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629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桓容在廊下站了許久,終於決定識趣的走開。

不料想,房門忽然從里面開啟,李夫人自廂室走出,烏發堆雲,長裙如彩雲浮動,蓮步輕移間,暖香徐徐流動,瞬間驅散冬日的寒風。

見桓容站在廊下,李夫人微感訝異。

「郎君可是來見殿下,為何不進去?」

桓容拱手揖禮,尷尬的笑了笑。

承認思想不夠-純-潔,不敢進去?

果斷不能。

大好青年,怎能如此之污。

好在李夫人沒有多問,笑著頷首之後,緩步從廊下行過。

清麗的背影逐漸遠去,撒曳裙擺如水波流經。

冬日的陽光自廊間灑落,發間的金釵彩寶暈出炫目的光影,耳下珍珠輕輕搖動,珠玉串成的禁步互相-撞-擊,發出聲聲脆響。

穿過廊下的風卷起輕紗,朦朧了嬌柔的倩影。

花貌月顏,鬢影衣香,美得如夢似幻。

李夫人離開後,桓容邁步走進廂室。

南康公主正斜倚在一張矮榻上,手持一卷有些年月的竹簡,快速的展開瀏覽,似在查找什么。

桓容探頭看了兩眼,竹簡上的字體都是大篆,八成是漢之前的文獻。

聽到聲響,南康公主抬頭,道:「瓜兒未去休息?」

「阿母。」桓容正身揖禮,道:「兒有事同阿母商量。」

「何事?」南康公主放下竹簡,讓桓容坐下,又令阿麥送上蜜水,道,「不能等到明日?」

桓容搖搖頭,道:「是關於庾氏在建康的宅院。」

南康公主恍然,這事的確不能拖。

「庾希畏罪逃出建康,家產盡數抄沒。青溪里的宅院不歸族中,由太後和官家做主賞賜於你。你此次歸來,正好去青溪里走上一趟。」

待蜜水送上,阿麥退到廊下,室內僅有母子二人。

思及褚太後日前提出之事,南康公主皺了下眉,很有些拿不定主意。

看向尚不知曉的桓容,南康公主沉聲道:「宅院里藏的金銀暫時未動,清點之後,共抄錄三卷,一卷送入台城,兩卷現在我手。待郗方回折返京口,可派人給他送去。」

「沒有運出來?」桓容十分驚訝。

「自然。」南康公主笑道,「等你看過記錄的冊子就能明白,這么多的東西,無法一次運出青溪里。若是讓外人看見,難保不生出麻煩。」

看不見也就罷了,若是大搖大擺的抬出來,少數高門之外,多數人都會紅眼。

桓容明白,南康公主絕不是危言聳聽。

建康的高門士族哪家簡單,要說沒發現宅院中的貓膩,壓根不可能。至今沒有傳出風聲,八成是顧忌郗刺使和褚太後。

郗刺使鎮守京口,手握北府軍,自然不用多提。

陽翟褚氏未列入頂級士族,早年也是能人輩出。

褚太後的曾祖官至安東將軍,祖父曾任武昌太守,父親更是當朝名士,官拜衛將軍,在郗愔之前出任徐、兗二州刺使,同郗鑒交情匪淺。

褚太後的母親出身陳郡謝氏,父親為豫章太守。論起當年才名,不比今日謝道韞,卻遠遠超出其他士族女郎。

現如今,褚氏子弟不及先祖,家門日趨沒落,但舊友故交不乏能者,尤其是郗氏和謝氏,前者曾受褚氏提攜,後者更為褚氏姻親。

由此來看,褚太後的背景不是一般二般的硬。加上她曾臨朝攝政,頗有賢名,朝中官員能將司馬奕當擺設,卻絕不敢小看退入後-宮的太後。

換做一年前,單是親戚關系就是一團亂麻,足夠讓桓容頭疼,未必能輕易理清這些。

現如今,隨著一遍又一遍梳理,士族之間的關系脈絡逐漸清晰,一張復雜的大網逐漸展開,僅是窺探出冰山一角,就足夠讓他倒吸一口涼氣。

難怪挽留郗愔需要太後懿旨,不怪親娘提出,在庾府搜出的金銀要給太後一成。

褚太後的重要,連初涉朝堂的桓容都能看得十分明白。

如果郗愔一直鎮守京口,掌握住北府軍,謝氏在朝堂的分量不斷加重,褚氏未必沒有重起的一日。

同樣的,只要褚太後仍在宮中,說出的話足夠有分量,二者對抗桓大司馬就更有底氣。

至於天子司馬奕,就目前而言,真心只有做個吉祥物的份。

不過從歷史進程來看,這個吉祥物他也做不久了。

「阿母,我將在建康停留半月。」桓容斟酌片刻,道,「待兩位舍人抵達,我便往青溪里,將藏金分批運出。」

南康公主點點頭,沒有細問如何操作,顯然對兒子很有信心。思索片刻,開口道:「另有一件事。」

桓容抬起頭,見到親娘的表情,眼中閃過一抹疑惑。

「你已是舞象之年,至今未曾定親。日前我入台城,太後曾透出聯姻之意。」

啥?!

想過多種可能,就是沒有想到,南康公主會提起他的婚事。

換成後世,他尚在預防「早-戀」的時間段,如今竟要考慮嫁娶了?

「阿母,」桓容嗓子有些發干,「太後提的可是司馬氏?」

莫非要他娶個郡公主?

「自然不是。」

南康公主出身皇室,卻對同出皇室的郡公主看不上眼。以司馬道福為例,要是褚太後敢將這樣的說給瓜兒,她能直接提-劍-殺-入皇宮。

「那是褚氏?」桓容又問。

「不是。」南康公主依舊搖頭,正色道,「是陳郡謝氏。」

若是褚氏女郎,她同樣能開口拒絕。褚氏嫡支沒有適齡的女郎,娶個旁支絕不可能。但褚太後拋開家族,提出的是謝氏,她著實吃了一驚。

陳郡謝氏雖不比太原王氏,如今也是蒸蒸日上。

謝安名聲在外,滿門多出俊傑,謝玄更是同輩中的佼佼者。誰都能看出,只要不出意外,謝氏在未來的發展絕不亞於當年的太原王氏。

想娶謝氏女的不在少數。

褚太後提出聯姻,背後不可能沒有謝氏的意思,南康公主一時也有些猶豫。

「為何是我?」桓容眉間皺出川字。

「我也不甚明白。」南康公主的疑惑不比桓容少。

桓容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唯有一點,出身龍亢桓氏,親爹是桓溫!

在兩晉時代,一個家族底蘊如何,從新婦的出身就能窺出一二。

無論桓熙、桓濟還是桓歆,嫡妻都非頂級士族,庶子是其一,關鍵是人家看不上桓氏門第。

以太原王氏為例,基本只同南北兩地的高門聯姻。

只不過,這其間仍有個過程。

元帝過江,初建政權的幾年,北地高門想通過聯姻站穩腳跟,困難同樣不小。隨著王導的努力,南北士族逐漸開始嫁娶,但就部分高門而言,司馬氏依舊被排除在外。

皇室如何?

無論嫁女還娶婦,照樣連邊都摸不著。

歸根結底,到了太原王氏的高度,「外戚」兩字根本沾都不想沾。

相比之下,琅琊王氏就差了一籌。

歷史上,王獻之被迫娶了司馬道福,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家族沒有政治勢力。

陳郡謝氏尚未發展到巔峰,地位仍非「兵家子」出身的桓氏可比。

謝氏主動遞出橄欖枝,欲同桓容結親,分量不可謂不重,對桓容今後的助力也是不可估量。

「瓜兒,你如何看?」

桓容詫異,原來婚事他可以自主?

南康公主愕然,為何不能?

「是你娶妻,自然要你覺得好才行。」

桓容默默轉頭,好吧,是他想差了。有親娘如此,幸甚!

「阿母,此事還是婉拒了吧。兒現下不想成婚。」斟酌片刻,桓容道出真實心意。

「拒了?」

南康公主微感到惋惜,轉念又一想,到底是兒子娶媳婦,合心意最重要。無論謝氏女郎多好,兒子不想娶,勉強迎回家也算不上好事。

結親是結兩姓之好,可不是為了結怨。

「那就拒了吧。」南康公主道,「待元日進宮,我和太後說清。到時你隨我一同去,太後早說要見見你。」

「阿母,這合適嗎?」

「為何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