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225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建康,台城

一場夜雨之後,地面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霜。

長樂宮內,宦者婢仆忙著清理階前廊下,遠遠望見數名宗室女眷簇擁司馬道福行來,立即側身讓到一邊。

香風襲來,談笑聲隨之飄過耳邊。

似聽到什么好笑的事,司馬道福笑得格外明艷。細看卻會發現,笑容里帶著嘲弄,十足的冰冷諷刺。

眾人行至殿前,立即有宦者入內稟報。

少頃,阿麥從殿內行出,請司馬道福等入內。

時值隆冬,南地濕冷,冷風飄過,幾乎能浸到人的骨子里。

外殿雕窗緊閉,光線稍顯得昏暗。走進內殿之後,陡然間明亮許多。

一面立屏風設在榻前,檀木為架,白玉為扇。玉面精細琢盛放的牡丹芍葯,雍容華貴,巧奪天工。

靠牆擺放十余盞三足燈,將室內照得通亮。陣陣火光搖曳,卻沒有半點煙氣。

南康公主坐在屏風前,李夫人位於右下首。

兩人面前設有矮榻,榻上堆著數卷竹簡。另有兩張裁成方形的絹布,雖已折起,仍隱隱透出黑色的字跡,鸞翱鳳翥,筆勢飛動,司馬道福一眼認出,這是桓容的字跡。

一陣咕咕聲傳入耳中,灰黑色的鵓鴿振翅飛起,掠過眾人頭頂,落到殿中的木架上。

知曉李夫人的愛好,司馬道福見怪不怪。她身後的女眷卻是表情各異,既有好奇,又難免露出幾分驚訝之色。

早有傳言太後甚是憐惜李氏,如今親眼看到,仍不免心生詫異。

既非陪媵又非姊妹,主母同妾室相處這般融洽,且早在宣武皇帝駕崩前就是如此,倒也稱得上是件奇事。

「阿姑。」

司馬道福半點不見外,福身行禮之後,坐到宮婢備好的蒲團上。

宗室女眷如夢方醒,紛紛福身行禮。得南康公主喚起,才正身落座,動作和表情中都帶著小心翼翼,透出幾分刻意的謹慎。

「怎么這時候過來?」南康公主放下竹簡,恰好蓋住面前的絹布。

李夫人微微垂首,親手調制成一盞蜜水,送到南康公主面前。

「來與阿姑問安。」司馬道福笑道,「幾個從兄從嫂抵京不久,官家不在建康,從兄未得旨意不好入台城,從嫂惦記著與太後問安,湊巧碰到了一處。」

真實湊巧?

南康公主挑眉,飲下一口蜜水,不置可否。

李夫人頷首輕笑,溫柔嬌美,如水的佳人,讓人感受不到半點威脅。

見太後不言,幾位侯夫人難免有些忐忑。想到今日入宮的目的,又不得不打起精神,窺著太後的神情,小心出言,見對方沒有生怒之意,開始試著探聽口風。

南康公主歷經世事,不用幾人多說,就能聽出背後之意。

李夫人冰雪聰慧,面上在笑,眸光卻越來越冷。

遲遲不見太後出聲,幾人的心中越來越沒底,聲音漸低,猶如蚊蚋。到最後,終於堅持不下去,殿中陷入一片沉默。

司馬道福端起茶湯,遮住嘴角的嘲諷。

她早知道會是這樣。

送女郎入宮?虧這些人能想得出來。別說天子不會答應,太後這一關就休想過去!

同為司馬氏又如何?

正因官家是太後親生,更不會選司馬氏女郎為後。不為皇後,入宮做個美人?好歹是前朝皇室血脈,即便降爵,該有的規矩總不能破,虧他們真能開口!

想到這里,司馬道福不免有幾分好笑。

比起這些人,那奴子倒顯得聰明。自禪位之後,始終居於府內,非必要絕不出門。

王氏早有仳離之心,不願同司馬曜整日相對。借王蘊投向天子,憑真才實學得以重用,入青溪里後就搬出王府,歸於家中。

對此,太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眾人體會其意,更不會沒事找事多說些什么。不料想,因為這件事,倒是讓歸京的前諸侯王們粗估太後,生出不該有的念頭,想要送女郎入宮!

放下漆盞,司馬道福克制不住嘴角上翹。

大概是在封國呆得時間長了,不曉得官家和太後到底是什么性子,活該栽個跟頭,才能徹底學會老實。

「太後……」一名女眷試著開口,她本為武陵王妃,後因諸侯王降爵,一落成為侯夫人,不得不離開封國,移居建康。

換種情況下,能長居建康未必是件壞事。

問題在於,天子禪位,司馬氏成為「前朝皇室」,處境終歸有幾分艱難。不至於刀架在脖子上,行事也需處處小心,務求不被人抓住把柄,惹來不該有的禍事。

為求安穩,送女郎入宮可謂是一條捷徑。

太後出身司馬氏,官家身上也流著司馬氏的血,女郎入宮之後,不奢望皇後之位,做個妃嬪美人總該可以。

如能順利誕下皇子,太後總會顧念一二。

這樣一來,哪怕司馬氏不為皇室,也能保住現有的財富地位,日後再掌朝堂也非不可能。

奈何想法雖好,終歸是鏡花水月。

正如司馬道福暗中譏嘲,封國呆得久了,不曉得南康公主和桓容的行事作風,更摸不清朝中形勢,看不清自己幾斤幾兩,空想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早晚會栽大跟頭。

如今只看太後是否還會顧念血緣情分。

顧念的話,勢必會開口婉拒,打消他們不該有的念頭。假若不然,就此狠下心來,搬入青溪里的這幾家都會吃到教訓,不說丟掉性命,也會奪爵淪為庶人。

無需太後親自出面,只要透出一星半點的風聲,建康士族就會提前動手,將這幾家徹底踩進泥里。

同情?

司馬道福冷笑。

想當初,誰幫過阿父,誰又憐惜過她?

一樣的冷心冷肺,不過是風水輪轉罷了。

最終,幾人無功而返,出宮時都有幾分喪氣。唯恐引起太後不滿,都不敢擺上明面,硬是堆起笑臉,想著下次再入台城。

司馬道福沒有一起離開,獨自留在長樂宮,自袖中取出一封書信,恭敬呈於南康公主面前。

「什么?」南康公主沒有立即打開,而是抬頭看向司馬道福。

「姑孰送來的消息。」司馬道福道,「說是桓濟病重,九成熬不到明年開春。」

「齊王那里怎么說?」南康公主展開書信,大致掃過一遍,蹙眉問道。

「正是叔父派人送信。」司馬道福沒有半點傷感,「我來請示阿姑,想著元月之後,啟程往姑孰一趟。」

桓濟病入膏肓,既是舊疾復發,也是心中郁悶,始終不得紓解。靈丹妙葯再多,醫者的手段再高,終究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對他而言,死亡或許也是種解脫。

桓熙和他一樣,終日與酒為伴,顯然也熬不過幾年。

桓歆依舊懷抱著希望,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再登朝堂,不屑同這兩人為伍。