勢跌倒,桓容出於各種考量,也會主動停下,詢問一下傷情。

不是他沒腦子,實在是過於心急。

自大軍北伐燕地,姑孰極少傳來消息。桓濟壓根不理他,他主動送去幾封書信,都是石沉大海,沒有半點回音。實在被煩透了,才會送來只言片語。

這種情況下,桓歆的心焦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